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最宠幸的嫔妃是著名的李夫人,李夫人生下一子为昌邑王刘䯙。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联合丞相刘屈氂,在巫蛊之祸中企图彻底打垮卫太子刘据,把刘䯙扶上嫡位。后来被汉武帝察觉,李广利一党被清算,刘䯙也就与皇位无缘了。刘䯙死于汉武帝后元初年,他的儿子刘贺继承昌邑王爵位。

起初,年轻的刘贺荒诞不经。作为诸侯王,身边还是有不少正直的辅臣。郎中令龚遂苦苦劝谏,令闻者流泪,刘贺倒是听进去了,可好了没多久就继续放飞自我了。

其实只要不做太出格的事,这样做一辈子诸侯王也是可以的。朝廷也没指望诸侯王能建功立业,他们大多数都是安享一辈子富贵荣华,无所事事。可命运不让这位逍遥王爷低调地过一辈子,偏偏选中了他做天命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平元年,年纪轻轻的汉昭帝驾崩。这位才智过人的帝王,过早地撒手人寰,并没有留下子嗣。辅政大臣霍光和众臣商议,决定立昌邑王刘贺为帝。

刘贺一路高调的奔驰向长安,百忙之际,没忘沿路劫掠女子,还带着自己的乐队、厨子。等到了长安,这位过继的嗣君没有表现出一点哀伤。即便在昭帝陵前,他也照样莺歌燕舞、饮酒作乐,国玺只被随意地放在一旁。不止如此,还秽乱宫廷。言行举止毫无礼法、荒诞不经。

刘贺把诸侯王、列侯、公卿的绶带赐给他昌邑国的郎官,还随意下诏向全国各地征索物

品。官员进谏,他要么不听,要么直接罢官收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贺行径如此,霍光和朝臣商议过后,一起觐见皇太后。当时年方十五岁的上官太后,来到未央宫承明殿,诏令将昌邑国群臣挡在宫外。

刘贺被太后诏入殿内,见几百名侍卫守卫着身着盛装的太后,吓得战战兢兢。太后令刘贺跪下听诏,他只得依从。霍光领着各位大臣弹劾了刘贺,细数了刘贺即位以来的种种不法行为,请求废黜他。上官太后下诏准奏。

刘贺被送回了昌邑国,国号被废除,降国为郡。刘贺不仅没了帝位,连藩王的爵位也没了,被封为海昏侯。后来他去了食邑豫章郡海昏县居住。没过几年,他就在封地去世了,葬在了封地海昏。

时间跨越了两千多年,公元2011年,南昌,那个在王勃笔下被称作“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地方,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古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墓因为东晋时期的一场大地震,被地下水淹没,才免于被盗。因此里边存放的文物十分完好。

经过数年发掘,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还不包括10吨重的400多万枚五铢钱。

有成套出土的有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等竹简。出土的青铜器有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镶嵌着玛瑙、绿松石和宝石的青铜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马坑出土了实物高等级马车5辆,殉葬的马匹20匹,上边镶嵌的金银装饰达3000余件。

众多的出土文物里,有一件孔子屏风,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关键是上边记载着关于孔子更详尽的资料。孔子屏风上有孔子图像及生平介绍文字。原来孔子姓孔,是子氏,第一次说出了孔子的氏。又说“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由此推算出孔子的生年为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孔子屏风记载的孔子生年比《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记载的生年早十四年、比《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孔子生年早了十五年。

其实海昏墓里,最重要的不是那些金银铜器,而是那五千多枚简牍。其中就有失传一千多年的《齐论语》,第一次发现了《论语·知道篇》,这部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圣经”,有了重大的突破,学术意义十分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贺为王荒诞,为帝只有二十七天,成为千古笑谈。霍光一生勤勤恳恳,因为废黜刘贺的“霍光废帝”一事,前百年来,被历代的道学家所批判,认为是不臣之举。刘贺是整个汉王朝不愿提及的耻辱,他的一生极其失败。

然而不论人或事都不可能做到绝对,他为害一生,却在死后为后世考古、为文化的传承做出来巨大的贡献。

两千年后,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和它们长眠了两千年的主人重见天日。人们在唏嘘他生前荒诞不经的同时,难道不该感谢他为后世留下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