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元阳生平

李元阳(1497—1580),字仁甫,号中溪,云南大理人。嘉靖丙戌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做过江西分宜知县、江阴知县、户部主事、江西道监察御史、以御史巡按福建,官终荆州知府。44岁归乡隐居,与杨慎、张含等过从甚密。著有《中溪家传汇稿》(十卷),并参与编纂《云南通志》,纂《嘉靖大理府志》等。明代云南著名白族学者和文学家。《明诗纪事》戊签卷十六录有李元阳诗3首,陈田按:“仁甫为‘杨门六子’之一,诗品在弘山、愈光之次。”“杨门六子”指杨给事士云(大理人)、王佥事廷表(开远人)、胡副使廷禄(昆明人)、李荆州元阳、唐佥事锜(晋宁人)、张举人含(保山人),又称“杨门六学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元阳诗词欣赏

1、隐逸优游得苍洱之魂

李元阳曾在《苍洱图说》中描绘大理山水云:

此大理之地图也。嶂峦万叠,戴雪腰云,如列屏十九,曲峙于后者点苍山也;波涛万顷,横练蓄黛,如月生五日,潴于前者叶榆水也。按《水经注》:叶榆水,一名洱水。夏秋之交,山腰白云,宛如玉带,昔人题云:“天将玉带封山公。”五月,积雪未消,和蜜饷人,颇称殊绝。峰峡皆有悬瀑,注为十八溪;溪流所经,沃壤百里。灌溉之利,不俟锄疏;舂碓用泉,不劳人力。石家金谷园最夸水碓,此地独多。剨山取石,白质黑章,以蜡沃之。则有山林云雾之状。……若夫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曾无能褦襶冻栗之苦,此则诸方皆不能及也。且花卉蔬果,迥异凡常;岛屿湖陂,偏宜临泛。一泉一石,无不可坐;风帆沙鸟,晴雨皆宜;浮图钜丽,玉柱标穹;杰阁飞楼,连幢翠影;翠微烟景,荫蔚葳蕤;千姿万态,不可为喻。至其地者,使人名利之心消尽。我们可以从他关于山水的论述中映照他的山水诗写作,正是“至其地者,使人名利之心消尽”。下面欣赏几首他的诗作:

渡榆海

晓投骡廐邑,午上鸭头船。

水镜碧堕地,山屏青泊天。

浮光迎海日,独鸟出江烟。

始解逍遥意,南华第一篇。

[注释]

榆海:即大理洱海。

骡廐[jiù]邑:洱海西岸边一村名。

逍遥:指《庄子·逍遥游》。南华:指《庄子》,《庄子》被尊奉为道家经典,称为《南华经》或《南华真经》,《逍遥游》为《庄子》第一篇。

苍山夜雪

十九峰前梅又开,那堪夜雪白崔嵬。

深更起看窗全曙,虚室光生烛莫来。

太素国中无粉饰,混茫劫外有寒灰。

道人已奉瑶坛赋,驴背吟哦总浪猜。

[注释]

太素:天地之意。

驴背吟哦:骑在驴背上吟诗。

李元阳于嘉靖二十年从荆州知府任上回大理守父孝,时年44岁。宦海沉浮二十载,归去来兮回故里。窗竹、园花依旧在,只是没有旧日的光艳。因而推及时物之变,又何必抱怨世情呢?人生苦于欲望过多,无欲则刚,觉今是而昨非。归隐的心境如此旷达,从此他为家乡的史籍重修、名胜修复、兴学书院、行善公益,道德文章振文献名邦,登临述怀状山水之妙。

2、题咏序跋评山水神韵

李元阳《苍洱图诗》序中说:

……夫点苍为山,戴雪腰云,洱水为泽,渟膏蓄黛,人之见者,孰不爱之。独归于公者,我知之矣。夫人之于山水,心烦者不知爱,神躁者不能爱,志淆者不暇爱。烦则有所蔽,躁则有所逐,淆则有所染。夫子曰:“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山水之乐仁知之事。而蔽、而逐、而染,无怪乎有山水而不乐也。

