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穷,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你的想象力太穷。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生买了件35000元的香奈儿上衣,洗过之后掉了色,忿忿不平地追问客服。

客服说,不好意思,我们的产品从来不考虑洗涤,这产品设计时根本没考虑要洗,一般都是穿几次就要丢掉。

网友一阵惊呼: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真的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吗?不,恰恰相反,是我们的想象,限制了我们的贫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咪蒙之前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据说,我们25岁的时候挣多少钱,5岁的时候就决定了。从小就养成的思维方式,影响了我们的收入、花呗以及白条……

当初,王健林给了王思聪5个亿,结果他赚了40亿。我和朋友也探讨过这个问题:给你五个亿,你会拿来干什么?

朋友玩笑般地说,什么,给了我五个亿我还用干什么吗,当然是什么都不干了啊!

几年后,看到我和朋友的状况,这才深刻意识到了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距。

什么是穷人思维?穷人和富人,在思维上有什么根本的差距?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个穷人,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诉说生活的艰苦。

他抱怨: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富人天天悠闲自在,而穷人就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问:“要怎样你才觉得公平哪?”穷人说:“要让富人和我一样穷,干一样的活。”

佛祖同意了,他把一位富人变成了和穷人一样穷的人。并给了他们每人一座煤山,每天挖出来的煤可以卖掉,限期一个月之内挖光。

穷人和富人一起开挖。

穷人习惯做苦力活,很快就挖了一车煤,卖了钱。然后,他把这些钱全买了好吃的。

富人没干过重活,到傍晚才勉强挖了一车,换来的钱他只买了几个馒头,其余的钱都留了起来。

第二天,穷人早早起来开始挖煤。富人却去雇佣了两个人帮他挖煤,自己在一边监督。

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挥两个人挖出了几车煤去。富人把煤卖了,又雇了几个苦力......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穷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赚来的钱都买了好吃好喝,基本没有剩余。

而富人早就指挥工人挖光了煤山,赚了不少的钱,他用这些钱投资做起了买卖,很快又成了富人。

看完这个故事,试问自己,你是故事中的穷人还是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1942》里,张国立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

事实往往就是如此。起点相似的人,思维不同,结果也不同。因为,真正决定穷富差距的是“思维”。想要摆脱“穷人思维”,建立“富人思维”,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

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在同样的条件下,穷人会不停地打工赚钱,然后消费掉。接着又去为钱工作,慢慢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而富人刚开始也会努力工作,但在钱不多的时候,就懂得节俭,然后用节省下来的钱去帮自己赚钱,从而产生一个滚雪球的效应......

这也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的根本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穷人”思维,逐渐建立“富人”思维?

对待股市中的投资风险,可以说只要涉身股市,就会有切身的体会,区别就在于有些投资者,能够在碰壁以后,及时总结。并能够按照自己的特点,制订出投资策略和战术纪律。在具体实施时,牢牢把握,从而避免了风险。而有些投资者,往往在得意之时,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赚了想赚得更多,赔了想尽快的把本钱扳回来,从而常常让自己的收益变为风险。由此可见,投资有风险,虽然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老话,但我们真正要时刻挂在心上,还需要铁一样的纪律,还需要我们对投资股票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也才有可能化险为“益”。

投资固然有风险,但不投资肯定是没有收益的。对我们工薪族来说,只要心态平,运用一定的风险控制方法,那么会在风险市场上才能化“险”为“益”,找到自己的奶酪。根据我的实际情况,我就为自己制订了“小富即安,绝不眼红他人赚大钱”策略。在具体操作时,以上下10%为盈亏平衡点。这样的策略,虽然赚不到大钱,但能够保证少亏或者不亏,我感到是一种比较适合我的投资方法。

炒股中只有平常心,才能在大盘高位的时不会盲目看高而多一份警惕,在大盘大跌的时多一份理性面主动持股和积极介入,才能在个股盘整的时多一份耐心主动坚守,才能克服恐惧,贪婪和急功近利。

因为有了一颗平常心,才能会更多的认识到股市的风险,从而会积极进取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会更珍惜每一次机会而不是盲目攀比急躁漂浮,才能会认真对付每一次失误总结经验而把坏事变成好事,从而会一步一个脚炒好每一只股票。

