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代国画大师黄宾虹,

世人或皆只知其画名,

然而,自古以来,

书画同源,乃中国笔墨之特性。

今天看一组黄宾虹先生的临帖作品,

我们或将喟叹:

以前的书画大家,

修炼笔墨的功夫竟如此之深。

黄宾虹 临隶书碑局部

从这些临帖作品来看,

黄宾虹钟情于金石文字的研习。

这既是爱好和天赋,

也是从绘画用笔出发。

无精湛的笔墨功夫,

不可能成为一代宗师。

对于今人而言,

无笔墨功夫,你画什么国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宾虹 临隶书碑局部

黄宾虹把传统士大夫“三不朽”

的概念赋予中国画:

“中国画有三不朽:

一,用墨不朽也;

二,诗、书、画合一不朽也;

三、能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不朽也。”

(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

黄宾虹临《孙过庭书谱》局部

黄宾虹一生,

“骨法用笔”乃是念兹在兹的研习课题。

在这些临习作品中,

我们需要对他的“骨法用笔”,

特别加意留意。

黄宾虹临《颜真卿裴将军诗》之一

黄宾虹总结的“五笔法”为:

“一曰平,二曰留,三曰圆,四曰重,五曰变。”

在黄宾虹看来,

中国书画的“内美”即“笔墨”,

是书画的灵魂。

“中国文人画兴盛年代,

看画的好坏,

甚至从点苔上看作者的功力和有法无法。”

可见黄宾虹对于笔墨功夫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宾虹临《苏轼 黄州寒食帖》‍

黄宾虹非常重视“骨法用笔”,

他将眼光投射到远古的陶瓦花纹和六国籀篆上,

而不仅仅是对

欧、虞、颜、柳、赵、董的泛泛临习。‍

黄宾虹临《米芾行书十纸说》局部

黄宾虹在山水作品中融入篆隶,

在书法作品中以草书笔势写籀篆,均用篆笔。

“作篆尤非用转不得灵活,但不可入邪怪耳。”

这句话,黄宾虹特别强调,

不可用指动“捻管”之技:

“古人篆籀用笔,只是‘指不动’三字,简要详明。”

黄宾虹临《吴镇草书》局部

通过这些临作,

我们可以窥见黄宾虹先生的取法范围。

至于如何在这些作品中,

明确黄宾虹的笔法,

则可以参阅前文:

《黄宾虹:太极图是笔法秘诀》(链接)

黄宾虹临《祝允明行草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宾虹临《文徵明草书》局部

黄宾虹临《王宠草书》局部

黄宾虹临《张瑞图行草书岳阳楼记》局部

黄宾虹临《王铎草书》局部

黄宾虹临《伊秉绶行草书》局部

黄宾虹临《宋曹草书》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