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婚女嫁,自古就有门当户对的说法,这个观念已经流传了几千年,自然有他的道理。从梁山伯和祝英台到张生和崔莹莹,门当户对的观念总是以棒打鸳鸯的丑陋面目出现。被追求爱情自由的人们口诛笔伐。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崇尚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所以,现代人对门当户对的这个观念不以为然,认为双方只要有爱情,那么婚姻就会美满,但结果并不是这么简单。

德语:婚姻,若非天堂,即是地狱。

在现实中,当家庭背景文化修养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的两个人带着爱情走进婚姻时,才知道婚姻中的一些问题并不是爱情和承诺所能解决的,即使勉强生活在一起,也很难和谐。因为门当户对仍然是影响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门当户对仍然是影响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从古到今大家都会觉得门当户对对一段婚姻的来说很重要呢,其实门当户对并不是婚姻的主要问题,但却是影响一段婚姻是否长久和幸福的关键因素。

许多崇高与美妙的经典爱情故事,其中不乏有动人的诗歌和流传千古的绝唱,让人感到了爱情的魅力。

列昂尼多娃: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是依恋,是尊重。

但是,世界上没有能包容一切的爱情,爱情都是很脆弱的,必须建立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之上,如果两个人来自于不同的出身,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素质,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习惯,那么就无法产生爱情,或者产生了,也不会牢固,随着时间,会很快破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当爱情走向婚姻后,两个人面临的不仅仅是感情,更多的是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例如子女的教育、持家治家、日常生活习惯、接人待物以及对未来的设想等方面的问题时会出现严重分歧,导致夫妻同床异梦、貌合神离或者永久处于备战状态,这样的婚姻何谈美满幸福。

所以,婚姻中所有的问题或许可以归结为两个人性格差异、两个人三观不一致,但是,性格和三观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出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及教育成长经历的不同,这就是门当户对对婚姻影响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门当户对婚姻影响的表现‍

所谓的门当户对,它不仅仅指金钱和地位,而是指两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有条件都必须相辅相成,都必须相似相近,只有这样它才能让一段婚姻更长久,两个人相处更融洽,最常见的表现为不同家庭出身的印记,不同教育程度带来的摩擦,来自不同地域的差别。

1、不同家庭出身的印记

人生总有一些自己无法选择的事。比如,出生在哪一个家庭,谁来做自己的父母,长成什么模样,这些我们都无从选择。

现代成功学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虽然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阶层地位的。甚至,人之长相,人们也相信,只要勤奋,就可以改变。“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这碗鸡汤被人们喝了无数年,谁也没有想过它是违背自然科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无论我们选择怎样的生活,如何努力改变自己的地位,如何通过金钱改变自己的外貌,但是那种骨子里的出生印记是无法改变的。

女方高干家庭,男方是农村人,大学四年,他们谈了四年恋爱,毕业后父母不同意,但她觉得,她要的是他的人不是他的家庭,他们有感情基础,父母同意了。结婚后矛盾随之而来,她希望有个现代新式婚礼,他坚持为摆酒请客,买菜时,为了便宜几毛钱他和小商贩讨价划价半天,吃饭时,一边吃饭一边高谈论阔,在家光膀子不修边幅。女方开始只是建议,男方偶尔也会听从,但是,时间久了,女方实在无法忍受,开始指责抱怨,男方觉得只是生活习惯,没必要较真,觉得女方多事不理解包容,婚姻也在无数的争吵中解体。

巴法利·尼克斯:婚姻是一本书,第一章写的是诗篇,而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在家庭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为什么双方就无法容忍、难以融合呢,实际上,这些小事,只是一个人行为习惯的日常表现,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家庭出身的印记,这些习性是从出生到成长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不可能因为恋爱一年、两年而组成新家庭就可以改变的。

2、不同教育程度带来的摩擦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发现,婚姻持续最重要的因素既不是社会阶层也不是钱,而是两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他们对英国数千对夫妇进行的分析发现,60%的已婚夫妇教育背景相似。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教育体系可以被视为一个婚姻市场,学生在彼此间寻找伴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结果显示,教育是形成一段婚姻关系最大的决定性因素:59%的夫妇教育水平相等;29%的婚姻当中丈夫的受教育水平比妻子高;只有12%的婚姻是妻子学历更高。

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爱情故事世人皆知,他遵照父母的意思娶了张幼仪为妻,他当时是留学西欧的才子,而她只接受了3年的基础教育,他们在文化上的落差太大,因此他一结婚就对张幼仪说你可以进徐家门,但你不要做徐太太。他以西服和小脚来比喻双方的距离。

许如斯:婚姻的持久靠的是两颗心,人生智慧,而不是双方的肉体。

受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决定了一个人接人待物和观念爱好,甚至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两个人三观不一致,对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不同,在日常交流中,在精神上无法达到共鸣,不论开始感情多好,也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被慢慢消磨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来自不同地域的差别

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女方来自大城市,男方来自农村,大学时谈恋爱,毕业后结婚,一切顺理成章,虽然恋爱的时候,偶尔双方也会对彼此的习惯或处事方式会有摩擦,但是,相互理解包容都可以过去。但是,恋爱时两个人的事,婚姻就变成两个家庭的事,每到夏天男方农村亲戚就会来大城市逛逛,今天七大姑,明天八大姨。老了以后,住三四天是少的,住五六天是常事。来了后男方要全程陪着,吃的、喝的、玩的,走的时候还要拿上各种特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女方受不了的是每次都要在自家住,共用卫生间,每次走了以后彻底打扫等等,即使她给在外面订酒店,男方也不愿意,觉得没面子,亲戚来家不让住。为此,每次亲戚走后,俩个人都要吵架,虽然不至于走到离婚的地步,但确实也让日子过得不是很舒坦。

诺尔斯:婚姻不是一张彩票,即使输了也不能一撕了事。

所以,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生活观念和相处习惯,虽然婚姻中重要的是理解和包容,但是,当这种观念和习惯无数次给对方造成伤害时,婚姻是否还能长久,更谈不上日常相处过程中的幸福美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结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婚姻中亦是如此。当然,我们并不是说门不当户不对就一定不幸福,只是可能付出的代价要大。不是不能而是有较大困难。其中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适应和磨合,稍有不慎,婚姻就会面临解体。

所以,爱情可能只是风花雪月,可是婚姻却是实际的柴米油盐。所以,婚姻如鞋,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当相爱的两个人走进的婚姻的时候,门当户对也应该作为一个考虑的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