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我们最不愿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是什么让我们和父亲的距离如此之近关系却又那么遥远?我们怎么才能找回心中那个给过我们无比快乐时光的父亲?
随着时间的流逝,童年时代的渐渐远去,可是,为我们那一段向阳而生的青春埋单的,却是我们的父亲。在我们成长的年龄里,我们每进一步,父亲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和威信就会随之消减一分。
那么,是什么会让这一切发生?又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
《大鱼老爸》也许能告诉你这一切。
《大鱼老爸》的导演是美国著名的导演蒂姆•伯顿。他的代表作有《蝙蝠侠》、《剪刀手爱德华》、《断头谷》等。影片由伊万•麦克格雷格、阿尔伯特•芬尼和杰西卡•兰格等联袂主演,2003年上映。

《大鱼老爸》的译名比较多,如:《大鱼》、《大鱼奇缘》、《大鱼当道》、《大智若鱼 》。这部被称为“成年人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影片,讲述的是父与子两代人隔阂的问题:记者威尔的父亲爱德华年轻时闯荡世界,为了取悦孩子,爱德华便将这些经历编成亦真亦假的奇幻历险。天长日久,故事不断重复,威尔已经厌倦,并产生抵触。婚后,威尔便和妻子远走他乡,与父亲再无联系。后来,爱德华重病,威尔和妻子不得已重归故里。在爱德华盍然而逝前,威尔也和父亲冰释前嫌。影片故事很简单,但情节奇幻,感情真挚。整个影片以插叙的方式,以儿子的视角进行讲述: 现实生活中的有意寻找和父亲的讲述两条线相互交织,最后形成了故事的走向和结局。
这部电影最重要的视觉冲击就是镜头语言的奇幻,按照艺术风格的划分,可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一切奇幻的故事和遭遇都是以现实为蓝本进行艺术性的夸张处理。而且这种夸张,基本上都没有采用合成类的特效,就是靠镜头、灯光、布景等电影手段来实现的。通过这些电影语言营造出的画面,就是那么如梦如幻若真若假地存在着,让人摸不到头脑,分不清现实和虚构。而这一切似乎都不过是为了验证爱德华年轻时的经历为真实事件一样,也验证了片尾威尔所说:一个人不停述说自己的故事 让他自己也成了故事本身。因为,所有精彩故事经过足够的重复,就是真实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是,那一刻我们真的以为那些都是真实的。但威尔认为他看透了一切,包括他的父亲,一个满口充满谎言,无法分清善恶的人。
正是为了证实自己的坚持,威尔开始了对这些谎言的验证。通过追忆和寻找,威尔渐渐复原了父亲的一生传奇经历:爱德华从小就充满激情和闯劲,在一座古宅求见女巫,这是一奇遇;他觉得人就像鱼一样,到越大的空间才能成长的足够大。不到18岁,他和闯进镇子里的巨人结伴赶往大城市,这是一个奇遇;中途独身穿越森林时赶到丰都镇,遇到桂冠诗人,这是一奇遇;离开丰都,路遇马戏团,见到未来的妻子,然后用极其浪漫的方式打动她的芳心,但无奈随后要服兵役,这又是一奇遇;退伍后,找到了一个推销员的工作,然后再遇奇遇---。这些奇遇,贯穿着爱德华的一生,这也是他逢人必说的故事。

事实上,有些事并非爱德华的杜撰。正如威尔的母亲对他所说:你爸说的不都是谎言。影片中,威尔的母亲对待爱德华温暖而依恋,因此,至少对待爱情和家庭方面 ,爱德华做得无可挑剔。影片也以极其绚烂和浪漫的方式铺陈了爱德华求爱的经过,一些场景令人眼热。这些浪漫的追爱方式,其实也让几多多情的后人从中得到了几许启示,成为把妹的手段。一个曾经对爱德华充满爱意的女人对威尔说:对他(爱德华)而言,世界上只有两个女人:你母亲,和其他女人。
一些曾经在父亲满嘴跑火车中的人物,也渐次从虚构的故事中走了出来,出现在了眼前,虽然并不像幻境中的那么传奇。但所有这些鲜活人物对威尔内心所存的执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从执拗偏见心怀抗拒到冰释前嫌再到亦步亦趋,爱德华不仅完成了对父亲一生的还原,也唤醒和复原了自己心中最深沉和曾经最为依恋的父爱。

