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音配像纪事》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操办此事。到2002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共将355部戏的录音配了像,二期工程则录制了105 部戏。在此期间,共有70多个单位3万余人次参与了这项功在千秋的盛举。

《音配像纪事》由曾直接参与这项工程的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叶厚荣撰著,共收入文章68篇,其中反映李瑞环同志决策指挥的26篇,记叙音配像重要活动的6篇,抓工作落实的26篇,其他具体工作的10篇,因所记事件多为作者亲历,因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2001年10月,我在天津市委宣传部任常务副部长(兼文化局党委书记)并主持工作,因为原来的部长罗保铭同志调海南省任副书记,接任的原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肖怀远同志尚未到来。国庆节大假期后上班的第二天,即9号,刚刚上班不久,部办公室主任李胜利(现《今晚报》社副社长)即来报告:老部长谢国祥同志的秘书李宗鑫和司机经平来电话反映,他们两天没能联系上谢部长了。我预感到问题的严重,当即抓了一辆车和李胜利赶到谢的家。李宗鑫、经平用木棍把刚刚打碎的谢部长卧室窗玻璃后面的布帘挑起,我看到谢国祥同志穿着睡衣直挺挺地躺在床下的地板上。我们不敢擅自进入。不一会儿,接到报警的警察来到,撬开了门,我随他们第一时间进到房内。在确定了谢已去世以后,大约在上午11时,我向市委和通过秘书王文华向李瑞环同志作了报告。
没有想到,谢国祥同志的去世竟使我与音配像十分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过去,谢国祥同志负责音配像的时候,只有在需要文化局或宣传部支持的情况下才找我。比如,他需要和文化局共同办光盘厂,他找到我,还请我和有关人员吃饭。当时的市长李盛霖同志研究此事的时候也把我叫去。仅仅如此而已。我清楚地记得,大约在那天下午三点来钟,我接到王文华同志电话,他说瑞环同志考虑再三,要我接替谢国祥负责音配像日常工作。
我知道,《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是李瑞环同志创意策划并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从一开始,李主席手下就有两员“大将”:一位是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他已于1997年5月病逝;另一位就是谢国祥,现在他又突然去世,无疑使这项工作处于“危难”之中,的确需要马上有人接任。但是,我也知道此项工作分量之重,且过去我很少接触此事。匆匆思考之后,我对王秘书说我不合适。因为第一,我不如谢部长懂京剧,他是京剧团团长出身;第二,我没有他那么多的精力,他离开宣传部长岗位以后一直全力以赴地抓这件事。当然,我也有一点私心:在音配像快完成的时候接任,干好了功劳是谢的,干不好责任都是我的,我何苦再去受谢国祥经常挂在嘴上的“苦不堪言”的苦呢!当然,这些心里话没有说出来。王文华同志劝我,瑞环同志经过认真考虑才提出由你来接。他说找一个这样的人比找一个副市长难得多,你千万不能辜负他的信任。再说你也有你的优势:当了十多年文化局长,人熟事熟;你人品好,和艺术家们关系也好。王秘书这么一说,瑞环主席十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我脑海里急速闪现。1988年我在河西区任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主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工作,胡启立同志在春节前到我区视察,感到我们的文化工作做得好,加上我的汇报可能也给他留下了印象,回京后很快就派了以刘吉为组长的中央办公厅调查组到津总结经验,区委书记刘瑞生、区长刘峰岩同志指派我和几个同志与刘吉同志等人一块工作,市委还派了陈福顺、励小捷等几个笔杆子帮助我们。在我们拿出文稿以后,胡启立同志与芮杏文同志到天津听汇报,然后讨论修改,整整研究了5天。李瑞环同志从头到尾参加。然后形成了以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名义撰写的经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天津市河西区文化建设调查》,于当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

天津汇报会上我也发了言,11月我就被调到市文化局工作。从这以后,瑞环同志和我接触多了起来。包括按照他的要求抓好青年京剧团的工作;在他和市委的关心下,1995年11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1996年年底,成功举办纪念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10周年活动,包括出版我主编的大型画册《辉煌十年——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十年》、出版我主编的《继往开来——天津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经验总结》,组织了十来场演出,特别是请张君秋先生指导赵秀君排练了在中国舞台上销声匿迹40载的张派名剧《金·断·雷》并取得巨大成功;1998年10月,带领青年京剧团赴京在全国政协礼堂演出了10台大戏,展示了该团行当整齐、流派纷呈的坚强实力,在津、京产生强烈反响;根据瑞环同志和立昌同志要求,我带领青年京剧团两赴香港、**,还有赴新加坡、泰国、阿根廷、秘鲁、古巴、墨西哥访问演出并取得圆满成功等等.想到这些,我只好对王秘书说,既然却之不恭,那我就尽力而为吧。
过一会儿,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方放同志,天津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给我打来电话,提出希望我接任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法人代表,我没有再推辞便答应了。
李主席对找接替人选十分慎重。他委托万国权同志在10号下午就找叶少兰、迟金声、马崇仁、阎德威等同志和我在全国政协开会。万老说,昨晚瑞环同志宴请外宾,说谢国祥同志去世了,但音配像不能断。他说上次开会以后(指2001年7月13日会议),大家积极性很高,但现在办事跑道的人没有了。要我赶快找你们几个商量谁来接。万老说,牵头人非常难找,要敢作敢当,上传下达。会上,几位艺术家和阎德威同志一致推我接替。由于有前一天的电话,我也没有再推辞。最后,万老要我考虑如何把音配像继续抓好。
从那以后,我就抓紧时间了解音配像的进展和其他相关情况。早在1985年,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期间就提出音配像的创意并组织人员进行试录,后因调北京工作中断了几年。1994年重新启动音配像工程,至2001年7月完成配像267部,还有七十多部戏要录。为了推动这项工作,李瑞环主席在7月13日专门开会提出要求。他说,策划音配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京剧艺术的抢救、传流和振兴。现在尚未配像的七十余部戏,从数量上看不是很多,仅相当于已完成量的四分之一,但难度很大。一是有的录音质量太差;二是生戏、难戏较多;三是有些戏配像演员难找;第四特别是担任传授、指导的老艺术家日益年老体衰。为了完成攻坚阶段的任务,他提出了新的方法:分戏包干,齐头并进,统筹兼顾,流水交叉。他还明确了由马崇仁、谭元寿、梅葆玖、李世济、孙毓敏、汪正华、叶少兰、杜近芳、迟金声等人分别负责相关剧目,要求大家以“尽忠尽孝”的精神夺取音配像的最后胜利。
通过学习和了解,我心里总算有了一点谱。
我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2001年10月13日上午,李瑞环同志专程来津参加谢国祥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之后,李瑞环同志与市委张立昌书记正式商定由我接任音配像工作。当天下午,瑞环同志就把方放、叶少兰、迟金声、马崇仁、阎德威和我叫到他下榻的天津国宾馆——一所一号开会,部署音配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