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克思·韦伯曾经说过:"独裁的形成与独裁者的个人魅力有关。在独裁政府,也会大力鼓吹个人崇拜。"

如果按照这个观点来定义独裁的话,那么当今世界还存在着诸多的独裁者。最明显的应当是中国东边的邻居高丽。

除了它以外,伊朗也应当是一个独裁者所掌控的国家。这个国家屡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世人对它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有人觉得如今伊朗的政教合一是非常先进的体制,也有人觉得伊朗是与现实社会隔离,还有一些民族主义者认为只要是反美的国家都是好的,因此对伊朗也颇为赞许。

(一)、"共和国里当皇帝"

伊朗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有两支军队,一支是归属于政府管辖,力量相对薄弱一些,另一支则是伊斯兰革命卫队,力量较为强劲一些,武器装备也比较先进。这支革命卫队起源于当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那时的伊朗还是在巴列维王朝的管控之下。

巴列维一心想要搞君主立宪制,而伊朗的民众又渴望扩大民主,所以千呼万唤地将精神领袖霍梅尼请回国主导革命,霍梅尼是一个狂热的宗教信仰者,认为伊朗不应该继续世俗化而是当封闭起来,成为与世隔绝的伊斯兰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霍梅尼被当成伊斯兰复兴的战士不过在任时表现得非常极端,他曾经公开支持伊朗人质危机中的挟持者,也曾经大费周章的对英国记者颁布追杀令,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当然,从他的种种行为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保守派。

在选择接班人方面,也指定了同为保守派的哈梅内伊,也就是如今伊朗的最高领导人兼八千万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出生于1939年,在家里的兄弟姐妹中行二。他自幼表现出对伊斯兰教的狂热信仰,在长大后去了伊斯兰神学院读书。

学生时期的哈梅内伊就十分崇拜霍梅尼,并多次不顾被捕的风险去听他讲经。这一来二去,两人渐渐有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在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后,哈梅内伊追随霍梅尼左右,为其牵马坠蹬。

霍梅尼曾经支持虐待囚犯而遭到了手下的抨击,哈梅内伊则对霍梅尼的任何决定都一如既往的支持,霍梅尼让哈梅内伊代替了那位批评他的政府高官,顺理成章的担任起了伊朗国防部代理部长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主管。

不过人怕出名猪怕壮,身居高位的哈梅内伊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惧。因为他们的一些极端行为令国内大部分民众非常不满,也因为输出革命令周边的国家十分恐慌,遭遇暗杀是稀松平常之事。

就在1981年的某次记者招待会上,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的哈梅内伊突然听闻旁边的录音机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响,避之不及的他受到碎片冲击,右手永久的失去了活动能力。自那以后,哈梅内伊就一直只用一只手在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内忧外患,巧妙化解

哈梅内伊的右手被炸伤,其实是开启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在那一年,他得以独揽伊朗大权。因为老领袖霍梅尼年老病衰,已经无力再为国家的大小事务操劳,一切都交给了哈梅内伊处理。

对于哈梅内伊而言,他接手的伊朗其实是个"烂摊子"其一,伊朗国民对伊斯兰革命派的统治极为不满,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世俗化的生活,也已经不再愿意忍受黑暗。

其二,伊朗与美国的关系很糟糕,此前的巴列维王朝一直受到美国扶植,因此美国不愿让革命派掌权;其三,周边的伊拉克已经对伊朗动起手来,大战随时会爆发。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哈梅内伊展现出了超高的政治水平。俗话说乱世当用重典,攘外必先安内,哈梅内伊先是着手对国内展开了一波清洗。那些亲美派还有对巴列维王朝颇为感念之人,均遭受了牢狱之灾和暴力虐待。

一时之间,伊朗风声鹤唳,人人自危,谁也不敢再对政府提出质疑。同时,对于那些不愿配合的小资本家,哈梅内伊也对其资产进行了罚没。此外,哈梅内伊很注重对舆论的把控,他坚持"教媒姓教"的原则,绝不允许有任何反对的声音出现。

