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王子、迎宾等,真正的茅台酒,外标写的都是“贵州茅台酒”,凡是带“茅台镇”的都尽量避开吧,而“茅台集团”酒则要多作判断,好坏不一,好的有子公司的习酒,差的有白金酒、保健酒和技开酒等。
通常市面上的茅台酒都是指普茅,也就是飞天茅台和五星茅台,假酒尤以飞天最为泛滥,我们得学会如何从外观上初步判断茅台真假,总不能还没买到手就在店里打开喝,对不对?
辨别的位置主要包括飞天标、胶帽、物流码、有机码、字体、瓶底和背标等。
飞天标:
真茅台的飞天标,进口铜版纸,印刷清晰,飞天仙女和字体都是茅台特有的样式和字体。
这一款是市面上最常见的一眼假飞天标,和上面的正版飞天标进行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差别来。
比如“注”字,真酒标的左右两侧是分开的,而假酒的是连接在了一起。
比如右侧飞天仙女的左臂与丝带,真酒标的飘带是在手臂上面,而假酒是交错在了一起。
其他的还有很多,比如仙女发福、印刷粗糙、大脚趾等。只要茅台飞天酒标碰到这种问题,百分百假酒。
不过由于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飞天酒标也有所不同,而且在印制过程中也会出现些小瑕疵。这也是正常的。
胶帽
胶帽也是茅台酒的重要防伪暗记,里面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注明了生产日期、批次和流水号,在引入五位数流水号喷码后,不会出现生产日期、批次和流水号一致的两瓶酒,如果出现了,必有一假,甚至两者都假。
胶帽顶部的齿轮也是重要的防伪暗记,抖音上有视频说茅台胶帽上齿轮数13个和14个真假的问题,他们的说法是13个齿轮真,14个假。
实际上并非如此,在2017年11月之前14个齿轮也是真酒,之后才开始出现13个齿轮的,大概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都是13个和14个并存,直到12月才逐步全部调整到13个齿轮。
而且早期的14个齿轮线条比较细,调整为13个齿轮后,线条较粗。
2015的年飞天茅台酒,胶帽喷码清晰,数字都是点状喷码,茅台二字也是独特的印刷字体。
2017年的一瓶假酒,大家可以和上面的真品进行比对,胶帽太过艳丽,切口生硬,数字字体有误,茅台二字印刷粗糙、断痕明显,胶帽不服帖。
真茅台酒的胶帽是可以轻微扭动的,左右拧,会发现并不是固定死的,而假茅台常见的要么拧不动,要么能拧个圈。
有些拔头假酒的胶帽也是能看出来的,胶帽不够平整,会有褶皱,甚至会有胶水痕迹,但这个只能参考,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真茅台酒在包装过程中也会一定几率出现瑕疵。
如果借用防伪识别器的话,真酒会有“MT”暗记,但这招对拔头、打孔没什么用。还有其他的一些暗记,比如“国酒茅台”、logo,但高仿酒有些也能做到这些了。
在胶帽下面还有两根红色的飘带,这也是极其重要的,两根飘带上下有别,压在下面那一根上有数字,指的是包装人员的工号。这个数字的位置太靠上或者太靠下都不行,只是现在的假酒越来越少有这么明显的错误出现了。
物流码和有机码
物流码和有机码是不同时期出现的防伪,上面贴标的是物流码,下面喷码的是有机码,我先上一张正常的物流码和有机码。
2017年的背面物流码和有机码,上排的物流码和下排的有机码,字体是茅台特有的,喷码有立体感,而且“7”这个数字的那一竖是直的。
2013年的物流码和有机码,与2017年的一样,“7”这个数字也是直角的,同样也是立体感很明显。
但不同的是,2017年的有机码线条更粗一些,2013年的细一些。
在2012年上半年之前的普茅没有有机码,直到下半年瓶身才出现有机码,在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的有机码都是细条喷码,也是俗称的细码,2014年开始使用粗条喷码,中间也有交错期,在这个期间的粗细码不能直接判断真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