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物》杂志发了一篇文章《一群穷孩子的人生实验》,百万阅读量,火爆家长朋友圈。

随即,微博上#教育如何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的话题冲上热搜,众网友纷纷参与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 微博截图

究竟是怎样一个教育实验,让众人为之鼓掌,又为之一声叹息?

今天,阿择老师来带大家一起聊一聊。

一群理想主义教育者,

24个穷孩子建造了一个教育乌托邦

十年前,北京有一个叫“青云学子计划”的教育实验,从全市六十万打工子弟中挑选出最聪明的一批孩子,试图给他们提供稳定的、“因材施教”的教育,让他们不浪费天分,不从体制教育中滑落,最终能摆脱父辈的命运。

听起来就像是一个教育乌托邦,穷人家的孩子有何资本与既定的命运作对抗?他们如何突破窘迫的经济压力、匮乏的家庭教育和糟糕的生活环境,与中产或精英家庭的孩子站在一起,领略这个世界的风景,眺望远处的高山与大海?

1.我们先从这群孩子的选拔开始说起。

这个相当于贫民版的八中天才少年班,由24个孩子组成,选拔他们的标准只有两个:第一,家庭贫穷;第二,智商超常。

2007-2009年,一群中科院心理所的工作人员,用地毯式搜索,从北京市60多万打工子弟里,通过层层考核和淘汰制度最终招到了24个学生。他们是超常儿童,也是装修工人、餐馆服务员、废品回收者、临时工的孩子。

考核分为三轮:

初试,是笔试,几百道题目,考的不是常规的语数英,而是考察这群孩子天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套题目难度极高,相当于北京八中少年班的优生选拔难度。

第二轮考试还是做题。

到了第三轮,孩子们就被带到中科院上课,给他们讲初高中的物理,然后老师们在旁边观察记录,看他们的吸收和理解能力。

2.这样一群孩子,老师们究竟想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

最初的目标,的确很理想主义,当时计划每年招一个班,像滚雪球那样,把这些贫困的农村家庭的孩子供出来,让他们进入全国前十、全世界前三十的大学,让他们发光发热。他们不仅希望能把孩子们从越来越严密残酷的教育筛选中豁免出来,让他们逾越阶层、跨越界限,进入另一个世界,还希望培养他们精神的富足。

后来,教育目标逐渐清晰——是让孩子们获得高程度的发展,生活得更幸福:孩子要和集体融合,善于与人合作,成为社会人;要能包容接纳不同的意见,善取其中最佳和最优,并在这个基础上勇于创新;要有爱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既能脚踏实地做事,也有远大的抱负与情怀。

3.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必须要有资金。

这个项目的投资人是三辰集团董事长孙文华,他是一个非常低调谦逊的人,总不允许别人认出他、说他很有钱。十年来,孙文华为整个青云计划项目出资大概在五千万左右。

同时,宋庆龄基金会也给了巨大的经济扶持,还有俞敏洪的新东方国际学校在后期也给了孩子巨大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第一届青云班在芳草地小学万和城校区的开学典礼。图源 | 人物

4.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组建师资团队。

这群小孩很幸运,有着最强天团一样的师资为他们的未来保驾护航。

首先是项目发起人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刘正奎,刘教授在整个项目中举足轻重,从构思到筹办,从选拔孩子到实施落地,从学习情况跟踪到授课……都是他亲自操刀。

而项目的核心重要人物,还有赵大恒,他拥有30年教育经验,最懂孩子、懂教育,更重要的是,他曾是北京八中少儿班的负责人,是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他退休后,放弃了八中的返聘,转而加入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教育计划。

还有就是体育老师张艳杰,张老师还是这个青云学子计划班级的班主任,也在八中少儿班上过课,张老师出生寒门,所以更愿意帮助更多的寒门学子冲破阶层,成就自我。

5.最关键的问题来了!这些孩子每天需要接受什么样的知识,上什么样的课堂,才能不负天命、冲破阶层?

