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都没有什么朋友。

这已经不是一个秘密,而是一个公开的事实。

是因为我们太忙没有时间吗?是因为我们曲高和寡、知音难觅吗?是因为我们太差不讨人喜欢吗?还是因为我们人品有问题交不到朋友?

也许,现实生活中,这些因素多多少少都有一点。

可是,即便有,这些都是“看起来理智化的客观原因”,真正的原因并不是这些。

来咨询室“找朋友”的来访者

小竹是我的来访者,我们在讨论咨询目标的时候,她提出来一个目标:能和我建立起真实的咨访关系。

咨访关系是每一段心理咨询必备的基础,可是,这个目标好像也太“基础”了,我有点不明白。

于是问她: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小竹所谓的咨访关系,指的不是悬挂在心理咨询设置里的、形式上被固定的咨访关系,而是带着“人际感情”的咨访关系。

更具体来说,小竹希望建立的关系,指的也不是生活中的关系,而是,仍然停留在咨访关系中,但是,是带着“感情”的。或者可以这么说:基于“咨访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小竹只是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地”走入这段亲密关系。

这其实挺少⻅的。

一般来访者提出的咨询目标,都设定在来访者的情绪改善、心理成⻓、社会功能增强等方面。

而对于小竹来说,咨询目标本身,就是建立一段真实的、带着感情的咨访关系?这确实不多⻅。

为什么呢?

经过沟通,我了解到:因为,在生活中,小竹没有朋友。

这里的“朋友”,我们界定一下: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而是可以持续交往、关系不断深入、经过很多年、仍然能有联系的朋友。

我已经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这不只是小竹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的共同困惑。

回顾自己的生活,我们经常会发现:

遇到喜悦,真的不知道跟谁分享,就发个朋友圈吧;

遇到困惑,常常也无人可说,自己憋着;

遇到伤心、难过、生病,微信通讯录里几百上千的人,真的找不到一个人去倾诉......

小学同学、中学同学,早就没联系了;

大学同学,不在一个城市,似乎也无话可聊;

工作后,之前的同事,随着离职,陆陆续续就彻底断了;

还有父母呢?父母是最不能倾诉的,“报喜不报忧”已经是固定下来的沟通模式,父母,只是父母,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已经走入一段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经营得好,我们还有彼此可以倾诉;可是,离婚大数据、周围已婚朋友们似乎从来没有尽头的抱怨以及来到我咨询室中所有主诉婚姻关系的来访者们,似乎都在昭示着,很多人的婚姻关系,也并非那么亲密无间。

话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就发现:生活中从小到大,一切似乎可以有关系的人,都不能成为支持我们的、真正的朋友。

自己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孑然一身的人,一个人,一座孤岛。这真的让人很沮丧。

活在自己的想象中,让我们走不进真实的关系

就像开篇提到的,交不到朋友的原因,现实层面,可以找到很多。可是,客观的原因,也是内在的投射。比如,虽然我们经常把“忙”当作我们不能和朋友经常⻅面的堂而皇之的理由,但是,我们会发现,总有人周末有时间跟朋友聚会,而有的人就似乎真的没有。

所以,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还要往内求。

那么,让我们交不到真正的朋友,都有哪些内在的原因呢?

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

走不出破碎的自我,看不到外面还有别人。看不到有别人,自然就谈不上跟别人建立“真实的互动”、“真实的联系”,自然,“真实的感情”就无从发生。

自我破碎,通常的表现是:

沉浸在自己各种碎片化的感受中,自己对外界和他人的认识,几乎只停留在“自我想象”阶段。

就是,看起来我们似乎活在和他人的关系中,活在外部世界中。而实际上,我们只活在自己的心理活动中,而没有看到外界和他人真实的样子。

反正我认为你这样,你就是这样。

我有位朋友,从事媒体工作,文笔很好,才华横溢,但却在职场上,因为大大小小不合时宜的放⻜自我,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部⻔换了新领导,本应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工作,她迟迟不去,以至于换了新领导两个月后,她直接被调离到了一个闲职,被弃之不用。

调离之后,同事们居然也都暗暗表示,其实已经忍受她的各种情绪很久了。

例如,部⻔每周中午聚餐,她总会带着厌烦的表情,坚持拒绝,让同事们很不舒服。

再例如,任何工作上的合作,都要以她的个人工作为主。即使是很紧急的工作,她也会先不紧不慢做完自己的事情,再管其他事。

最后,大家都被弄烦了,索性就“孤立”她了。

为什么一个才华横溢,本可以走向更高位置的人,最终落到这步田地?

本质上就是因为:她一直活在了自己的“认为”里。

应该向新领导第一时间汇报工作,但是,她认为,领导会找她;

同事聚餐,她认为别人明明知道自己想休息还进行打扰,所以很烦躁,却忽略了这只是人际关系中一些相处的基本规则,别人无意打扰;

被“罢免”之后,其他部⻔的同事,想和她一起吃饭顺便安慰一下她,但她认为,这是别人在“看笑话”或者“可怜她”......