“杨百万”绝对是中国股市最醒目的“传奇”之一。跟很多日后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样,杨百万只是因为“穷则思变”,开始了他“从没想到过的”人生,那时他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会广为流传。杨百万原名叫杨怀定。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一个普通职工,干“第二职业”赚外快积累了两三万元余款。有一次他管的仓库被盗,他因出手“大方”,常买烟请厂里的工友们抽而被怀疑是监守自盗,公安局还请他“谈话”。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强的杨怀定,他一横心就辞职了。那是1988年2月。辞职后杨怀定开始从订阅的几十份报纸信息中埋头搜寻致富的机会。4月的一天,一条“上海将开放国债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杨怀定的关注,他在4月21日开市第一天一早,买了10000元三年期国库券。“银行利率5.4%,三年期国库券年利率超过15%,为什么不买?”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过来开始纷纷买入时,价格一下涨到112元,杨怀定抛掉了。半天时间,他赚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资——800元。很快,杨怀定发现全国8个城市的国债价格差异很大,他开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国库券异地交易。他带着全部的积蓄前往全国其他省市,在当地银行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国债,然后再带回上海,以较高的价格卖给银行,赚取差价。为了赶时间,他最忙的一次七天七夜没有睡觉。1989年,赚到了“第一桶金”的杨怀定,转身投入炒股。杨怀定的第一只股票是“电真空”。半年后,股票大涨,杨怀定在800元以上价位抛掉,净赚150多万元,“杨百万”的外号,就此不胫而走。一年后,“电真空”跌到了375元,他又买了回来。在股市行情低迷时,杨百万的“绝招”就是全部卖光,远离熊市,“2001年开始的国有股减持的四年大熊,我一直远离,直到2005年1月份,虽然四年的时间我每天还要去股市上班。”

【追涨“龙头股”战法】

做短线的人善于打第一板,其实一板坑最多,第一股性没得到验证,原来的主力是什么态度,筹码是否轻松,概念是否纯正,这些东西,都有待验证,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大部分人亏,相信也都是因为打第一板。

一些入道的选手,会发现第二板才是真爱,才是胜率最高、收益最稳的方法。第一板封的非常好,高开高走缩量板

这类型的第二天大幅高开是预期中的,所以接力小心,这类型的如果不是股性特别好,基本都要挂掉。因为1板的大幅高开,已经把一致性演绎到极限,第二天如果快速板,大都是收割的模式。

第一板封的一般,或是个烂板,反复封撤换手

这类型的,如果第二天开的比较高,并且带有量,那么比较安心,如果你是激进选手,直接集合一笔,如果开盘后继续带量拉升,快速涨停,并且量能超过第一天,直接扫入。这类型的速度第二板,是短线选手的主要盈利方法。因为这个第二板,带量拉升,参与活跃,出货的也大幅盈利,随便出掉都被市场立即接住,那么这类型的2板,也许会烂,但是大赚的概率远远超越会死的概率。

最近比较好的例子,如2017年8月11日的富煌钢构。有一点很重要,第二板的量能要超越第一板。

操控性第二板:

市场也有一些人,用很多席位操控,盘面显示不出来这种信息。第二天会死很惨。这类型如何破解呢。这点要从2方面判断,第一,股性是不是妖股,如果是,无所谓的,死在妖股上面也是你的荣幸。第二,如果不是妖股,去看龙虎榜,是不是经常性砸盘席位,如果是,第一次封板,决不碰。如果第一次封板后,砸盘涌出,还能被资金继续猛吃回来,此时再买入也不迟。最近的例子可看2017年9月11日的西藏矿业。

接力第二板,选择股票很重要

必须是第一个同类型题材类的第一个2板票,也就是传说中的龙1,如果题材范围内,有领先的股票,出现第二板,多会坑杀,因为龙头的光芒太凶猛,跟风的也能跟出个两连板。但是这类是被动型的,我们短线,要做最新鲜的。

对于妖股来说,一旦启动,就是连续的涨停板,而顶级游资,往往在第二个涨停板进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个涨停板为何不能进场

每天一板的股票那么多,很难看出来哪只股票是龙头,到了二板数量相对少很多,比较容易分辨。如果敢上第二板,意味着个股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有可能成为龙头股了。

三板四板进场不可以?三、四板,虽然市场的认可度更高,但波动率也更高,很多资金不愿意过度追高,除非是顶级游资

像欢乐海岸这样的顶级游资,只做最高股不是妖股还看不上,因此,第二板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很多妖股都是从此起飞。

注意事项:

一是要深刻理解个股上涨背后的逻辑,炒新不炒旧,炒大不炒小。

二是要龙头。同一主题、同一板块,要做龙头个股,跟风个股不宜有过高期待。

不能追涨的情况:

1、那些在成交量上出现无量空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涨势不会持久,所以尽量不要追涨。

