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 泰勒

又到了A股开盘时间,这个周末有啥大事影响股市,策略分析师们又有何最新见解,哪些上市公司业绩又爆了?我们一起来复盘一下。

周末影响股市大事

1、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深化碳交易试点,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月24日上午,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省长马兴瑞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进出口实现正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

具体来看,关于资本市场的重点工作是,推进金融强省建设,提升广州、深圳中心城市金融能级,深化城商行、农商行改革,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抓好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支持深交所完善上市制度、开展"新三板"转板试点。

科技创新也是2021年广东省的重点工作,深入实施“广东强芯”行动,加快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高端设备等领域补齐短板。精准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粤港粤澳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瞄准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生命健康、种子科学等前沿领域加强研发攻关,加快培育未来产业。

2、海南计划2024年底前完成全岛封关各项准备

海南省代省长冯飞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海南将初步建成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完成自由贸易港第一阶段制度安排有关任务,争取2023年底前具备封关硬件条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关各项准备。

3、上海、北京:今年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上海市市长龚正1月24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上海将聚焦强化“四大功能”,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持续推动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继续集聚一批功能性、总部型机构,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促进贸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

4、交易所发布指数基金开发指引

为规范指数基金的产品开发等业务活动,沪深交易所制定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引第1号——指数基金开发》,现予以发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基金管理人申请开发股票指数基金,其标的指数为非宽基股票指数的,成份证券数量不低于30只;单一成份证券权重不超过15%且前5大成份证券权重合计占比不超过60%。

5、贵州拟建“世界酱酒舰队,茅台为航母!五粮液、洋河亦有重要使命

1月22日,《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制定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发布,释放了一系列关于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信息。“十四五”规划建议,以茅台酒为引领,加快培育一批百亿产值、千亿市值的白酒企业,打造以茅台集团为航母的世界酱香型白酒企业舰队,壮大白酒产业集群。

6、"国家队"齐发减持公告,抛售三大半导体龙头

1月22日晚间,多家公司发布公告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计划减持公司股份。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封测龙头晶方科技、闪存芯片龙头兆易创新以及半导体材料行业龙头安集科技,减持规模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7、立讯精密:美国337调查对公司目前生产经营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

立讯精密披露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公司开展337调查的进展:1月22日,公司获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就本案签发的两份通知。公司重申,本次337调查对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公司将持续跟进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积极与相关方沟通协商,同时做好应对方案。

8、恒大汽车募资260亿港元

恒大汽车(0708.HK)发布公告称,于2021年1月24日与六名投资者分别签订认购协议,以每股27.30港元定向增发共952,383,000股新股,占公司扩大后总股数的9.75%,共筹集260亿港元。该认购价较本公司股票前五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折让8%,各投资方同意锁定认购股份12个月。

9、英科医疗业绩预告:2020年净利预增3713%-3994%

英科医疗公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亿元–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3.45%-3993.85%。全球一次性防护手套需求激增,公司一次性防护手套产品售价有较大幅度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科医疗是一家致力于医疗器械耗材研发、生产、营销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于2017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业务涵盖医疗防护、康复护理、保健理疗、检查耗材等系列产品。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球一次性防护手套需求激增,公司一次性防护手套产品售价有较大幅度增长,使得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均大幅提升。业绩大幅上涨的同时,英科医疗的股价也大幅拉升。数据显示,以收盘价计算,2020年年初至今,英科医疗涨幅高达2575%。

疫情爆发以来,一次性手套供需一直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此前英科医疗在互动平台表示,受疫情影响海内外多个大客户均有加大一次性手套采购量的意向,公司PVC手套和丁腈手套产品一直处于满产满销状态,部分客户订单已排期至2021年二季度。同时英科医疗也在不断扩张产能,在山东、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投资建设多个高端医用手套项目,截至2020年末,公司一次性防护手套年化总产能达360亿只,其中PVC手套约240亿只,丁腈手套约120亿只。

从去年疫情爆发以来,英科医疗的股价已经暴涨25倍

10、证监会核发4家企业IPO批文

近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以下企业的首发申请:江苏嵘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1、中信证券:盈利驱动转向资金驱动 紧扣两条主线

散点疫情影响下,市场将经历基本面预期的下修和流动性预期的上修,整体仍维持轮动慢涨格局。未来增量资金的入场依然可期,在年报预告披露窗口,新旧资金置换将短暂强化原有市场结构。但进入2月,预计板块资金轮动后市场将进入均衡状态,轮动慢涨下半场将逐步从盈利驱动转向资金驱动。

