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接到监管指导,多家互联网平台已于25日晚彻底关闭产品购买入口。但已经购买的产品不受影响,到期或提前赎回都行,但是无法再新增申购。”

不少互联网存款用户发现,平台上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基本上都下架了。

近年来,在“高息揽储”和互联网平台流量等共同作用下,相关中小银行存款规模快速增长,部分城商行、民营银行2019年存款规模甚至翻番,互联网存款整体市场规模约1.06-1.18万亿元。

根据媒体统计,在支付宝、微信、度小满等9家头部互联网平台上,涉及相关存款产品的银行超过80家,这类互联网平台存款产品,主要由城商行和民营银行提供、相关银行数量合计占比近9成;产品期限以3至5年居多,平均利率较同期限的定期存款高出1个百分点左右。

互联网存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引来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

从2019年5月开始,监管部门就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对互联网存款产品进行严监管。特别是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还多次公开谈及互联网存款产品的风险,给其敲响了警钟。

1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通知》下发前已经开展的存量业务也应在到期时自然结清。

在互联网存款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去年12月18日,蚂蚁集团率先将支付宝平台上的银行存款产品购买入口关闭,其他互联网平台紧随其后,陆续下架银行存款产品。

彼时,为避免互联网存款流失引发流动性风险,银行存款产品并非彻底下架。

互联网平台仅对新用户关闭购买入口,老用户的产品列表依旧“满满当当”,并且不影响其继续申购已购买的银行存款产品,甚至有不少平台仍在向银行存款产品的存量用户派发“加息券”,以吸引老用户进一步“加购”。

如今,多家互联网平台将老用户的申购入口也彻底关闭,部分民营银行自营渠道存款产品也遭下架,这似乎宣告了互联网存款产品凉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