2、对于那些短时间内股票价格突飞猛涨的股票,不要追涨,因为一般这种连续上涨的股票多数已经价格昂贵,在这时候买入,下跌或盘整的几率较大,所以比较容易亏损

3、有些股票虽然在上涨,但是上涨的空间有限,所以,对于那些上涨受到压迫,空间比较小的股票,应该舍弃。

4、那些股价处于下跌的形势中的股票,不应该追涨,除非你在模仿巴菲特。一般我们都是要等到趋势有所改变的时候,顺势而上。

炒股的大忌讳:当盈利变成亏损时

很多非常成功的交易者,都有过“破产”的经历。当然,国外的书籍,在每个不同的翻译者手里,可能会把某一次的暴仓,也翻译成是“破产”。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说明了一个事实——不论某个交易者多么成功,可能还会在一段成功交易之后再度遭遇失败。随便举例,比如:索罗斯这样的市场大师,也会有某一笔交易的失利、或者某一个时段的交易失败。

因此,我这里要探讨的,不是如何从失败走向成功的问题,不是去分析如何避免或摆脱亏损的问题,而是,在走上交易获利之路以后,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的问题。对我而言,扭盈为亏,实在是交易中最令人痛心的经历了!

扭盈为亏,可以是某一笔,也可以是某一时间段内的交易,开始的时候进展顺利,可是到了最后平仓退出、或者到了期末的时候,反而发现获利只是寥寥无几,甚至还有亏损。这是一件令人心灰意冷、无可奈何的事情,也许更是期货交易赢家的最大忌讳吧!

我不知道别人的情况如何,在我对自己交易失利的深切反思中,我的体会,有两条是致命的败因:

第一、在交易心理上,盲目乐观;第二、在交易系统上,盲目自信。

一个交易者,如果能够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的成功交易,那么,一般说明他对于市场有了某种程度的理解和认知;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整套的交易理念、交易策略、交易规则、交易方法以及交易技巧;具备了相当的执行力、控制力和心态、情绪方面的自我调整和承受能力。这些,都是成功交易必不可缺的因素。

但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成功交易之后,人们往往容易让情绪占了上风!理智,则退居二线!于是,在心态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自以为已经读懂了市场的语言、摸透了市场的规律、发现了市场的真谛,我,可以战胜市场了!我的交易体系,可以解决市场90%以上的问题、可以解释市场90%以上的现象、可以对付市场90%的走势。

表现在具体的交易行为上,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放大了风险的控制范围

我认为,这是最常见的,也是最致命的问题。交易顺手的时候,似乎很容易随意扩大仓位,这就相应扩大风险的承受范围。原来只做1手,现在做到3手;原来的止损是100点,现在变成300点。可以想象,在扩大仓位、扩大风险之后,市场的一个不利运动,可能就会迅速吞噬原来的盈利!

二、放宽了进场的条件限制

在扩大资金投入比例的同时,也同时增加了进场的次数。频繁进出,尝试着在不同的品种、不同的交易模式中进进出出,好像自己有能力要把市场里的每一次机会都捕捉到,却在实际上导致了交易注意力的分散。正常情况下,应该学会取舍、寻找最大交易机会的,这个时候全然忘记了一般。

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两条归结在一起,就是一个交易过度的问题。这原本是初学交易的新手的常见错误,但是,在心态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些错误将再度降临。

三、放松了交易规则的执行

交易规则,是市场这一片海洋中,交易者的唯一的救生圈。但是,在盲目乐观和盲目自信的情况下,主动违背了自己的规则。尝试在第一个低点买进,在第一个高点抛空;尝试在震荡行情中寻找方向;尝试在为自己的每一个交易动作主观的寻找理由……所有这些,都违背了那些曾经为我带来盈利、保护过我的规则。

四、放弃了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警惕

不确定性,这是市场的一个特性,是任何时候、在任何品种上都可能出现的,但是,在顺利的时候,却往往容易忽略了对不确定性的重视。既然我是行的,那么,市场的运动好像就要像路线图一样的明确。而市场在向不利方向运动的时候,往往还在为自己寻找借口,从而使得正确的判断来得太迟、正确的被无谓的拖后了。

市场,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交易,是一生的漫长的马拉松。我们永远不可能战胜市场,也永远无法完全的解读市场。一次交易的成功,实在不意味着什么,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反过来,一次失败的交易,也实在不能够击垮我们,我们也无需妄自菲薄。但是,要想在市场中活的更加长久、走的更加长远,我们需要时时刻刻,戒备着自己的种种心魔。唯有如何,我们或许才有希望把自己挤到真正赢家的行列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