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一本名为《艳阳天》的长篇小说在一夜之间火遍了大江南北。而作为小说的创作者,浩然也是声名鹊起。在这本小说里,浩然从实际出发,将农业生产合作社麦收前后农民间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娓娓道来。

以朴实无华的笔触塑造出众多老实可爱的农民形象,也迎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呈现了社会主义“艳阳天”的红火景象

在红色旗帜处处飘扬的六十年代,这本书一经面世便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其作者浩然的名声也一炮打响,甚至有“农民作家”之称

在农村土生土长,从小埋下作家梦想

1932年,浩然在河北省唐山赵各庄的一个贫困农家出生了,小时候的他还不叫浩然,父亲为他取名梁金广,希望他日后能远离贫困财源广进

家境的贫寒让年幼的浩然常常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处境中,但命运总爱捉弄人,父亲的突然身亡成了压垮这个家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生活很苦,但日子总得一天天过下去。

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将浩然送到条件稍稍好上一些的舅父家中以求生存。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舅父也是靠天吃饭,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被寄养在舅父家的浩然只上了三年小学和半年私塾。但恰恰是这短暂的学习,让浩然看见了文学的魅力,从此便在心中埋下了对文学喜爱,作家的梦想种子也被悄悄种下。

当时面对动荡的国内局势,浩然依然投身于革命工作之中。在青年团的工作中,浩然获得了大量的学习机会。只上了三年半学的浩然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学习道路要走。

为了弥补自己匮乏的知识,他发奋学习,通过大量的文学阅读来开阔自己的眼界,文学创作的梦想也在不断悄然生长。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日复一日地拼命学习,快速增加了浩然的知识储备,他也因此在思维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后来,为了学习革命同志们们的优秀品质,他将自己的名字由梁金广改为了寓意“浩然正气”的浩然。

阅历增长,开始文学创作

1948年,对革命事业满怀激情的浩然怀着一腔热血加入了我党。慢慢成长的他开始向着自己的作家梦一点点前进,他一边刻苦学习读书,一边尝试着写一些文章,所涉猎的范围很广,包括小品文、小说等多种题材。

一开始的创作之旅并不平坦,他尝试向多家报刊投稿,结果都一一被退回,但浩然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反而越挫越勇,坚持不断打磨自己的文笔。

几年后,文笔得到一定认可的浩然成功入职《河北日报》,成为了一名记者。1950年10月,他的千字文《姐姐进步了》终被《河北青年报》发表。

得到认可的浩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他决心将写作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也正是在《河北日报》的工作中,浩然确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骨子里流淌着的血脉决定了他对农民这个群体的亲近与熟悉,也指引着浩然“农民文学”的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曾亲口说:“我要深入一辈子农村,写一辈子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忠实代言人。”就这样,浩然开始了自己漫长的“农民文学”创作的征途。

《艳阳天》面世,声名大噪

秉持着“为农民代言”的创作理念,浩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没有谁能随随便便就获得成功,浩然也是如此。

刚开始创作那几年,挫折和困难像商量好了似的结伴而来,创作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顺利,先是灵感找寻的极为不易,后又遇到文章被杂志社的屡屡退稿,浩然的文学创作一度陷入了最低谷。

但是浩然并未被困难打倒,而是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苦心人天不负”,浩然的坚持终究是获得了回报。1962年,长篇小说《艳阳天》的创作终于让浩然“火了”。

当这部小说的第一卷出现时,书中描绘的社会主义“艳阳天”引起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一股争相阅读的潮流随之而来,几乎是在霎时间传遍全国,浩然的名字也因此走进了读者心中。

《艳阳天》这部小说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因为独特的农民视角和出色的文笔结构,它被评为了“年度十佳小说”之一。

成名之后,何去何从?

见惯了“伤仲永”式的悲剧,世人对成名后的浩然是否能够坚守初心并延续辉煌十分关注。没有让人失望,继《艳阳天》的成功之后,浩然笔耕不辍,许许多多的优秀创作从他的笔尖倾泻而出。

其中的典型代表作品有《金光大道》,这部极具时代色彩的作品也带给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美国著名语言学教授就曾经对浩然进行了高度赞扬,称他的作品“在讲故事方面没有人能比得了。”,由此可见浩然的影响力是十分广大的。

对于自己曾经许下“一辈子深入农村,写一辈子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忠实代言人”的诺言,浩然从未忘记,无论成就多大,他始终坚持初心,为农民而写,做农民的代言人。

即使名气很大,他从来不会摆一点儿架子,还会带着妻子儿女一起回到生养自己的农村,去回忆和体味最真挚的农村的风土人情。

岁月不饶人,上了年纪之后的浩然不再像原先那样经常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而是选择与宁静相伴,但他对文学的贡献并未就此止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隐居农村的他还是时常会关注文学的发展,还会对喜爱文学创作的后生们“不吝赐教”,在他的指点下,一批优秀的作者群体涌现出来

浩然的一生是为中国文学发展而不断努力的一生,从致力于“农民文学”创作并取得优异成绩,到晚年笔耕不辍且培养大批杰出作家,他无时无刻不在为祖国的文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功劳从不会被磨灭,1997年浩然就被北京作家协会推举为了主席,这一荣誉也是对他的一种赞赏。2008年,76岁的浩然因为冠心病而离开这个世界。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贡献值得被人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