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看《无衣》的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偕作

从《无衣》的文字描述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有两人在对话。一个人物在暗线,他明显是被征兵的普通人,本人是以“无衣”为借口拒绝征战;另一个人物在明线,也就是《无衣》的内容讲述者,当暗线人物以“无衣”为理由拒绝征战时,明线人物站了出来,他提出“同袍”、“同泽”、“同裳”,并且要与暗线人物一起同仇敌忾,表现了一种团结友爱、效力王室、共同对付敌人的气概。

接下来我们来看《无衣》中的“王”在古代的三种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第一种是毛诗《小序》的观点,认为“王于兴师”应该是指代儒家的王者之师,所以王应该是古代儒家理想社会中的贤君。

这里做一个简单的科普。诗经自出现之后,就出现了很注解的学派,在汉朝时期比较有名的就是四家诗,即《齐诗》、《韩诗》、《鲁诗》、《毛诗》四个派别。《齐诗》出于齐人辕固;《韩诗》出于燕人韩婴;《毛诗》则出自毛亨、毛苌。其中《齐诗》、《韩诗》、《鲁诗》属于今文学派,最后基本失传,而《毛诗》属于古文学派,流传至今。今文和古文的形成则要谈到一个法律,那就是“挟书律”

在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达挟书律,即民间胆敢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秦律敢有挟书者族,这使得大量的古籍丢失和失传,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并未废除挟书律,直到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挟书律才被西汉政府废除。

由于秦汉时代并没有印刷术,所以在挟书律的威胁下,大量春秋以来的儒家经书被舍弃和遗失,给儒家文化造成了很大损失,西汉政府曾经要求一些遗老、长者口授儒家经书,以当时所使用的隶书记录成书,称为「今文」。但是在此之后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为扩建宫室苑囿,曾破坏孔子之宅,在打破的孔府墙壁之中找到了古蝌蚪文所写的《论语》《尚书》《礼经》《孝经》等儒家经书,此后又有学者陆续教授古文儒家经书,所以此后逐渐形成了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

《毛诗》的作者相传是毛亨,此后传给了侄子毛苌,相传《毛诗》的师承是孔子的弟子子夏这一脉,所以《毛诗》属于典型的儒家经典,《毛诗》做了一个《诗经》全篇的大序,又做了每首诗的小序。而这些小序所以带有浓厚的儒家意识形态。

《秦风 无衣》的小序就是:

《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

《毛诗》的意思就是《无衣》是秦人用来责备秦国君主长期征战的诗歌,在《毛诗正义》里直接把秦国君主定位为秦康公,因为秦康公在位期间,秦国不断征战。

案《春秋》文七年,晋人、秦人战于令狐。十年,秦伯伐晋。十二年,晋人、秦人战于河曲。十六年,楚人、秦人灭庸。

但是秦康公未曾出现在《无衣》之中,而且观察《无衣》的整个文字段落,也没有看出这是一个反战的诗歌。

当然后续在孔颖达的注释,他把《无衣》里面的文字分为了两段:他认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是责备秦康公的出征,而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则是赞扬将有王者出世,这句话就变成了秦康公征兵,百姓衣不蔽体不愿意出征,而当有王者来临时,百姓则会拼死效力。

这样的断句当然完全扭曲了《无衣》的本意,可以说《毛诗》的儒家意识形态很难以反战的角度解释《无衣》,因为《无衣》一看就是战士之间的诗歌。而且在古代的《齐诗》就明确表示这是征战诗歌,表达秦人勇于征战的气度,南宋的朱熹也赞同《齐诗》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王”指代秦哀公

这个理由的由来是王夫之提出来的,证据是中国古代史书《左传》记载的一段往事,也是中国古代相传已久的申包胥哭秦的典故。

在《左传》记载的中,楚国被吴国灭亡之后,楚国的臣子申包胥逃到秦国,哀求秦哀公出兵援救楚国复国,秦哀公最初没有答应,此后申包胥绝食七日,秦哀公被感动,于是作了《无衣》,出兵援助楚国复国。

(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这段记载的关键就在于这个“赋”字,如果把他理解为写作,那么这段文字记载可以表述为秦哀公作了一首《无衣》。

但是事实很显然不是这样的。我们知道汉承秦制,汉代粗暴点理解,其实就是秦朝的修正改进版本王朝,汉代的很多东西都和原来的秦朝类似,由此我们可以来观察“赋”是什么意思。据《汉书 艺文志》记载:

