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惜月楼主(中学语文教师)

原创出品 | 思想潮

中国人谈“吃”都是行家。早年间只知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后来长了见识,才知道中国的吃食并不能以这几个字来概括。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作家,叫做“梁实秋”;还有一个文人,叫“汪曾祺”。这两个人都是谈吃的大学问家,别人都是写写山山水水,唯独我看这二人的作品,都是关于吃的。

谁能想到,吃也能够如此学问?

“人莫不饮食,而鲜能知味”,这是梁实秋先生的名言。他写过一本书,篇名就叫《谈吃》。名字很质朴,简单明了,不绕弯。内有一段文字让我很钦佩:

馋字去掉食旁,本意是狡兔,善于奔走,人为了口腹之欲,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馋吻,所谓“为了一张嘴,跑断两条腿”。真正的馋人,为了吃,绝不懒。 一个冬夜,听得深巷卖羊头肉小贩的吆喝声,立即从被窝里爬出来,把小贩唤进门洞,我坐在懒椅上看着他于暗淡的油灯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横着刀刃片羊脸子,片得飞薄,然后取出一只蒙着纱布等羊角,撒上一些椒盐。我托着一盘羊头肉,重复钻进被窝,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头肉放进嘴里,不知不觉的进入了睡乡,十分满足的解了馋瘾。但是,老实讲,滋味虽好,总不及在痴想时所想的香。

这两段文字写的真好,其一写出了“馋”的真味,其二道明了一个好吃人的“性情”。真正好吃的人并不馋,全在于品“味”。试想,如果你看到一桌小菜,色香味俱全,坐在桌边淌口水,肚子咕咕叫,拿起筷子满盘子飞岂不是有伤大雅?

真正的“吃”都是有文化的,拿筷子有拿筷子的文化,排座次有排座次的文化,敬酒有敬酒的文化。正所谓“站有站相,吃有吃相”就是如此。

另一个汪曾祺我要细说,这个人神奇的很,在我读过的散文中没有超越他的。对吃可算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每一番小吃都能搞出点名堂。

比如说有一篇文章《葵·薤》:“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你看,这文字内涵多丰富,既带有烟火气,同时也见哲理,中国人谈吃一边都会冠以“尝试”这个字眼。翻译一下就是:不要怕遇到不熟悉的事儿和人,试着接触几次,你就会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但,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被刺到、药到、噎到、撑到就行。

在我看来,能够从新奇“尝试”当中找出美味来并不出奇,如果能够在“平淡寡味”中找出乐趣和滋味却是人生的高手。诀窍无他——为细嚼慢咽尔。

孔子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要想写出好文章也应该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神,要耐住性子,用性子去磨文章、磨句子、磨每一个字。

在高中有一篇课文好像出自《孟子》,具体名字咱也没记住,只不过记得我自己小时候学过,当老师的时候还亲自教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大概的意思是: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把苦难当做磨练心性、锤炼性格的“胸口石”。

成长是缓慢的,每个人都一样,全是在岁月流逝中渐进渐成。从简单的吃中,品味大学问家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认真体会“细嚼慢咽”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才能够修身养性、学习文化,刀劈斧凿出一轮精雕细琢的诗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