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是命运之使,早就屏蔽了家族群消息的我,偏偏在这天晚上点进去看到了这篇被分享进来的文章,标题上大写的“STEAM”牢牢地抓住了我的注意力。

“聊起这个那我可太懂了。”我心里这么想着。

Steam,又名“综合教育学习平台”,其英文五个字母分别代表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找到免费或付费的、并总共多达 27 种不同语言、并涵盖了上百个不同领域的教育软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甚至可以通过 VR 设备在上面进行安全无风险的物化实验、动物解刨和人体手术,解救每一个被学校实验设备所折磨的芸芸学子。

这些可不是我张口就来的。如今打开 Steam 平台,我们可以看到有无数教育软件在上面进行贩卖。它们通常还都有个不怎么便宜的价格,以及一眼上去完全看不懂的操作界面。那么这些软件真的能够达到它们所标榜的教学目的吗?

克总模拟器?

“我x,你确定这是教学软件?不是什么古神召唤模拟器吗?”

当我让朋友戴上 VR 设备来体验这款名为《眼睛(眼球)结构研究》的教学软件后,夺目而出的巨大血肉眼球着实把他吓了一跳,虽然提前体验过的我早就预料到他会是这个反应,不过还是没忍住笑出声来。

还记得当时我一进入游戏,整个人立即就被放到了四周漆黑一片、空无一物的虚拟空间里。只有黑暗的最中间漂浮着一颗硕大的、血色眼球。

说实话,对于我这个并非医学专业的普通人来说,实在非常难以将面前这个东西称作“眼球”,在我看来应该叫做“一颗巨大肉瘤”还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肉球都是生肉般的橙红色,上面还反射着晶莹剔透的油光,昭示着这颗肉球的丰满多汁,同时还有无数鲜红的血丝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整颗肉球上,紧紧地将它缠绕起来。

唯一使我确定“它”是眼球,而并非什么别的肉块的,就是肉皮中间半睁着的瞳孔。瞳孔微微从肉皮的缝隙中露出,同样血红的瞳仁上布满了紫色的血丝。而当你试图透过这肉皮的缝隙观察“它”的瞳仁时,你会感觉“它”仿佛也在观察你一样。

通过 VR 设备与它对视的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好像被盯上了一般。“它”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与警告,冷漠地看着落入这个空间里的人类。

通过电子教鞭将眼它的肉皮揭开,血色的肉皮下是乳白色的“晶体”,“晶体”四周紫色红色的血管交错连接着最中间的瞳仁,直到这时候我才能确定“它”的确是一颗眼球。

整颗眼球就像洋葱一般,在我面前被一层一层剖解开来,同时右上角会出现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现在光标所指的位置是眼球的哪个结构、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充分展现了该软件的教学目的。

不过说真的,看着这么大颗眼球在自己面前被解刨,心里总觉得还是有点渗人的。

除了该软件略微渗人的画面外,其售价也令我非常在意。作为一款教学软件,其价格要 858 港币,折合人民币也要 716 元。

由此我才特意请来学医的朋友作为第二位体验者,好让我弄清楚该软件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最开始被吓到一下之外,整个软件感觉没啥特别的。这上面介绍的结构作为专业眼科大夫来说也都是特基础的东西,教科书上也都能找到。当然可能不会有 VR 这么直观啊,不过感觉也不是很有意义,至少我肯定不会买。毕竟专门买个 VR 设备来学这么基础的东西,有一种花钱请牛津家教指导你背九九乘法表的意思。”

好吧,说实话其实我早也预料到了会是这样。

Steam 上有七个国外的评测家评测过这款软件,大家的反应无一例外都是被惊吓到了,甚至口吐芬芳表示自己看到了什么鬼东西。

所以我想这款软件与其做眼球结构研究,不如真做成一款古神召唤模拟器,或许会更受欢迎一些。

重生之我发现了牛顿三定律

早在 2015 年,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启发院士就曾给自己带的博士生们写过这么一封信:

“对博士生而言,每天工作 12 小时是正常的,少于这个时间就不正常了;每周工作六天半以上是正常的,少于六天半就不正常了。我这里是基于美国 PhD 四年学制所得到的概念。在我们目前三年学制还要强制性学半年英语的情况下,上述时间的投入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下限。”

在 2015 年感觉连互联网公司都还没有提出 996 这个概念呢,但是搞科研的博士生们,就已经在自己教授的要求下把 996 当作下限了,可见科研人们有多辛苦,简直完全没有正常生活。

然而不知道有没有人曾想过,如今这个年代真的能做出巨大成就、发现足以改变人类社会真理的人能有多少呢?到头来自己仅仅是为了毕业而做研究搞学术,每年生产出来的论文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学术垃圾,再过几年就不会有人还记得自己名字。

那么假如自己可以穿越回 17、18 世纪就好了,那时候几乎遍地都是未被发现的真理,随便证实几个自己就可以成为奠定现代物理基础的大科学家了不是吗。

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白日梦,然而就算回到 17、18 世纪了,真的有像想象的这么容易吗?