项目开始,这群有着教育理想主义的老师们,就达到了一个基本共识:要改造这群孩子,一定要让他们的见识强于知识。

所以,青云班的课程体系与传统公立学校不同,分四个学科群来教学:自然学科群、语言与文史哲学科群、身心健康学科群、艺术与生态学科群。

青云班的教育很超前,他们学的英语是新概念,比普通小学要更难,数学和物理也超前学了初中的内容。教学内容一般不以书本为基础,很具有前瞻性的教育。

这个班级最重视的是,对孩子们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对大自然的亲近。每周有一个完整的下午,体育老师张艳杰会带着孩子们离开学校,到自然里去,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徒步出门。他们见过一年四季的奥森,去过春天刚刚冒出花苞的地坛公园,柳条儿抽出嫩芽的后海,在朝阳公园散过步,在国子监端着画板画过画,还坐着火车去爬了泰山。

宋庆龄基金会还带孩子们去人民大会堂参加活动,博物馆看展;项目组还邀请了许多中科院院士包括南极考察的院士,到青云班讲解斯坦福、哈佛、MIT建校,用英语讲解什么是托福、SAT等等。

每天,这群有着满腔教育情怀的老师们都在给孩子们“造梦”,编制最美好而热烈的梦,让他们从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公平与美好,轻轻呵护他们的自尊,温润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自信力,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眼界。

老师们教会孩子们要学会聆听别人说话,给那些因为家庭变故而受到心理创伤的孩子以满满的安全感,治愈他们的不幸与痛苦,给孩子们讲解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和网络暴力,逐渐塑造起孩子们沟通、倾听、包容、自信、积极、向上的三观。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们总是不着急、慢慢来、因材施教,他们认为,孩子们的灵气在不同的地方,有的人对图像敏感,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运动能力强,但不一定所有人学科成绩都会好。

张艳杰最初会因为一些孩子的不好表现而困惑、生气,但赵大恒最理解孩子们,最把他们当做平等的人。他常常安抚老师们,让他们慢慢来。他认为:教育应该智育,学习成绩是暂时性的、外显性的标志,虽然重要但不是根本性的,根本性的是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赵大恒告诉老师们,应该多思考孩子想不想学,有没有好奇心,有没有探究、动手的愿望和能力。

青云班的学生们在泰山。图源 | 人物

十年前,他们壮志凌云!

十年后,他们成功了吗?

相比前期的轰轰烈烈,人们更关心这些孩子最后怎么样了,他们改变命运了吗?突破阶层的壁垒了吗?学历是否耀眼?这样的教育是否获得了成功?

要遗憾地告诉你,这群孩子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所向披靡,而是荆棘满路、坎坷难行。

小升初:

他们面临的第一考验,是小升初严酷的筛选,众所周知,要想在北京上公立中学,必须要有北京户口。这群孩子大多来自贫困的农村,有北京户口的寥寥无几。眼看初一开学在即,情急之下,一所民办学校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分校接纳了他们。但即使这样,也有人退出这个计划。

班长李小溪离开了这个项目,直接原因是这所学校距离她家租的房子太远了,上学成本实在太高。之后李小溪辗转北京、河北、江苏三地,度过了颠沛流离的几年,只因为没有稳定的北京户籍,这听起来的确让人心塞。

但这群留在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分校的孩子,初中毕业后,高中入学就成了问题。没有北京户口,要么回原籍读高中,二次留守,要么只能留在北京考职业学校。

初升高:

情急之下,青云计划项目方联系了俞敏洪,让孩子们直接去新东方国际学校就读,心想既然国内大学不能考,那就走国际教育道路,将来考国外的大学。

俞敏洪给这些孩子的学费打了折,剩下的由项目组出。很庆幸,因为上了国际学校,这群孩子又一次不再因为户籍原因而受阻。所以,这次,24个孩子又重新聚集到了一起,完成高中学业。

在国际学校里,有喜有忧。这群穷孩子却被刺伤了自尊,因为这里的孩子大多出自中产及以上家庭,比别人吃穿住行的档次都高了不少。青云班里的一个孩子徐博说,他当时非常不希望青云班24个孩子整体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因为这样显得“更穷”。

但国际学校开放的教育理念,让这群孩子逐渐意识到,针对同一个问题,自己也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抒发自己不一样的观点,与其他富孩子和“高高在上”的教授进行思想的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学时,全班一起庆祝徐博的生日。面对镜头的就是徐博和李小溪。 图源 | 人物

