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打开朋友圈,总能见到各家孩子的日常动态。

大家“晒”的内容也是花样百出:晒脸晒吃饭晒旅行晒奖状,甚至还有晒便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你们发现没,晒得再频繁再花样百出,主角大多是婴幼儿期的孩子,几乎很少见到10岁以上的大孩子出镜

网上由此流传着一个段子——四年级以上的晒娃正在消失,而且年龄越大晒得越少,到了初中青春期,就像没这个孩子一样。

这是为什么?

针对这张热图,有位小学老师现身说法: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三年级以后,他们开始变得不再可爱了。

甚至还有网友表示:孩子越来越大,越来越丑,这是不争的事实。更要命的是,这时的父母要经历各种折磨。

从网上司空见惯的段子就能看出来,孩子步入小学中高年级,有了课业、排名、升学等各项压力后,亲子关系就每况愈下。

“到了人见人厌的时候,就懒得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娃上学后的亲子关系,就像结婚后的亲密关系,滤镜一点一点消失,留下的就是现实。身边很多妈妈描述家庭生活的一地鸡毛:没输给七年之痒,没输给婆媳关系,却输给了九年义务教育。

而以上种种压抑已久的不满,大多因为家长期望未被满足。下面的曲线就做了很妙的诠释:

从最一开始对孩子充满期待,相信他一定有天赋秉异的才能,到后面慢慢降低欲望,再到最终,只愿孩子平安幸福地活着……

也就是说,“不再晒娃”的心态是一个期待值曲线缓缓滑落的过程。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面对如今的鸡血社会,再看看家里那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你要怎样调整心态,才能减缓焦虑,减少崩溃?

这里又要说回我的老本行了。心理学上有两个神奇规律值得各位爸妈思考——

第一个叫做“宜家效应”。没错,就是那个来自瑞典的家具巨头。宜家经常出售需要顾客自己动手组装的家具。由于人们动手能力参差不齐,所以购买自己动手组装家具的质量和品控,远没有厂家原装的好。

然而宜家在回访顾客满意度时却发现,顾客对于自己动手组装的家具满意度出乎意外的高。

明明自己拼装的家具又累又不完美,为什么人们还是喜爱由自己拼装的家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总是对于自己投入心血的东西抱有过度期待,对一样东西投入的时间、情感越多,我们就越发不理智,容易高估他们的价值。

比如自己在经历重复返工终于按照图纸将家具拼好时,瞬间就会成就感爆棚,在使用时也会注意养护,对该产品的满意度也会更高。

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同样。我们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太多心血,所以对他们的认知也会存在一定偏差。特别是没有实力对比的情况下,会不自觉地认为他们天赋异禀,必成大器。

然而在经过各类考试的洗礼,和同龄孩子比较之后,很多人才猛然醒悟:是自己的期望过高了。这种“洗礼”一般发生在小学一到三年级,对于家长就是一个期望滑落的过程——

我们眼睁睁看着那个预想中的小天才渐渐变成普通人,并不断调整预期,慢慢接受这个现实。

实际上,我们对于孩子的投入中必定抱有自己的期许和愿望。孩子没有实现,一方面我们失落于物质上打了水漂,但更失落于自己的期望没有达成。

而那期望是我们的,却并不一定是孩子的。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里说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她不是父母的,是会慢慢成长为“别人”,跟父母有血缘关系的“别人”。父母要给予帮助,关爱,等待,守望,守望他/她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当我们将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就该为他的失落而失落,而不是将自己期待未达成的不满发泄于他。

第二个规律叫做“回归效应”,大家应该在很多育儿号里见过这个术语。

根据统计学规律,人们的智商是呈正态分布的,95%的孩子都落在正负两个标准差之内,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差异。

仅有2.5%的孩子高于平均水平两个标准差跨入天赋选手的门槛,而想要高于三个标准差的概率只有0.5%。

部分鸡娃家长的心态可能是这样的,自己在高考独木桥中脱颖而出,奋斗几十年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在他们心中,教育改变命运已是信条,所以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期望孩子能够像自己一样在同龄人中一路领先,改变命运甚至跨越阶级。