Steam 上就有一款名为《科学溯源(PRINCIPIA: Master of Science)》的模拟游戏,满足了大家回 17 世纪做科研人的愿望。

玩家可以在游戏里扮演 14 位科学家,这其中包括“艾萨克·牛顿”、“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等赫赫有名的科学巨匠。

然而转世成为科学巨匠并不能使自己的科研之路一帆风顺,也不能使自己科研结果的求证走什么捷径,从提出观点到实验、推理、发表论文、通过学会等专业机构的审稿,这些步骤一个都少不了。

并且同时,作为那个时代的大科学家,你的身边还有一堆和你一样的竞争对手。他们有人在和你争赶同一个科研结果的速度,想早你一步将真理纳入他的名下;有人则是提出与你恰恰相反的观点,并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声望打压你的支持者,使你无法发表论文。

科学家们会这样互相攻击,打压别人的学术成果,当上学会的主任以后发表论文还可以给自己投票…人间真实,一时间我都怀疑这些科学家会不会全是穿越回来的。

游戏一开始不熟悉系统的时候,可能会比较难以上手。即使我是艾萨克·牛顿,各项属性都爆表、智商惊为天人,也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学术搞研究,不断实验、推理还要疲于应付其他科学家的竞争和批判。

并且没有足够次数的实践与证明,论文完成度就不够高,那么纵使我提出了无比牛逼无比重要的真理,论文也不会给我发表。以至于我艾萨克·牛顿的论文都会被拒,简直是有眼无珠。

不过当摸透系统以后,该游戏可以称得上是科研人唯一指定爽游了。虽然现实中无法当院士,但是在这里发论文简直和呼吸一样简单,还能顺便嘲讽一下同时代其他科研狗的工作进度,这才叫现代科学的奠基人嘛。

尾声

前段时间,我有一个想要自学日语的朋友给我发来一款“日语教学软件”的链接,想让我看看能不能实现学习日语的效果。

当我打开这款名为《Learn Japanese To Survive!》的…游戏时,我却感到非常迷惑。

“这不就是 RPGMAKER 做的小游戏吗…”

游戏角色有着美式二次元的风格,玩法就是传统回合制 RPG,剧情谈不上有什么意思,而且全程英文。最重要的是…这么一款费尽心思的游戏,却只教你如何记“片假名”。

然后我点进这个名为 Sleepy Duck 的开发商,发现他们开发的另一款游戏,是教你如何记忆“平假名”。

“这东西两款加起来 80 块钱,全程英文,你玩十小时也就记个五十音…何必呢?”

是的,看了 Steam 上这么多“教学软件”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其实就和对这个游戏的看法差不多。

游戏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例如在游戏中了解历史了解地理,亦或者像上面那个游戏一样了解近代科学。

但是现阶段,这些作品能够教给大家的内容,大多都是很浅显的。就好如这个花十小时学习五十音的游戏一样,如果真的是以学习为目的,那么这个知识的转化率就过低了。更不用提像是《眼球结构研究》这样的 VR 作品,那更是高成本低收益的代表。

所以说,游戏还是拿来当游戏比较好,如果真是以学习为目的,那为何不干脆去学习呢。

END

Akizuki

有生之年能玩到血源诅咒续作吗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杉果游戏的立场;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是加班毁了《赛博朋克 2077》吗?它或许正在蚕食整个游戏行业

1999年,当微软前去收购任天堂

现在的小朋友都想当《奥特曼》里的大反派了吗?

《密教模拟器》是一款 roguelike 式的叙事卡牌游戏,由《无光之海》的制作人 Alexis Kennedy 开发,游戏背景设立在一个拥有隐世诸神与多重秘史的世界的 1920 年代,玩家将扮演一名探索邪恶奥秘之人,探寻洛氏恐怖背后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