既然内部已然安稳,就可以竭尽全力地对付伊拉克。在这场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开始是占有主动权的,而伊朗在哈梅内伊的领导下迅速反应过来,将战线推到了伊朗的边境,打得萨达姆节节败退。

不论是伊朗还是伊拉克,都已经杀红了眼,他们开始不停地使用各种化学武器,丝毫不顾及平民的生死。

正是这种强硬的作风,令不可一世的萨达姆吃了次瘪。当时萨达姆身后有美苏两国还有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按照常理而言拿下伊朗不在话下。可就是因为哈梅内伊的强硬,令伊拉克军队只得在1988年撤军。

这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令伊朗与美国的仇恨变得不共戴天。多年来,哈梅内伊坚持不与西方妥协的外交策略,坚持与西方对立的外交态度。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哈梅内伊为了保住伊朗在核武器方面"说一套,做一套"如果按照《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伊朗是不能拥有核武器的。哈梅内伊也多次在公共场合表示伊朗不会发展核武器,但他却偷偷地造核,这也成为西方国家不停打击伊朗的把柄。

如今的哈梅内伊虽然年事已高,但宝刀不老。他近年来把触手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严禁电视台宣传舆论活动,也决不允许有媒体报道自己的争议,只要有人这么做,就会被扣上"妄议中央"的帽子。

哈梅内伊还严禁学校教授音乐,认为这不符合伊斯兰的教义,同时也不允许伊朗存在非自然生育行为。对于那些官僚队伍里的反对派,哈梅内伊也是毫不心慈手软,不仅惩治他们,就连他们的家人也要遭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褒贬不一,功过相抵

其实说哈梅内伊用一只手在战斗,是一语双关,因为他的确只有左手能够活动,同时又说明他做这些事情根本用不着费尽全力。那么,作为一个旁观者,应当如何看待哈梅内伊?

首先,此人是一个政治上的保守派又是武力上的激进派。哈梅内伊坚决杜绝与主流社会所接触,他想通过封闭舆论的方式来为伊朗筑成一道无比坚硬的城墙。这样一来,外界的思想就无法渗透进伊朗,伊朗当局发布什么消息,民众就只能听信什么。

但伊朗所宣传的,都是当局希望民众所看到的,这严重的损害了新闻自由,因此哈梅内伊也被记者协会评选为传媒及言论自由的十大敌人之一。

同时,哈梅内伊的因循守旧,循规蹈矩也极大的损害了人权,令伊朗这么多年都止步不前。伊朗还在用几千年前的规矩来统治国家,显得与世俗格格不入。那些女性仿佛生来就不配拥有任何权力,她们如果抗争那就成了全民公敌。

哈梅内伊与霍梅尼一样都十分的推崇暴力,就像2007年哈梅内伊授意警方逮捕的所谓的"恶棍",警察当着镜头将其残忍地殴打,又在其颈部悬挂卫生间使用的贮水皿。

总而言之,哈梅内伊治下的伊朗是一派肃杀的景象。他不管伊朗的民众支不支持,只会用自己手里的枪杆子来让一切反对的声音消失。可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哈梅内伊之于伊朗,又和古代的皇帝有什么分别?

不可否认的是哈梅内伊的确是个政治强人,八十年代伊朗的境遇如此险恶,若不是他以强硬的手段控制伊朗,想必当局早已经垮台,伊朗也会变得和伊拉克一样。所以,尽管哈梅内伊是个独裁者,但他的高明手段和政治头脑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其次,伊朗的境遇是伊朗人民的选择。现在伊朗的发展状况,还不如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当年若不是伊朗民众悉数支持霍梅尼,就不会有今天的哈梅内伊,也不会有今天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既然路是自己选的,那么即使布满荆棘也要赤脚走过。都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伊朗的民众即使现在觉得鞋子不合适了,但它已经钉在了自己的脚上,想脱都脱不下来。

当然,伊朗人民还是有机会脱离黑暗的。因为哈梅内伊的身体状况十分堪忧,可以祈祷他的继任者是温和改革派,到那时,伊朗或许还有翻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