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历史上有许多铮铮铁骨的忠臣,他们在强权面前从不低下头颅,酷刑之下也绝不开口求饶,他们勇于对抗社会上的不公,以肉身之躯来反对霸道强权,今天要讲述的是明朝著名的忠臣硬汉——山东布政使铁铉

历史上有许多忠臣,他们为国家社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一些还遭酷刑鞭笞,但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始终不肯屈服,同这些忠臣一样,铁铉也不肯向敌人弯腰,但与他们不同的是,铁铉被称为明朝死的最惨的忠臣,后人为他建祠立庙,永远纪念他的光辉事迹。

燕王叛乱

铁铉性情刚烈,聪明智慧,读书时,他的成绩优秀,能够熟通经史,受到了老师的器重,也为他之后的仕途发展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对于案件的审理有着独到的方法,许多悬而未决的案件到了他的手中便能给出合理公正的判决,让案件双方都能够得到一个公平的结果,在民间广受人称赞,他本人也因为这番才干受到了朱元璋的器重,被赐予“鼎石”的字,之后他升任为山东参政。

建文元年,朱棣发起叛乱,建文帝便派李景隆讨伐乱贼,当时担任山东参政的铁铉负责粮饷一事,但李景隆很快就打了败仗,随之而来,朱棣带兵包围了山东济南。

当时铁铉正在外地运送粮草,他听说济南正处于存亡关头,便火速赶往,与当时指挥济南城战事的盛庸一同严守城池,立下誓言:除非丧命于此,否则绝不向对方投降。但是朱棣一方兵力强盛,很快便兵临济南城下。

朱棣曾经命令手下将一封劝降书射进济南城内,劝说盛庸带着部下主动投降,饶他一命,但铁铉与盛庸早做好视死如归的打算,他看到信后便回他一封《周公辅成王论》,意思是告诉他应该像周公那样忠心的辅佐当时的建文帝朱允炆一同治理天下,而不应该动了叛乱之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劝降不成反遭侮辱,朱棣便下令立刻攻城,妄图一举拿下,但铁铉带兵严防死守,一时之间找不到突破口。

诈降之计

三个月后,战事迟迟没有进展,朱棣便计划掘开黄河大堤,引水进城,淹了整个济南,一旦城内发了大水,别说是打仗,百姓安危都难以保证,情急之下,铁铉施计诈降。他暗中派人在城门上装了千斤闸,让城中将士纷纷哭天喊地,摆出一副大难临头,人之将死的模样,并且派遣城中的百姓到燕王的大营做使者,主动向他们投降,朱棣对此感到十分欣喜。

如果拿下济南,对于之后的战争来说可谓是事半功倍,于是他大摇大摆地向济南城内走,却没想到刚打开城门的那一刻,暗中放置的铁闸便直接落下,把朱棣身下之马的头砸了个稀巴烂

知道中计之后,朱棣立忙返回,虽然捡了一条命,但也吓得半死,险些身首异处。这样的举动引得朱棣勃然大怒,立刻以重兵围城,想要用大炮轰击城内,危急存亡之际,铁铉又心生一计。

铁铉把朱元璋的画像和灵牌悬挂在城头上,古人讲究忠孝两全,朱棣即便再想攻下济南,也不能冲父亲的画像开炮,他倒并非真是忠义孝顺之人,他若真是如此,也不会抢自己侄子的皇位,而在于他一旦对着画像开炮,即便坐上了龙椅,也会被万人唾骂,落下千古恶名。

在这番计谋之下,朱棣虽然愤怒难遏,但也计无可施,只能先放弃攻打济南,铁铉这一计救了城中数千人的性命,却给自己埋下隐患。

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历史的潮水滚滚而来,最终的结果如今显而易见,朱棣攻下了南京城,自立为帝,年号永乐。历史的故事总是相似的,国家危难之际,将士们带兵在前线打仗,但皇帝却已经投降或是身首异处,与其他皇帝稍有不同的是,朱棣攻占京师后,朱允炆下落不明,从此在世间销声匿迹,人间蒸发,朝中支持他的人士也纷纷被俘,饱受牢狱之苦。

大局已定,朱棣掌握了绝对权力,曾经拥护朱允炆的力量,纷纷失去了靠山,土崩瓦解,朝中许多大臣都选择了向新帝倒戈,以求安稳的度过余生,但铁铉不同,他从始至终没有弯下过自己的脊背

朱棣在一开始并没有想置他于死地,他虽然痛恨铁铉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但十分欣赏他的忠义之气,曾经还向群臣称赞过他,更何况如果对铁铉网开一面,也可展示出新君的仁慈,夺得民心。

但铁铉始终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面对朱棣的态度让一切生还的可能都化为泡影。在被押到朱棣面前时,铁铉便骂不绝口,词句之中都是对他欺君叛乱的鄙视与践踏,甚至连面军一拜都不复存在了,朱棣哪能受得了这样的辱骂,立刻便对他施以酷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棣愤怒至极,他命人把铁铉的耳朵和鼻子都活生生地割了下来。他本以为铁铉会就此投降,但没想到他却说出“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铮铮铁骨

朱棣见他铮铮傲骨,不肯屈服,心中愤怒更是油然而生,他对铁铉处以凌迟之刑,在铁铉死亡之后,他仍然没有放过他。他吩咐下人在大殿上架起油锅,他愤怒地大喊着说“你活着的时候不肯朝拜我,你现在死了炸成灰,你也要给我跪下”。

下人把骨架用铁棒夹着,使其转过身来面对朱棣,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热油从中飞溅出来,把周围的人烫的嗷嗷大叫,铁铉的骨架从始至终也没有转过身面对朱棣。

历史并没有忘记铁铉这位忠义之臣,明代中叶起,官府便为铁铉塑像,历代皇帝更是主张为其修订庙宇,对于他曾经誓死保卫的济南城一带,人民一直敬仰敬重他,将他视为乡土神或是城隍爷,在山东各地有许多的铁公祠庙铁铉一生忠义,铮铮傲骨,他的芳名流传千古,虽死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