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504年1月25日,大卫巨像雕刻完成

2.1587年1月25日,民族英雄戚继光病逝

3.1805年1月25日,清朝宰相刘墉“刘罗锅”逝世

4.1912年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

5.1974年1月25日,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逝世

6.1974年1月25日,南非医生巴纳德首次将第二颗心脏植入人体获成功

7.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出裁决

8.2004年1月25日,美国发射的火星车机遇号在梅里迪亚尼平面成功着陆

文章转载自:朝文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身后事里,爆发于其去世八年后(万历二十三年),针对其一生心血戚家军的“蓟镇兵变”,是明末历史上一幕血腥且耻辱的悲剧。

如果单看《明史》的记载的话,有关“蓟镇兵变”的记录,简直少之又少。在《明史.神宗本纪》罗列的万历年间的“兵变”里,“蓟镇兵变”更是连提都没提,只是在其他相关人物的传记里,才捎带提了几句。

乍一看去,这事儿似乎只是个“小事”。但是,倘若综合《明史》《明实录》《朝鲜实录》等史料,厘清这场兵变的来龙去脉,就可知这桩“记载极少”的事儿,干得太不要脸。

万历二十三年(1593)十月二十日,刚刚打完“抗倭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的明朝“蓟三协南兵营”(戚家军)回到驻地,可朝廷先前答应的钱粮与赏赐,却是迟迟没兑现。愤怒的将士们当然要讨说法,新任的蓟镇总兵王保却耍了花招,把他们骗到演武场列队,接着就把脸一翻“击之”,向这些手无寸铁的军人亮起了屠刀。

以《朝鲜实录》和《明实录》记载,三千三百多人被杀,幸存者也或“军法从事”或“发回原籍”,景象惨不忍睹。

这些遇害的军人,绝大多数都是戚家军里的百战老兵,堪称精华中的精华,却不料以这种方式,“结束”了战场生涯。

自戚继光建军后“未尝一败”,三十五年来痛击倭寇鞑靼等强敌,之前更在朝鲜屡建奇功,被朝鲜军民赞叹“功最”的“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没有倒在鞑靼人的铁蹄下,也没有倒在倭刀倭铳下,却被他们浴血保卫的大明朝廷,以这样一种可耻的方式虐杀。

这场悲剧后,策动这场杀戮的明朝文武官员们,也十分“高效”的为戚家军罗织了“大逆有十”,玩命泼脏水。制造杀戮的王保等人也“以定变功”,各个升官发财……

如此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起因,只因这些刚刚为国血战的军人,想要拿到自己合法的收益。

为何会有这样的悲剧?表面的原因,就是张居正去世后,“戚家军”在明朝军界的边缘化地位。这支百战百胜的铁血虎师,从万历皇帝亲政起,就好似“没娘的孩儿”,受欺负早就是常事。

万历十年起,戚继光当年苦心打造的蓟镇七大车营,就大多遭到了裁撤,只留下这么几千人的骨血。之前的抗倭援朝战场上,戚家军屡建战功,也屡屡被“友军”抢功,攻克平壤的战功就被辽东军抢走,钱粮也常被克扣……

所以,万历二十三年的这场风波,就是先前积累下的矛盾,一次总的爆发,然后被明王朝以欺骗加杀戮的方式,草草了解。

但更深层的原因,却是万历皇帝及其大臣们,多年如一日的荒唐国防观念。

万历皇帝刚亲政时,他继承的,是一笔无比丰厚的军事遗产:从他父亲隆庆帝朱载垕登基起,这位痛感大明“南倭北虏”之患的帝王,就以空前的力度,重建大明朝的铁血强兵,通过“隆庆大阅兵”等手段,萎靡数十年的明朝军队焕然复苏,经过从隆庆帝到“张居正改革”的十六年苦心经营,无论北方的边兵还是东南的虎师,都成为威震东亚的百战精锐。

“怠工”的万历,能够打赢“万历三大征”,靠的就是这好家底。

但对这丰厚遗产,万历君臣却没有半点珍惜的意思,万历皇帝本人一辈子花钱如流水,专注挥霍享乐。“清算”张居正后,朝堂百官也是倾轧不断。在他们看来,军队就是一笔财富,平日压榨日常挥霍就好,哪懂武备的重要性?

所以,在整个万历皇帝“亲政”的时代里,武备的废弛,也早就是常事。就以在抗倭援朝战争里聚歼日本舰队的大明水师来说,到了十七世纪初叶,曾经强大无比的广东水师,就被裁得只剩了不到一半破船。肩负海防重任的福建水师,更只剩了八百五十多人。

陆军更是惨不忍睹,且不说戚家军的遭遇,当年与戚继光齐名的俞大猷,曾苦心打造京营战车营,可到了万历晚期,这些京营战车由于多年废弛,竟各个都朽坏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各类的“兵变”,在万历亲政时代,更成了家常便饭。单是在《明史》里“上榜”的,就有“广东兵变”“杭州兵变”“云南兵变”等闹剧。以杀戮程度论,“蓟镇兵变”还真算是“小事”。

特别是在作为明朝战略要冲的辽东,由于贪财的万历疯狂派遣“税使”,放任太监在辽东横征暴敛,把苦大兵当做压榨对象,结果多次激起兵变。

仅万历三十六年这一年,辽东就爆发了四次兵变,数千士兵揭竿而起,杀得万历的“税使”落荒而逃……

对照后来努尔哈赤在辽东扯旗的大事,必须说,万历贡献了太多“神助攻”。

甚至当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攻城掠地,万历皇帝匆忙组建十万大军,准备开打萨尔浒大战时,明王朝终于看到了多年武备废弛的苦果:明军装备低劣,诸如马林杜松等主将,竟都穿着质量低劣的盔甲,许多参战的精兵,火器从没摸过,火器战术从没练过。

甚至军队都开拔了,还有大批临时赶制的装备没送到,只能用船在后面慌忙跟着,然后全成了后金八旗的战利品……

这样临时抱佛脚的军队,又能打得了什么仗?短视如万历君臣这样的统治者,制造“屠戮戚家军”的悲剧,简直一点也不奇怪。明王朝接下来的灭亡,当然也更不奇怪——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王朝,自然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参考资料:周维强《明代战车研究》、杨海英《万历二十三年蓟镇兵变管窥》、蔡国庆《万历皇帝大传》

朝代:| | | |

闲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