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有一段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在第22集中,张嘉译饰演的马喊水给黄轩饰演的马德福讲述马家先人从陕西逃难到宁夏,最终落脚涌泉村的故事。

咱马家先人一百多年前,是在西安一带逃荒要饭。那时候天底下也不太平,到处是你杀我我杀你,咱马家先人东躲西藏,就想找一个能落脚活命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部分观众听来,这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桥段,但事实上“那时候天底下也不太平”可是件决定中国命运的大事。如果不是出了位被梁启超称为“500年来第一伟人”的左宗棠,西北的大好河山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根据“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和姓氏推测,马家先人从陕西逃到宁夏的历史背景大概率是清末的“陕甘回乱”。同治元年,一批退伍的回勇买竹子受官绅欺压,从而爆发了一场波及整个西北,持续十余年的大叛乱。

叛乱前期,八旗猛将多隆阿靠着强硬的军事镇压,掀起了平乱的第一波高潮,但单纯的军事胜利并无法彻底解决社会问题。多隆阿在剿灭叛军时不幸身亡,所以才有了左宗棠赴西北救火的事迹。

同多隆阿这样行伍出身的八旗将领不同,左宗棠是书生出身,中国自汉朝以来形成的“外儒内法”的政治精髓却深深地影响着他,正如他所言:“戡乱虽在武功,而郅治必先文德”。

在军事上,左宗棠采取了“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策略,发三路大军捣毁了“新教”教主马家龙的老巢金积堡,并将马化龙父子凌迟处死,全家300余人或被处斩或流放边疆。在处理老教问题上,左宗棠招安了河州叛军首领马占鳌,让他设计除掉了“老教”教主,西宁叛军首领马桂源。

新教势力被左宗棠亲自斩断,老教因马占鳌的投降,从而走向分裂。作为左宗棠一手扶植起来的代理人,马占鳌父子只有军权,没有教权。军权和教权的分离,让西北上层实权派从此失去了煽动教众叛乱、分裂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下层百姓的安抚和善后问题上,左宗棠采取了回汉分离的措施。左宗棠认为民族仇恨只是叛乱的导火索,“实则新教久怀不轨。适因汉回结怨,得所借口以迫胁其族类,其变乃益速”。

如果流民回乡,势必重新被新教控制、迷惑,对此左宗棠将流入甘肃的陕回安置在远离汉民聚集区,又不容易被宗教控制的地方。固原的陕回被安置在平凉的大岔沟;金积堡的被安置在宁夏泾源;河州和西宁的也被安插在甘肃各地。

《山海情》主人翁马德福的祖辈很有可能是被左宗棠安置在西海固的。这种迁徙方法确实有效缓解了民族矛盾冲突的发生,但不容否认很多像西海固这样的安置区的生存环境并不理想。

不过在战后的赈济和善后上,左宗棠积极组织大规模的军屯民屯,制定军法植树育林,恢复生态,同时为鼓励工商,还改革盐务、茶务、免除商人积欠钱粮,降低厘金税。经过几年发展,左宗棠自豪地对朝廷说道:

“臣自肃州行抵西安,沿途老幼观聚,乞钱求食物者甚少,啼饥号寒者则竟无之。入陕境后,土沃民殷,尤有承平景象。”

受儒家“富而教之”思想的影响,西北农业、经济复苏后,左宗棠又通过兴教劝学,强化西北各族百姓对儒家文化的认同,稳定社会秩序。为“化回、汉之见”,左宗棠又在甘肃兴办义学300多所,书院30多所,还未甘肃额外争取了40个举人名额。

左宗棠平定陕甘叛乱到善后治理,尽管“剿抚兼施”的措施会导致部分人成为牺牲品,但总的来说,自左宗棠之后,西北再无大规模民族矛盾和叛乱起义,哪怕是抗战最危难时期,西北仍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