这是说山水审美会受到审美主体的影响,“山水之乐仁知之事”,仁智之人才会更深切的感受大自然传达的山水神韵。以诗体味之:

题玉局山奇树亭

阁下长河碧暎空,清秋今日动凉风。

幽岩草木深藏豹,古庙丹青半蚀虫。

眺远自悲吟目澁,扶衰犹赖醉颜红。

凭欄多少兴亡事,都在沧浪落照中。

[注释]

玉局山:当即玉局峰,位于大理府治(大理古城)西南二公里。

奇树亭:由“古庙丹青半蚀虫”句推测,此奇树亭可能就是玉局寺亭。

尾句使人联想到杨慎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泛舟

洱水抱苍山,西流还绕绿。

波涛澹不兴,欸乃行相逐。

予亦泛歌人,欲向渔村宿。

小艇入萝花,沿洄去还复。

[注释]

欸[ǎi]乃:摇橹声。也写作暧迺、霭迺等,象声词,摹拟摇橹之声。刘言史《潇湘游》:“野花满髻妆色新,闲歌欸乃深峡里。欸乃知从何处生,当时泣舜肠断声。”

沿洄:沿着河流逆水而行。《诗经·秦風·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萝花:有两个不同的涵义:一是植物绿萝开的花卉名称;另外一个是学名结香,灌木,春季开花,花香浓郁。绿萝花可以泡茶喝。

山水

爱水非爱深,爱山非爱高。

山水有清音,旷士不可逃。

心融万象寂,世界如鸿毛。

未许嵇阮流,全性托酕醄。

[注释]

旷士:胸襟开阔之士。南朝宋鲍照 《代放歌行》:“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宋 陈师道《还里》诗:“旷士爱吾庐,游子悲故乡。” 明李东阳《后登舟赋》:“旷士忘形,达人知命。”

嵇阮:嵇康、阮籍。

酕醄:大醉的样子。

李元阳再次强调了山水与人文休戚相关。山水因诗文而著,诗文因山水而传。他在《送元冈马大夫之任序》中写道:“……余闻之,人由地佐,地以人重。自昔守山水郡者,惟词人为雄,蘋 州以柳,西湖以苏。然惟有政,其文益传;有文,而后其地益显。”

李元阳诗文的山水情怀,是其长时间的游历、体会和感悟,以及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哲学思考,才能在寄游山水的同时,以情入景,以景抒情。

3、民生民俗感黎民之艰

农家苦雨不得刈麦

雷雨变时物,郊原绿盈畴。农人终岁劳,暂宁乃仍忧。青秧虽欲茂,黄麦未及收。奈何苦积霖,荄穗纷交蹂。丁壮空腰镰,叟妪悲饮牛。饥劬长日暮,怆恻阴云稠。瓶粟无剩储,徭役犹未休。方惭粱肉人,壶榼行歌游。

火把节

南中六月竞祈年,松炬人人把向田。

野溢明珠如斗富,路纒星斗似迎仙。

红霞散作千门彩,金色开成万朵莲。

江畔老农能望气,从今乡社不愁钱。

星回节登大观楼

六月欲尽登兹楼,万家夜炬燃新秋。

不知身在青天上,但见星辰匝地浮。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若以此作参照,亦可谓是李元阳在山水世界中所体验到的真实情况。

由此来考察李元阳山水诗中借山水怀古伤今的题材内容,则可以更为深刻地体会其良苦用心和情感寄托。山水审美的最高境界——心物感通、心物交融、心与物游。它的产生是深刻体味物象、在物象中发现,心灵与自然共感,诗情与灵境辉映,而构成了山水的独特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李丹陈丝华

值周:吴 志

主编:李胜 赵蕊

总编:罗宗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李元阳诗词中的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