首先,此轮三点疫情的爆发一定程度影响一季度经济恢复节奏,我们预计流动性政策边际收紧的时点进一步延后,直至疫情得到完全控制、或消费等指标出现明显改善。

其次,A股增量市场流动性仍处于惯性上行的阶段,未来南下资金流入港股速度会有所放缓,不会对增量资金产生明显分流。

最后,市场进入关键区域,个人投资者存量资金向机构增量资金的置换将加速,短暂强化原有市场结构,板块间的资金接力仍在持续,置换完成后市场将进入均衡状态。

配置上,继续紧扣“顺周期”和“五大安全”两条主线,从行业景气层面出发把握海外工业品涨价补库存以及国内可选消费轮动,从“五大安全”战略层面出发重点关注当前仍具性价比的品种,包括半导体设备、信创、稀土、军工、饲料和种子等。此外,继续战略性增配性价比更优的港股,重点关注互联网龙头、电信运营商和在线教育。

2、安信策略:南下补配港股不改A股春季行情

港股成为了近期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我们认为,南下资金大举流入港股反映的是内地权益市场流动性的溢出和香港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善。对港股来说,南下资金的大举涌入重在补配港股核心资产,对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会太长。而后续进一步提升对港股的配置则需要A股的投资者对港股的交易规则、公司基本面、流动性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和熟悉。

对A股来说,南下资金属于流动性的“溢出”而非“失血”,A股的后续行情更多的取决于自身流动性环境的变化,当下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依然足以支持春季行情持续。

行业关注:医药、计算机、军工、电子(面板)、光伏、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小家电、化工、有色、机械等。

3、海通策略:港股大涨对A股的启示

核心结论:①今年来港股领涨全球、南下资金激增,原因是港股低估值、基本面改善。②参考16-17年,港股对基本面更敏感,中国上市公司基本面回升将不断得到印证,A股处于基本面+情绪面驱动的牛市第三阶段。③A股春季行情仍在路上,短期重视大金融,全年看好科技+大众消费。

4、中金公司:千亿资金南下 港股如何配置?

中金公司认为,现阶段,港股比A股有更多机会。第一点是增长。中国增长仍在复苏,2021年盈利维持高增长,我们自上而下估计香港中资股2021年将实现15-20%的盈利增长,港股市场相对更看重盈利。第二点是流动性。相比A股,港股更受国际流动性影响。虽然当前大陆政策逐步“转弯”,但海外因为疫情防控相对滞后、政策依然相对宽松,因此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也受到支持。我们的资金流向监测显示,海外资金已经连续21周流入香港。第三是估值优势,香港市场估值依然比A股具备估值优势,A/H上市公司的港股折价依然高达~37%,同类行业的对比也显示多数行业港股比A股估值要低。我们认为折价会缩小,但不会消失。第四,壮大的新经济板块。近年来港股上市规则的变化,吸引大陆新经济类公司近年持续在香港上市,也对大陆资金形成吸引力,近期因为事件冲击部分中资龙头股估值被压至历史最低水平,也吸引了部分大陆资金南下。

当前港股可以从以下四条思路选股:1、优质互联网及科技领域龙头;2、A/H两地上市港股大幅折价、大市值、估值偏低、基本面稳健或改善的港股;3、A股相对稀缺或在港股具备特色的独特公司;4、近期受事件影响估值大幅下降的龙头蓝筹公司。

5、国君策略:当前南下 将如19年北上

流动性叠加估值,当前南下将如19年北上。对于当前行情的理解,关键在于分母端-流动性。周三(1月20 日)央行2800亿的7天逆回购操作进一 步明确政策意图。而微观流动性仍是主导,微观流动性进入基金而非直接入市,近期爆款基金的发行推升前期业绩出众的投资人的可投资规模,基于投资风格的“惯性”,其大概率复制此前的成功经验,这是交易层面抱团延续的核心逻辑,基金的边际定价决定市场的方向与结构。

微观流动性超预期是居民配置力量强化的结果,背后的关键是无风险利率下行。一方面,12月以来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快速下行并创下历史新低(3.45%);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与余额宝利差大幅收缩至1.22%的低位。我们认为2021年无风险利率具备进一步下行的可能。资金+估值,促成当前南下如19年北上。

春节前抱团难见瓦解。经历2020年两轮非基本面超预期推动的行情(第一轮是疫情带来的对确定性溢价的追逐推升估值,第二轮是流动性宽松推升的估值),当前蓝筹股股价脱离基本面进入交易主导。因流动性“不急转弯”、居民配置力量等因素,短期抱团难瓦解;但中期投资维度,我们必须要重视其中风险。当前,风险偏好处于低位、宏观流动性“不急转弯”、微观流动性超预期三因素共振延续,蓝筹股泡沫不只一刹的花火,春节前均难见明显瓦解。

6、新时代证券:因为这是个牛市!

