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0年的数据,新能源汽车走势渐渐明朗,从汽车工业协会给出的报告,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7.5%和1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纯电式车型产销分别为110.5万辆和11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11.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产销分别完成26万辆和2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5%和8.4%;而燃料电池车型的这一数据均为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7.5%和56.8%。

这些正向增益几乎都来自国内的变化支持,从我国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多头入局,资本市场推动了汽车企业产值的高速增长,也让其他领域的巨头转向跨界投入。

而财政补贴、税收政策得到落实,‘双积分’、碳交易和长期税收的政策支持开始被关注,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市场和政策双向驱动的起步阶段。

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2020年在销量、股价以及市值方面均取得了突破,与特斯拉形成“三英战吕布”的局面,让消费者在选择上有了更大的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一系列利好的驱动下,国产新能源汽车主打智能化网联化的高端市场,并且主推性价比的低端市场,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竞相抢占新能源汽车赛道,不仅有百度、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的入股,华为、比亚迪等传统科技巨头也纷纷加入。

华为在2020年底推出了96线中长距车规级激光雷达,这款激光雷达拥有150米的探测距离,更重要的是具有96线程。车规级激光雷达在汽车自动驾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当于汽车的眼睛。

要知道此前全球只有一家名为法雷奥的供应商能够量产车规级激光雷达,然而这家公司所生产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也只有16线程,这一款16线程的激光雷达的套装造价却达到了2000美元以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昂的成本,主打市场的特斯拉没有采用这套系统,马斯克为了平衡技术供需,搞了一套由三目摄像头组成的自动驾驶硬件同时辅以驾驶算法,这一套系统的成本很低——300美元,但这一套系统的优势并不高。

尽管自动驾驶事故频岀,马斯克仍然坚信摄像头算法系统是未来自动驾驶的真正道路。

特斯拉在摄像头上,也花了大量精力。所以当华为推出量产化的激光雷达后并且定了200美元的“不可思议”价格后,马斯克坐不住了。

马斯克坐不住并不是因为华为研发出了产品,而是一家口口声声不造车的科技企业拿出了一套自动驾驶优势技术,成本更低的激光雷达,这是对马斯克摄像头自动驾驶的“降维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有可能的是,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商业化,也会因为中国技术而提前到来。现在,马斯克只能狡辩称华为的激光雷达只有96线,而西方有些公司已经可以做到了300线,探测距离也比华为远100米。

但华为方面同样硬气,宣布自己的500线已经在路上。为了做好激光雷达,华为建了一个超过万人的光电研究中心,在核心团队的带领下用两年时间走完了国外七八年的路。

这件事情,让我们发现了一个事实:今天的华为,正在以更快速度向前。

前段时间,还有媒体意外爆料,华为的智慧农业技术和大疆、拼多多等中国企业的农业创新,一起成为了世界数字农业十大成果。

也就是说,华为现在还在悄悄搞基础农业,利用自身在5G、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优势,向传统农业应用,引领未来化转型。

与此同时,中国的科技企业也正在逐渐显现出自己的实力。汽车“缺芯”的蔓延。

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都面临着因为芯片供应短缺造成的减产、停产的严峻问题。奥迪、福特等大厂也纷纷成为“芯片哭穷”大队。

近日,大众集团和零部件供应商也警告,未来一段时间汽车行业的“缺芯”之痛仍将继续,部分半导体巨头旗下的产品面临全线涨价。

反观国内,比亚迪公司生产的IGBT芯片却已运用在各大产品线,除品牌自用外,已然有外销,没有出现“卡脖子”现象。

所以,总结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和中国技术到底能否与特斯拉、与海外企业对决,不仅仅依赖于理想、蔚来、小鹏这些造车大户,更在于华为、比亚迪这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