殊不知因为回归效应,如果父母太优秀,孩子大概率不如父母,而是向家族的平均水平靠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归效应由19世纪的英国数学家高尔顿发现,他在研究孩子身高与父母遗传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高个子的女生倾向于找比自己更高的男生结婚;

如果孩子完全遗传父母,高个父母会生下高个孩子;

而高个孩子倾向于找与自己身高相似的结婚……

长此以往世界将分化出两拨不同的人种,

一种特别高,另一种特别矮。

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是接近平均身高,为什么呢?

这就是回归效应。因为身高特别高的人和身高特别矮的人,相对于整个人群和他们祖先来说都是极端值。因此他们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不会像他们一样,而是向平均数靠拢。

身高2米26的姚明娶了同样是篮球运动员的妻子叶莉(身高1米90),他俩在整个中国人里的身高都是极端值,所以他们孩子的身高也将大概率向平均数靠近,受父母影响相对普通人较高,但不会像父母那样高得异常。

所以,不管是身高、智商、还是学业水平,假如父母水平越高,他们孩子的成就有可能越平凡,即使比普通人好,也是很难赶上超水平的父母。

听起来有点儿残酷,可这就是自然规律,先理解并尊重它,再谈鸡娃不迟。

写到这里,我建议大家不妨回忆一下,我们“晒娃”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想把孩子天真可爱的一面与朋友分享,对不对?

但实际上,这些特质在孩子身上从未消失。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关注的重心变了,这些原本的闪光之处似乎也就“被消失”了。

想起某次我在学校附近的餐馆吃饭,邻座一个小女孩拿着成绩单,指着上面的体育成绩给妈妈看,“妈妈你看我体育测试得了100分!”

我侧头注意了一下,小姑娘说话时眼睛里闪着亮光,期待着一句夸奖。可妈妈的回应是:“体育满分有什么用,语数外哪一个你都拖后腿!”孩子瞬间低下了头,眼里的光伴着这句话渐渐暗淡下来。

这个场景,这个孩子,大概就是朋友圈里逐渐“被消失”的那一类吧;她身上的闪光点,妈妈暂时已经看不到了。

也难怪在“为什么朋友圈很少晒四年级以上的娃”这个话题下,被顶到最高的是这条热评——

因为孩子长大了,已经完成了社会化,不再是“幼崽”、“宝宝”了,TA的一切生活更像一个受到社会浸染的“人”,家长对“幼崽”的朴素喜爱标准逐渐演化为对“社会化人类”的要求。

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是孩子活着的痕迹,也都可以成为闪光点,重要的是大人们如何去诠释。

比如孩子话很多,经常追着问各种有的没的,有些问题在你看来幼稚至极,但这个时候若置之不理,选择性忽视就不利于他继续探索。

此时不妨帮助孩子让他知晓自己的闪光点: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你还可以想一想为什么……”

这样孩子会从你的回应中获得自我认可,并依然保有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发现孩子闪光点的过程,就是帮助孩子去发现“我能行”、“我哪一点最行”、“我哪一点会更行”的过程。多一点鼓励和引导,让孩子“自我发现”比别人发现更重要,这可以极大促进他们的自信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你可能发现孩子长大后越来越不愿意在镜头前摆pose了,也不愿被其他叔叔阿姨知晓他在想什么……这时请尊重并保护他的个人隐私——尤其是10岁左右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强烈萌发,如果他们不愿意被“晒”,家长切勿强求。

99%的爸妈在朋友圈晒娃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也是对孩子成长的记录。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当父母把孩子单纯视为一件“作品”,“晒”的举动就沦为了攀比、炫耀,远远背离了初衷。

养育是“希望-绝望-重燃希望”的一个轮回。唯有学会接纳,懂得引领,挣开过度的期待,尊重孩子本我,才能让他在成长路径里牢牢掌控住自己的人生。

作者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资深心理教育工作从业者。

End

无论你是还是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