所以,这部分的关系,也断了。

因为沉浸在这种“自以为”之中,她被蒙蔽了双眼,以至于看不到别人真实的反应和职场的规则,也因此在人际上一直磕磕绊绊。

完美主义:自己累,朋友也累

完美主义者,很难交到朋友。

这是因为,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高,对朋友要求也高。结果导致,自己很累,和自己做朋友的人,必然也很累。和完美主义者做朋友,因为对方要求很高,所以自己就要时刻提着一颗心,万一哪里做得不好,就会被一竿子打死。

在很多细节都能体现,典型的是:不允许朋友有任何“污点”。

我们知道,任何人都不会完美,放到两个人的相处上,就更是如此。

所以,几乎可以说的是,我们和任何人交朋友,几乎都能遇到一些时刻,是对方缺点堂而皇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

比如,我的一位来访者曾经很遗憾地跟我说过一件小事:

来访者和她当时最好的朋友,两个人团购去一家spa店做理疗按摩的六人次的优惠券,就是一个人可以去六次,或者三个人去两次,反正只要是六人次就可以。

朋友在网站上购买了优惠券,她转了一半的钱给朋友。然后,她俩就去了一次,就一直没有再去。于是,在一个周末前,她就提议,说要不要我们周末约着去一次。朋友说周末不行,没时间。她于是又约了两次,朋友还是说没时间,说不行要不你自己去吧。

在这里,我的这位来访者有两个心理活动,都指向对朋友的不满: 第一,朋友是不是想自己“独吞”这个优惠券;第二,明明一起购买的,一起去,现在,你让我自己去,这不等于是把我抛弃了吗?

这看起来不是一件大事,似乎有些不满也可以理解。可是,来访者的做法就很极端:自从这件事之后,来访者默默地把这位曾经最好的朋友,直接拉入了自己的“黑名单”。并且,真的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往来。这个“最好的朋友”就这么从来访者的世界中消失了。

这种要求自己完美也要求别人完美的心理,也体现在一些非常细小的行为上。

比如,朋友和我说的一个关于“信息回复不及时”的例子。

朋友也是一个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有一个很小的细节,一直困扰他,就是关于“回复信息”这件事。

是这样的:朋友说,如果今天我没有及时回复朋友的信息(可能我当时在忙、觉得不重要、没看到,或者干脆直接给忘了),直到两天后我才想起来,我就干脆不回复了。但是,这个事情似乎在心里就有个小小的结,总觉得自己好像“理亏”。

下次,当我有什么事想去问朋友的时候,似乎也觉得“因为自己之前没有回复对方信息”理亏在先,从而,现在自己也不应该再去麻烦朋友。就这样,一来二去,和朋友们的联系越来越少,就这么莫名其妙中断联系的人,有很多。

自恋:没人配得上做我的朋友

对于自恋的人,和别人要保持一种“不近不远”的距离。一旦距离太近了,就有一种“同流合污”的感觉。所以,自恋的人,往往显得不合群。

其实,前文中被领导“罢免”的朋友,她就有点自恋的倾向。比如,她中午不愿意去和同事们一起去吃饭。表面上似乎是因为自己中午需要“休息”,实际上,是她不想“纡屈尊降贵”地去迎合别人。在饭桌上,她觉得领导说的话,没有水平;同事聊的话题,也很无聊,大多是围绕着家里老公、老婆和孩子,对于她这样的“才女”,她是不屑于去聊这么“庸俗”的话题的;对于大家在一起,还要互相寒暄、吹捧,以及对领导的曲意逢迎,她都是非常不屑一顾的。

因为不愿意做这一切,所以,她选择远离同事。

因此,自恋的人,看起来都会远离人群。因为,这世间,配得上自己的人,真的很少。

黑白二元对立:我们总会给对方贴上某种标签

很多人的价值观,是“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价值观,缺少“好坏整合”的能力。

如果这个人好,这个人就是全部的好人;如果这个人坏,这个人就是十足的坏人。

我们过于碎片化地看待一个人,并且把这些碎片中的“某一片”作为可以概括这个人的一个“标签”贴到这个人身上,给一个人“定性”,那么,我们就看不到一个人更多其他的侧面,以及把所有这些不同的侧面整合到一起的能力。

尤其,这种碎片还要被冠以一个“黑”或者“白”的分类时。

分类之后,是坏人,就选择远离,是好人,就选择亲近。

可是,正如我们前文所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彻底的好人”或者“彻底的恶人”,这个世界只存在“真实的人”。

真实的人,往往都带有某种不足,如果我们的价值观是“黑白二元对立”的价值观,那么,这个世界之于我们,几乎不存在完全的好人,似乎可以想象,每个人都会被我们贴上一个“黑”的标签,这样下来,交不到朋友,就再正常不过了。

其实,交不到朋友也并非问题,孤独同样可以享受。

就好像我们一直所说的,“人都是不完美”一样。如果,我们在交朋友这个领域存在问题,也许,这就是我们自身的不完美,接受它也无可厚非。

可是,哪怕我们可以享受孤独,我们也希望知道,自己为何孤独。

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明所以,不知道自己为何孤独、不想孤独、想交朋友又交不到的人而言,知道自己为何孤独,就显得尤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出自己想象中的世界,走到现实中来,走到真实的关系中来,看到他人真实的存在;

放弃对自己完美主义的要求,放弃对朋友完美主义的要求;

不那么自恋,看到自己自恋的背后,想要表达的是对关系的渴望;

离开黑白对立的二元世界,看到世界更多丰富的可能性。

慢慢尝试去做到这些,我们会发现,我们更轻松,我们的朋友,也就自然会多起来。

作者:三木水 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硕士,浙江大学学士,主攻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取向。转载自公号:三木水心理工作室(hongcen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