考大学:

我们都知道,国外大学高昂的学费,常常让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对留学望而却步。刚开始,青云班的孩子都以为可以去美国念大学,但现实告诉他们,西澳大学的学费低很多,去这所大学更经济。

但是,项目算了一笔账,即使去西澳大学,除了学校能抵扣的奖学金,青云计划项目能提供的贷款帮助,孩子们仍需自己拿出其他生活费用,每年大概五万左右。

而这每年五万块的生活费,难倒了一半的人——全班有接近十位同学,都在最后关头放弃了去澳洲。有人回到老家上了专科,有的上了技校,有的直接工作,还有人从高一重读,考了一次或两次高考,上了大学。

李小溪是全班最聪明、最被老师看好的那一批孩子,但李小溪家里不是能不能拿出一年五万块生活费的问题,而是连一张去澳洲的机票都承担不起。她不想给家里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所以她主动放弃留学,回了江苏老家,复读了两年,她最后考上了北京一所211大学,在没去留学的孩子里,这算比较好的结局了。

还有一个温州的女孩,因为家里的原因,放弃了澳洲,回到温州读了大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两个学生家境尚可,父母支持他们放弃西澳大学,到了美国和迪拜的大学读书。

而留在澳洲继续读书的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穷,还是舍不得花钱”,几乎所有人都是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或者送外卖,或者在餐厅。他们不再志存高远、想着成为科学大牛,但都是踏实努力的人。徐博在澳洲拿到了本科学历,目前准备读研究生。

24个孩子的命运最终走向了何方?

第一届青云班最终的成绩是这样的:有北京户口的孩子顺利地上了北大或出了国,剩下的一部分去了西澳大学,还有几位磕磕绊绊,最终在国内上了本科或专科,极少的人只读到高中或没了下落。之后几年,青云计划也继续招生,也办过一所学校,最终因为政策、户籍等原因,孩子们一般只读到初二就回原籍。大概两三年前,项目创办的中科青云学校也整体转向,不再招收非京籍学生。

从世俗的教育角度看,这个计划并没有取得成功,因为这些孩子每走一步,都被非京户籍、落后的家庭教育、脆弱的家庭经济能力等重重现实枷锁死死卡住。

这个结局听起来很苍白而无力。但这里最需要深思的是,成功教育的评判标准应该是怎样的?上了好大学就意味着教育成功了吗?被阻隔在名校之外或者大学之外的孩子从此人生就黯淡无光了吗?

不全是。阿择老师认为,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良好的成绩、健康的体魄、友善的性格、向上的三观、平稳的心态、眼界与见识,都应该是评判教育成功的标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青云计划并没有失败。这群孩子被教育成了一群相似的人,他们的心性、喜好,人格的养成和对世界的判断标准,都是共享的。他们的眼里有光,他们心有所向,他们向上正直,他们包容耐心倾听,他们心平气和,他们勇往直前,他们深知贫穷很难改变命运,却也不断与命运搏斗。

正如有网友评论:

教育最大的力量可能不是让我们获得世俗的成功,而是让我们看见和思考。当我们能够感到幸福、知足、坦然的时候,我们的命运就已经改变了,变得有包容性,变得丰富。

而那群有着教育情怀的青云计划的老师们,竭尽全力托举着这些孩子,他们是最可爱的教育者,最值得尊重的追梦人。请不要再遗憾地说自己没有成功,因为你们已经做得相当好!

图源 | pixabay

教育如何彻底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答案在这4点里

看了这个青云计划,有人说:

青云班只是想要改变广大打工子弟中24个孩子的命运,尚且如此坎坷,更加广大的孩子们又该如何呢?

