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勇岱《跨过鸭绿江》剧照

在《跨过鸭绿江》中,著名演员丁勇岱的精彩表现有目共睹。他塑造的“彭德怀”,有勇有谋,运筹帷幄,倔强中有几分霸气,但也有温情细腻的一面。

与其他特型演员塑造的彭总相比,丁勇岱版的彭总更细腻,更血肉丰满,生动传神。

《跨过鸭绿江》让丁勇岱在全国走红。鲜为人知的是,该剧杀青后,这位老戏骨患上了“角色后遗症”……

丁勇岱从艺已30多年,演“彭总”还是第一次。因不少特型演员塑造过彭总,他压力相当大:担心拖剧组的后腿,担心将来被观众吐槽。

尽管该戏开拍前,丁勇岱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但还是如履薄冰。

《跨过鸭绿江》剧照

在《跨过鸭绿江》中,彭总是绝对意义上的男一号,戏份相当多。演不好,这个角色就会脸谱化,流于表面。为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彭总,丁勇岱从形象、举止、眼神等方方面面精雕细琢。

他还自己设计了不少肢体动作,例如为躲避敌机轰炸,剧中的“邓华”“洪学智”等指挥人员,要求他进防空洞。当时彭总正在研究作战地图,他将笔一摔,不愿进去,结果被警卫员架走了。摔笔这个动作就是丁勇岱设计的,充分体现出他的勇敢、倔强。

在戏里,丁勇岱有很多流泪的戏。但他每次流泪的层次不同,内涵不同,让人印象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勇岱剧照

比如他回国向毛主席汇报毛岸英烈士牺牲的经过时,他说:“岸英,岸英是个好孩子,在司令部工作很勤勉,与大家相处得都很好。直到牺牲前,大家都不知道他是您的儿子……”

丁勇岱越说越动情,声音越来越低沉哽咽,眼角涌出了泪水。泪水中饱含着自责、心痛和遗憾等种种情愫。

还有一场戏,是抗美援朝胜利了,志愿军在“三八线”上钉木桩。他们将一根根粗大的木桩钉下去,每一根就代表一名烈士,并在木桩上写下他们的名字,让这些烈士永远在这里守卫和平。

丁勇岱看着木桩上一位位烈士的名字,想起硝烟战火,及一场场惨烈的战斗,眼里又流泪了,这是心碎的泪水。

丁勇岱《跨过鸭绿江》剧照

丁勇岱简直将自己与角色融为了一体,他在戏里流泪,下了戏也流泪,几乎每天都流泪。有时是压力大,有时被演员们感动,有时是想起剧情。

2020年11月25日,《跨过鸭绿江》杀青了,丁勇岱与同事们一一拥抱、告别,大家都流泪了。

这段刻骨铭心的拍戏岁月,见证了他们的付出,也沉淀了他们的情谊。

离开剧组后,丁勇岱回内蒙古老家休整。3个多月的剧组生活,他精力体力透支,足足在家里睡了两天两夜。

以前每次拍完戏回家,丁勇岱补完觉后,就会陪妻子去看望岳父母,帮妻子做家务。而这次丁勇岱神情憔悴忧伤,在家沉默寡言,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妻子问他:“你是不是病了?要不要去医院?”

丁勇岱摇摇头:“我没病,只是感觉很累。”

丁勇岱

原来因为入戏太深,丁勇岱走不出角色的内心世界,患上了“角色后遗症”。他说话的语气、神态、举止,还有“彭总”的影子。

而且夜里睡觉,他耳朵里是炮火的轰鸣,战马的嘶叫,一晚要醒好几次。丁勇岱胃口也不好,每顿饭只吃以前的三分之一。妻子以为他患了什么大病,焦虑不堪。

丁勇岱的儿子丁宁留学后在美国做导演,因那边疫情严重,他回国休整。作为导演,丁宁知道父亲是入戏太深,患上了“角色后遗症”。

他安慰母亲:“妈,您别着急,爸爸还没有走出角色,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我们要多给他温暖和爱。”

丁宁与妈妈一道,每天陪父亲聊天,引导他讲述剧组的拍戏经历。丁勇岱经常说着说着,眼睛就湿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勇岱与儿子

丁宁说:“爸,您是一名演员,彭总只是您塑造的角色。《跨过鸭绿江》拍完了,你也该与角色告别了。”丁勇岱若有所思。

晚饭后,丁宁和妈妈还陪父亲出去散步。沐浴着月光,一家3口边走边聊,丁宁讲述在美国那边当导演的经历。

他告诉父亲:“国内的演员更有职业操守,更敬业,也更好相处。爸,我以后准备回国内发展,到时有合适的剧本,咱们父子好好合作。”

丁勇岱一直不赞成儿子在美国发展,听说他准备回国,他眼睛一亮:“好呀,我早就盼这一天了。”

丁勇岱

几天后,丁勇岱的妻子分别将娘家、婆家的亲戚叫到家里,大家与丁勇岱一起包饺子、打麻将,有说有笑。

在儿子和妻子不露痕迹的引领下,半个月后,丁勇岱彻底与“角色后遗症”告别。

2020年12月27日,《跨过鸭绿江》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丁勇岱每天在家里追剧,时刻关注网友对自己的评价。

因用心用情在演戏,丁勇岱塑造的彭总得到了网友的一致认可。大家认为他演出了彭总的精气神,演出了彭总的风骨,将一个真实立体的彭总展示在观众面前。

丁勇岱

观众的肯定,让丁勇岱欣慰。在他看来,能参加《跨过鸭绿江》这样史诗级战争大戏的拍摄,是自己的幸运;能塑造“彭总”,更是自己的骄傲和自豪。那段难忘宝贵的拍戏经历,丁勇岱会铭记一生,成为他记忆深处最温暖的底色!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