不歌而诵谓之赋

所以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理解“赋”应该为朗诵的意思。

另一个证据也是《左传》的记载。申包胥哭秦发生于公元前506年,在此之前的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鲁国为季札安排表演《诗经》的节目,其中提到乐工表演的《周南》、《召南》、《邶》、《鄘》、《卫》等等和现在的《诗经》的篇章并无差别,而且在听《秦》风的时候,季札还品论了一番:

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

由此可见,《无衣》作为秦风中的一首,应该已经传唱多年。至少在鲁国、这个周礼保护最为完好的诸侯国中,作为古老的节目保存良好。所以《无衣》的传颂的年代应该很久远,至少在春秋前期。

另一点我们也要注意,朗诵《诗经》中的篇章是春秋时期的贵族表达自己看法的一种手段,这也是有证据的。鲁文公四年即公元前623年,当时卫国的宁武子来鲁国,鲁文公就款待宁武子的时候,就在宴会上朗诵了《诗经》的篇章。

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

这类记载在《左传》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我们可以看到“赋”应该是朗诵的意思,放在秦哀公身上,应该是申包胥哭秦时,秦哀公决定帮助楚国复国,于是秦哀公朗诵了《无衣》,以此表达秦楚同仇敌忾共同对付吴国的决心。

所以《无衣》中的“王”不会是秦哀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王”应该是指代周天子,也就是周王,具体是那一代周王就不太清晰,不过很有可能是周平王。

谈《无衣》必须要谈到秦国和周王朝的历史。秦人的祖先是伯益,伯益的后人同商朝的王族是近亲支族,在夏朝灭亡的鸣条之战中,伯益后人费昌为商王汤的御者,参与灭亡夏朝,由此成为商朝下属的一支诸侯,此后秦人的一支被商朝派往西部,成为商朝西部的一支守卫力量。

在公元前11世纪,周人一举攻灭商朝,成为东亚大陆的主导力量,商朝灭亡之后,秦人成为周人的奴隶,秦人就被周人赶往了关中西部边陲。在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的三监之乱失败后,大批商人被镇压杀戮,为了对付商人的参与力量,一部分赢姓人被周朝迁往关中,与原先守卫西陲的赢姓族人结合,不过继续被周人迁往西部边陲。

大骆这一代人时,秦人被周王室一分为二,其中嫡子成继承了大骆之位,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这个地方在甘肃清水一带。在西周中后期,戎狄强盛,开始不断骚扰西周的统治核心关中地区,嫡子成所领的秦人一支甚至被戎狄消灭,而非子所领的秦人一支成为周王室抵御戎狄的重要军事力量,在这段时间里,秦人一直处于与戎人的血战之中,过程极为惨烈。

1.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2.西戎杀秦仲3.戎围犬丘,世父击之,为戎人所虏。

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镐京沦为废墟,在此之后戎人大举东进,关中之地被戎人侵夺。

继位的周平王被迫动东迁洛邑,秦襄公成为护送周平王东迁的主力,周平王感激秦襄公,把他分封为诸侯,他还给了秦襄公一张空头支票:把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秦人。

不过当时戎狄已经占据了整个关中,秦人所在的犬丘和西陲完全被戎狄包围。换个说法:周平王东迁之后,秦人被周王室舍弃了,秦人通往关东的道路完全被戎狄阻断,秦人被遗弃在关中,如果秦人不能击垮戎狄,等待秦人的命运只有亡国。

此后秦人一直孤独得和戎人血战,直到103年之后公元前667年,秦人的活动范围到达黄河西岸,梁国和芮国前来朝拜,至此秦人彻底占据周平王许诺的丰岐之地。如果按照非子时代算起的话,已经过去近乎240年,这一阶段,秦人和戎人处于你死我活的缠斗之中。

所以我们回头再看《无衣》,才能体会到,在秦人与戎狄的血战中,秦人之间那种“与子同袍”的战友之情,这是一首战歌,是一种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也是慷慨激昂、一往无前的尚武精神。

“王于兴师”中的“王”在秦戎战争中也能看到是指代周王,秦人正是在历代的周王的命令下守卫西陲,与戎人战斗。这是《无衣》的创作热情和渊源所在,也是能够在秦地广泛传播的文化基础所在。

不过在这里的周王更有可能是周平王,周平王东迁时留下了王命:

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秦人根据这道王命开始与夺取关中的戎人大战,这是秦国占据关中的“道义”,所以“王于兴师”,即周天子要对戎人用兵,可以和周平王的许诺结合。《无衣》很有可能是周平王东迁之后创作的诗歌。“王”很有可能是周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