是的,现实告诉我们,要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何其之难。

因为每个人的命运,受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等多方因素牵制和影响,若不能连根拔起,则很难彻底改变。

如何突破这个复杂命题?或许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逐一击破——

1.家庭教育与家长的眼光

这一点,阿择老师要多说一些。

最近热播的脱贫攻坚战电视连续剧《山海情》,讲述了一群从大山里移民到戈壁上的贫穷老百姓,他们在政策的推动和自身的努力之下,如何一步步实现脱贫。

其中有一个情节,让人印象极其深刻,有着远大教育情怀的白老师,在这里扎根教书育人几十年,他认为读书很重要,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应该读书,读书是孩子们拓宽视野、走出贫穷的根本办法。

于是,当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不满16岁就被送去对口帮扶的福建工厂流水线上打工挣钱的孩子时,他极力劝阻,甚至不顾性命,在马路中央拦下运输打工孩子去福建的大巴车。

图源 | 《山海情》电视剧截图

然而,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因为这些孩子背后有怎么也撬不动的“大山”,那就是父母短浅的教育眼光。

这群孩子去福建打工,并不是自愿,而是因为家里太穷,被父母强制要求去的,这些家长认为这样能挣钱、补贴家用。而白老师苦口婆心地劝阻,不要图赚快钱,不要为了眼前短暂的收益而盲目跟从,孩子一旦踏出这一步,就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将来亏的可是整个人生。

这种眼光长远的道理,对于贫穷家庭,是听不进去的。孩子要想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家里必须得有一位有教育远见的家长。

耶鲁大学有一个法学教授万斯,他是一个处在美国底层的白人,他的童年生活穷困潦倒,他的原生家庭支离破碎,母亲吸毒成瘾、婚姻关系混乱;他周围的孩子认为读书无用,认为“我才不会努力奋斗,因为无论怎样努力,结果都一样。”

家暴、酗酒、吸毒、沟通困难和缺乏安全感等等糟糕的家庭教育和外部环境,给万斯带来了严重的童年创伤,也正因此,万斯的成绩一落千丈,高中差点辍学。

还好,他的外婆,一位有远见和洞察力的智慧女性,改变了万斯的一生。

外婆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她创造了和平的家庭环境,让万斯摆脱了原生家庭的困扰,专心做功课,专心做一个孩子应该做的事情,那就是读书考大学。

第二,在思想上对万斯进行了正确且及时的引导。尽管外婆连中学都没有上过,但她觉察到了这个糟糕的外部环境对万斯产生的不良影响。

她告诉万斯:“不要像那些没有出息的人一样,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跟他们作对,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斯TED演讲 图源 | 爱奇艺视频截图

是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命运的改变是根本性的,家长的眼界和培养思维决定孩子未来的路将会走向何方。

2.教育政策

青云计划中,户籍政策是一个再现实不过的问题。放眼全国,不难发现,因为户籍政策而将千万家庭和孩子阻挡在优质教育门外的情况数不胜数,多少家庭因为没有户口而与好学校失之交臂。

中国人民大学储殷教授,曾在一个教育论坛上发表了振聋发聩的演讲,针对当下教育政策,他的言语虽然犀利夸张,却戳中了无数家庭的痛点。

教育政策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教育政策的改动,都可能牵动着莘莘学子的学业命运。计划需要适应政策,这可能是一开始青云计划实施始料未及的。

3.学校教育

同样智力的孩子,却会因为所受到教育质量的不同,而出现命运分野。

前些年,赫赫有名的成都七中通过一块直播屏幕,与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同步上课,目的就是让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这是一项伟大的尝试,是改变数万孩子命运的成功案例。这个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的质量是何其重要。

4.孩子的内驱力

为什么最后说孩子的内驱力呢?因为只有前面所有外在因素具备好了,孩子的自我能力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孩子内驱力,是最重要的内在因素。青云计划里的李小溪,要不是有着强大的自我学习的内驱力,恐怕早就在命运重重枷锁下迷失自我,泯然众人。

在《中国少年故事》里,有位北京西城的11岁女孩陈思凝,小学五年级,已经通过北京八中的少年班考试,开学后她将跳过6年级,直接上初中。她的目标是清华大学的姚班。

而对于这个牛娃的培养,她妈妈告诉记者,她很少主动强势性地监督女儿的学习,因为培养孩子最重要的办法是——自我驱动能力的唤醒。

图源 | 《中国少年故事》截图

由此,在阿择老师看来,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政策环境和孩子自我内驱力四方合力时,才能真正改写一个孩子的命运。

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工程”,每一项政策,每一种家庭教育方式,每一位老师,每一所学校,都将影响着孩子的命运。

而我们当下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让孩子们接受更多、更高质量的教育,让他们的命运因为教育的不同而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