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中提到,我们之所以会爱上一个人,因为我们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动机,是为了满足我们未被满足的需求。

我们追求或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陪伴、照顾、了解、支持、接受、抚摸和相拥而眠……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没被满足的需求造成的。我们把对父母的需求投射到了另一半的身上,希望他能够满足我们。并且我们自认为我们伴侣是无所不能的,我们是应该像父母一样无条理的爱我们,满足我们所有需求。

我们以为他们掌握着让我们快乐的钥匙,但是他们却不愿意给。

所以,一段亲密关系中,一旦对伴侣充满着需求,实际上我们已经向对方伸出了欲望的魔掌。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中也提到了: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用欲望铺成的。

所以,要想拥有一段美好的亲密关系,必须了解我们对伴侣的欲望和需求背后的真正原因。只有找到这个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发现本已存在我们心中的真爱之光,才能平等的、自由地去爱对方,双方在彼此的陪伴中活出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来自童年的创伤,归属感和需求没被满足

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他的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他的童年。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伤害会跟随他的一辈子,这种伤害最终体现在归属感和对需求的满足,例如,小时候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爱和认可,极力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如果小时候这些需求和愿望没有被满足,它就会藏在一个人的潜意识里,成年后,他就希望会从伴侣那里寻求满足。

小丽在单亲家庭中长大,从小缺少父爱,所以,她潜意识里一直渴望有一个人能像父亲一样爱他,但是她自己没有发现这种需求对她的影响,只是,每一任男友单单从年龄上来说都可以做他的父亲。

同时,她这种对父爱的渴求最终导致无法能够与男友维持长久的恋爱关系,因为她总觉得自己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要男友无条件的满足,而自己不愿意付出,最终耗尽男友的耐心离她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是,作为伴侣,感情却是相互的,当我们把这种小时候没被满足的需求转移到伴侣身上时,注定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不被满足的需求最终会变成愤恨,让这段亲密关系戛然而止。

02、构筑梦中情人的蓝图,希望需求得到满足

正像上文提到的,当孩童时候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最终我们会在心中描绘出一个梦中情人,我们渴望她会满足我们所有的愿望。

毛姆:爱情中需要有一种软弱无力的感觉,要有体贴爱护的要求,有帮助别人、取悦别人的热情——如果不是无私,起码是巧妙地遮掩起来的自私;爱情包含着某种程度的腼腆怯懦。

正像克里斯多福描述的那样:在我的梦中,她与我手牵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不发一语也心有灵犀,就像母亲般慈爱、温柔,并给人安全感,也像某位小学老师那样成熟和亲切,又像大姐姐般善解人意,还像另一位小学老师般性感。所有的这些仿佛出自《圣经》或宗教电影的天使般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对梦中情人的构想也会越来越复杂。最后发现,没有一个人完全符合我们的想象,于是,我们会找一个相近或接近的人,然后进行改造计划,让他变得和我们的梦中情人一样。而对伴侣的修饰和改造的企图正使亲密关系从浪漫激情的恋爱阶段走向指责抱怨的毁灭阶段。

人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有一个人是可以被改变的,或者改变也是暂时的,所以,不要试图去改变你的伴侣,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知道,改变的过程就是这段关系走向毁灭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欲望和需求没被满足后,压力、愤恨和失望就会产生

乔•拜伦:爱情中的欢乐和痛苦是交替出现的。

我们从小幻想自己的梦中情人,她概括了我们情绪上和心灵上所有的欲望和需求。但现实中,我们并不能找到这样的一个人,不管我们如何的修饰和改造,他都无法满足我们心底所有的需求和期望。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总要求父母无条件符合我们的需求,不然就会通过哭闹、抱怨、撒娇、发脾气来反抗。很多人长大以后对待伴侣用的是同样的办法,期待以此获得安全感和陪伴。

这说明一个事实:我们的情绪往往不如身体上以及智力上来得成熟。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在使用小时候的方法来处理情感和需求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女同事与男友经常吵架,说起原因,她觉得特别委屈,她已经充分尊重男友,什么事都要征得男友的同意,而男友抱怨她没有主见,觉得她太过依赖,恋爱时的优点现在变成了缺点。而他同时抱怨男友回家不再像以往亲吻她,或者送花给她,仿佛恋爱期间的那个人换了另外的一个人。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改变,只是在恋爱时我们看到的是围在身边的那道光环,当我们走进光环,发现不是我们梦中的那个人时,我们就希望通过修饰改造来达到我们理想的状态。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我们最终发现,除去那道光环后,我们谁都无法被改变,我们的需求也无法从对方身上得到满足。随之而来的就是压力愤恨和失望的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小结: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中也给出了答案:“我们需要的是能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我们追寻的是能激发人生意义与方向并在我们受到考验时,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际关系,这也就是”灵魂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期待从伴侣身上获得快乐和亲密感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我们所需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者其他的很多事物,如果都需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

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伴侣不应该是爱与幸福的唯一来源,满足你的期待、讨你开心并不是他们的职责。如果没法把这点作为基本假设,亲密关系就很难长久维护。

因为一段亲密关系的真正目的,不是给予和接受彼此的爱,而是让你踏上寻找真爱的旅程,让你知道,你自己就是一直以来所寻找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