这是一部风格多样异彩纷呈的影片,在玄幻欢乐和深沉交融的基调基础上,无论故事情节还是精彩对白以及谐趣幽默的演员表演,都是有看点和亮点可循的。但是在这所有高光之上,父子的心灵沟通才是最深入人心感人泪目的。
影片中,面对父亲,威尔几乎无法容忍父亲开口。不论爱德华以何为由,威尔绝无倾听耐心,并开口堵上父亲可能继续下去的任何可能。因此,父子存在的场合,一切都是尴尬的存在。影片中,故事情节中重要的推手,就是两场父子对话。这两场对话,不仅迅速激化了故事的发展,也显示了两个人的矛盾无可调和,显而易见的是,主要问题在于威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场,婚礼上的争持。
威尔:我不喜欢那个故事, 我听过一千次了,我能倒背如流, 说的跟你一样好。你这一辈子就这么一个晚上整个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
爱德华:很抱歉让你丢脸了
一直还是热情洋溢的爱德华,在听了威尔这般嘴无遮拦的话之后,一时似乎神情恍惚,颓态毕现。孩子这般对自己的认知,让他在儿子面前已再无荣光和体面。
第二次:爱德华重病之时,威尔再次面对父亲。
威尔:你讲的是谎言,有趣的谎言,迷人而虚假---我的孩子已将出生,他若不了解我我会很痛苦。
爱德华:你会很痛苦?你想要怎样?你要我变成什么样的人?

这一次,作为一个父亲,爱德华已经绝望:不能开口,开口就有错。而且,无论怎样,孩子都不再相信自己,怀疑自己的人格、乃至人品。没有了尊重,还可以家人;没有了相信,只是路人。于是,他那么绝望地说:你要我变成什么样的人,你才能相信我说的话?
这两次争持,让爱德华深受打击,并郁郁寡欢。整部影片,老年爱德华被演得确实是挥洒自如张弛有度:他和别人一直说说笑笑,确是一直心在威尔。
事实上,爱德华所说的这一切假亦真时真亦假的故事,开始时其实就是为了取悦童年的威尔。爱德华的爱妻之重,重子之心,只有威尔的母亲于心戚戚。

在威尔出生提前,以致正在外奔波的爱德华未能赶回。但医生说,即便赶回,根据风俗亦不能守在产房。于是,在每一次十天半个月回来一次中,带给威尔的,都是爱德华这些声情并茂的传奇。而这些故事让威尔常缠着爱德华直至入梦。彼时的威尔少不更事,他不知道的是,那些故事有多精彩,就说明爱德华的爱他的心有多重。
这一切直到爱德华即将离世,威尔才明白,虚构其实就是虚构,但所有的虚构都有个起因:因父之名。

于是,他明白了:有些笑话你是否因为听过太多次 而忘了它为何好笑了?后来你又听到它,突然间它就像全新的笑话,你想起为何一开始会喜欢它了。
于是,他也知道了:一个人不停述说自己的故事 让他自己也成了故事本身。
于是,父亲离去后,他也给自己的孩子讲起了这些故事。故事得以流传,故事中的人就得到了永恒。
而这一切,也都是因父之名。
是什么让我们和父亲距离如此之近关系却又那么遥远,是因为我们忘记了倾听,忘记了为父一辈曾经年轻过、奋斗过、青春过,他们有不为我们所知的故事,他们也想将自己的故事说出来,传下去?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变成我们想要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情就此沉默而我们却并不自知,甚至以为,非我之错。
是什么让我们和父亲的距离如此之近关系却又那么遥远?
其实,就像垂垂老矣的爱德华所说:
你要我变成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