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难以置信的,超逼真的画作!

不要怀疑你的眼睛,它就是画!

————————————————————

先看一位我们国内的画家——高鸣峰

来源 微水墨艺术

高鸣峰

1958年生于武汉

1981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艺术系

现任教于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市政府津贴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人纂》

布面油画 80cm×33cm 2014年

《长发女孩》

布面油画 80cm×33cm 20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像》

布面油画 33cm×80cm 20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围巾女孩》

布面油画 105cm×45cm 2015年

《坤儿》

布面油画 80cm×33cm 2014年

李文涛

李文涛,出生于北京,旅法画家。2000年旅居法国巴黎并进入法国巴黎凡尔塞美术学院“材料与技法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3年加入法国艺术家协会。2005年获得法国艺术家资格,并享有法国艺术家津贴之荣誉。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巴黎Terre des Arts画廊及Artclub画廊合作画家。

作品多被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爱尔兰、德国、澳大利亚及日本、香港等地画廊和私人收藏。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飘然的思绪》

74cmx74cm2018年 布面油画

《苏菲的早茶》

60cmx90cm 2018年 布面油画

《城市边缘》

50cnx70cm 2017年 布面油画

《多梦年华》

70cm 2016年 布面油画

《青春》

160x150cm 布面油画 2011

坦白地说:

我赞美进步的积极一面,

也迷恋那些还在使我激动不已的回忆,

用想象力来点化旧物

使之幻化出心中无限的思慕的情景。

蝶恋 2012年

青春似水年华

无论是开心的瞬间

还是忧伤的一刻

人都将在无际的意识空间消失自己

《角落》

165x90cm 布面油画 2010

然而,在平淡的生活中,

却容易忽略那周围的阳光和希望。

与其说在描写少女的形态,

不如说是在画我自己内心世界

留有的那一块情感的空间,

那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追逐着一份在现代社会中

属于自己的生活情怀和心灵的回归。

《安闲》

150x93cm 布面油画 2013

我常常喜欢做梦,在绚丽的梦里,寄托着自己的善良与美好,感受着生活的快乐。因为心中有梦,任何事情都可以为它找到存在的理由,也许是无可奈何,但也不必深究,想着窗外的缕缕阳光,何必让自己陷于伤感的孤独中呢?

记得在巴黎的时候,经常浏览那些著名的教堂,窗外投射进来的缕缕阳光,仿佛是一架架通向天堂的桥梁,那一刻,你会忘记一切,心灵充满憧憬。

是的,行走在阳光里,必投下阴影;然而在迷惘与黑暗中挣扎的灵魂,更需要在人生的旅途中追寻阳光与真理的脚步。

欢乐与痛苦,喜悦和忧伤,恰似光与影,紧紧相依相行。雨过就是天晴,如果没有离别的泪,就不会有相逢的笑颜;如果没有失败的垂头,就不会有胜利的昂首;如果没有尝过痛苦就品味不出甜蜜。

走在阳光中的人,我赞美你面庞上反射的光芒,也赞美你身后坚实的阴影。它们告诉我,人生在我们脚下,也在我们每一种直面它的勇气中。

《茶.人生》

140x78.5cm 布面油画 2009

我很欣赏李文涛先生的画,作品里有清冷的记忆和人被一些遗忘了的瞬间而触动的感受。是一些只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忽视的东西,那些已经被时间遗忘的温暖,我们只能看着近在咫尺的它,却不能触及。表面色调的清冷和安静,却隐藏着让人无从逃出的张力。

你看到它,暗地的,忧郁的,期望的,想象的,时而欣喜的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不被人知,一切暗合了画面包含的情绪。

只觉着这样的感觉是不能用于繁复的色彩,而画面的色彩风格正好演绎了这样的情绪。亦有一些近乎绝望的美丽,一种凝思状的忧郁,还有一种值得记忆的永恒。

摘自“法国艺术评论家米歇尔·杜勒”访谈

《“清”福》

146x97cm 布面油画 2011

《爱琴海之梦》

80x80cm 布面油画 2015

《尘封的记忆》

143x130cm 布面油画 2009

《当时之寻常》

50x60cm 布面油画 2015

28岁的格鲁吉亚艺术家 Irakli Nadar 作品

作画步骤【系列一】

/

作画步骤【系列二】

/

其他更多精彩作品

/

我们的生活中,

存在一些艺术“欺诈师”,

他们总能骗过人们的眼睛。

不信?来看看下面的作品。

女性羞涩地躲开目光,

看着窗外。

眼神清澈深邃,

脸上的雀斑还显着些许俏皮。

再放大,画面依然清晰,

甚至可以看清脸上的细纹和毛孔。

你或许会觉得这是哪位摄影师的作品吧?

事实上,这些不是照片,

而是人工手绘的超写实主义油画!

这些画作出自意大利年轻画家,

马可·格拉西(Marco Grassi)之手。

这位只有三十多岁的颜值帅哥,

有着二十多年的绘画经验。

他笔下的人物,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逼真得像摄影照片。

比真实的人体还要逼真,

毛发、皮肤、细纹,甚至还有毛孔,

细节的处理简直是无可挑剔。

放大10倍、100倍,

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这些有着摄影品质的作品,

很难让人相信是画出来的。

对于细节的展现,

更让人毛骨悚然。

马克出生于一个以建筑、时装、艺术、绘画闻名于世的城市,米兰。

从小他就喜欢拿着笔在家里的墙上乱涂乱画,

细心的母亲发现后就将他送到了艺术学校,

在那里他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示他的本领。

就这样,

马克一画就画了二十多年,

一直画到了现在。

进入大学的马克主修油画艺术,

在大学的这段时期,

让他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画派艺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马克越来越觉得,

普通的平面绘画没有感情和灵魂,

显得特别的单调无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接触到了超写实绘画,

瞬间被这个事无巨细的绘画风格吸引了。

“很多人都认为超写实是种机械复制,

但在我看来,这是个用眼睛观察,

用心感受的过程。”

他说:我喜欢观察事物的纹理和质感,

特别是喜欢光线打在宝石、陶瓷、玻璃上折射出的色彩。”

对身边事物的仔细观察以及光线带来的美妙体验成为他创作的灵感。

马克的大部分作品,要花费2-3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对于画面上任何一处小细节,他都会仔细打磨。

精细、精细、再精细,一点也不含糊。

千丝万缕的头发都是一笔一笔勾勒出来的。

在创作时他每画上一笔,

都会抬头看一下整个画面。

因为对于细节的刻画,

很容易让人只沉浸在某一个部位,

稍有一点误差,

就会影响到整个画面的协调感。

每张画形神兼具,

通过画面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对于马克来说,

画画能让他的内心平静,

而坐在画的面前,

对整体的规划,

对每个细节的把控,

都让他深深着迷。

很多人都质疑:在摄影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为何超写实的画作能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

知乎上的回答是:人们欣赏超写实画作,不是因为像,而是因为这是人画的。

世间唯一能证明的因果:

你付出多少努力,

就会有多少收获。

面对质疑最好的回击:

我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