随着牛市的深化,很多习惯了震荡市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困惑。为什么部分板块业绩没有变化,股价反而越涨越快?为什么板块中三线四线都涨了,还不调整?为什么银行补涨,指数没见顶?为什么利率和社融出现拐点,股市资金反而更多了?为什么全球疫情恶化,股市完全不受影响?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很复杂,但有一个原因可以一次回答所有这些问题——“因为这是个牛市!”。这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利弗莫尔从投资前辈帕特里奇那里学到的经验。当有人走过来告诉帕特里奇某只股票会回调,建议他暂时先卖出盈利的筹码,然后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回来的时候。帕特里奇总是说:“你知道的,这是个牛市。”

2021年Q1,居民资金将会从多渠道流入股市,公募基金发行、两融余额均已经出现了较快的回升,按照比较常见的季节性规律,居民资金最热的时候可能要到3月。如果1-2月上涨过快(比如达到了7月的速度),可能会提前透支。经济层面新的催化剂重点关注1月的信贷和3月份开工情况。整体来看,未来一个季度,主导市场的力量是增量资金,目前市场处在新一轮上涨的初期。

行业配置建议:未来1个季度,市场上涨的主要驱动力将由之前的盈利预期改善,阶段性变为增量资金,板块表现也会随之有所变化,大部分板块都将有绝对收益。成长股的估值调整已经比较充分,存在估值修复的可能,特别是增量资金进来的初期。2021年基本面预期最高的新能源车和军工,将会继续吸引增量资金,近期可能依然是最强的方向。周期金融前期的表现比我们预期的弱,背后主要原因不是基本面,而是投资者认识和学习的惯性转变比较慢,周期金融依然建议超配,很有可能越来越强,特别是年报季报披露期和春节后开工。重点关注汽车、军工、有色、化工、券商、银行。

7、天风策略:资金持续流入核心资产 基金持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天风策略指出,四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产品的股票配置比例出现一定程度上调(由78.68%上调至81.43%)。资金持续流入核心资产,基金持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20年四季度,各类主动偏股型产品持仓集中度继续抬升,持仓前10和前20标的的持股市值占股票投资市值比重均有明显提升。2020Q4持股市值前10、前20的集中度分别为14.34%和20.89%,较前一季度分别提升0.49pct和1.0pct。

8、方正策略:“以大为美”的港股演绎

港股自去年11月以来进入牛市,今年1月之后开始加速,背景是海外风险事件落地以及国内流动性边际宽松,核心在于“以大为美”持续演绎,南下资金集中买入港股头部大市值公司,估值溢价扩大。

南下资金集中买入的公司平均涨幅明显领先指数,今年1月以来港股“以大为美”的现象加速演绎,对比A股来看,港股“以大为美”的现象更明显,体现为市值越大的公司估值反而越贵。

无论从全部港股的市值结构还是港股通持仓、四季度基金持仓的情况来看,港股市值集中化、机构持仓头部化的特点较为突出。

同A股一样,港股“以大为美”短期加速的本质是流动性宽松、风险偏好改善背景下估值溢价扩大,估值溢价能否维持取决于国内外流动性以及中美关系的变化。

港股加速上涨会带来分流吗?从南下资金买入的赛道属性以及当前AH股溢价水平,AH溢价幅度同南下资金买入力度的相关性来看,我们倾向于认为分流程度有限。

9、国金策略:短期市场分水岭或在春节前后

央行呵护市场流动性,短期行情分水岭或在春节前后,后续观察政策拐点的重要时间节点在春节后至两会期间。当前市场核心矛盾仍在于政策收缩的力度和节奏,年底以来央行持续呵护市场流动性,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维持宽松态势。历史上在年底和春节前,央行政策仍以维持流动性稳定为主。春节后和两会期间将是观察政策拐点的重要时间节点,特别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两会前后金融监管部门对外发声透露的政策取向。中长期视角来看,市场仍呈现结构性行情,向上空间有限,向下调整幅度同样有限,指数将呈现区间波动趋势。

10、国盛证券:跨年行情圆满演绎 短期市场依然无忧

1、拜登上台,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迎来修复。2、此前12月社融增速超预期回落引发市场担忧。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的系统性收紧。而是从去年下半年的“紧货币+宽信用”向“宽货币+紧信用”转变。这带来的更多的不是市场整体的风险,而是市场风格的变化。3、在宏观流动性不会大放大收,以机构资金为主导的增量资金持续、稳定流入的情况下,A股市场流动性将长期维持充裕。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的优质资产,在增量资金浇灌下均将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