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1月21日讯(记者 康义涵)早上7点整,马红友驾驶的公交车准时从河北省人民医院发车。1月15日开始,马红友的88路公交车临时改了线路名——“班线1”,终点站是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我老家是藁城的,在石家庄住,现在所有公共交通停运,我总得做点什么吧。”49岁的马红友说,疫情发生后,他就向所在的石家庄公交二公司递交了请战书,想要到一线参加抗疫工作。15日,他如愿被安排到了接送医护上下班的线路。

清晨的石家庄,日出前的气温接近零下5摄氏度,马红友提前预热的车辆却透着丝丝暖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等待公交车的医护人员。长城网记者 康义涵 摄

7点05分,在河北省二院门口,马红友把车停在路边等了近十分钟。“多等一会,报名的医护都来了咱再走,谁也不能落下。”今天早上,和他一起在城市里穿行的,有37名医护人员。

“不用每天骑自行车了,感到很温暖。”张雪阳说,没有公交的那几天,每天都要骑7公里的自行车到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方北院区上下班,除了冷风,还有冷清。“自己在路上骑车,很少看到行人,现在车上都是同事,热闹多了。”

“车厢的布置非常温馨,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同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方北院区上班的王恩茂说。

车厢里的医护人员。长城网记者 康义涵 摄

把医护安全送到医院后,返程时,马红友还是习惯性的看一眼车内的后视镜。“跑了11年公交,平常很少会空载,没事总会看看后视镜里的乘客是不是站稳扶好了。”马红友说,还是人挤人的场景更熟悉,很怀念车厢里乘客满满的日子。

“家里人会有些担心,每天接触这么多人,风险很大。但是医护上班不方便怎么办?只能靠我们!”马红友说,自己是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党员,虽然有风险,但一想到能给这些身边的医护人员做好后勤保障,还是很高兴的。“去年疫情期间我也每天在岗,做好防护就没问题。”

“现在我每天都早起1个小时,到了停车场,消杀的同时给车预热。”马红友说,与以往的备车工作不同,疫情期间,对车辆进行反复消杀是马红友必须完成的任务。

出发前、把医护送达后、回到停车场,每发一趟车,车辆都要消杀三次。扶手、车厢地面、轮胎,每一个位置马红友都清理得很认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给车辆消杀的马红友。长城网记者 康义涵 摄

如今,石家庄新增确诊病例逐渐减少,“石家庄加油“,是88路公交车车窗贴纸上的一句话,也是马红友和车上的医护人员共同的心声。

“我们并肩作战,一定会很快战胜疫情。”张雪阳说。

“希望疫情尽快过去,我的车厢里挤满热闹的乘客,每个人都能过上正常的生活。”马红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