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2020年我国银行业累计对7.3万亿元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3.9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万亿元。支持3000余万户经营主体,实现1.5万亿元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目标。

金融向实体让利1.5万亿元目标的实现可能是让很多人兴奋的事情,毕竟向实体经济让利是政策所向、民心所向,特别是面对疫情的严重态势,通过金融服务支持抗击疫情和通过向实体经济让利来尽快恢复经济活力是当务之急。如今,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的目标已经实现,但仍然有三大因素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第一大因素,虽然已经实现了金融向实体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但这1.5万亿的目标是如何实现的?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2020年7月23日,银保监会召开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综合采取坚决整治不当收费、合理降低费率、加大贷款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这被认为是明确的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的规定。

在当初提出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时,当时是有很多人疑惑的,同时也充满着质疑,原因在于1.5万亿的让利如何实现?向哪里让利?通过什么方式让利?确实都不容易。

关于1.5万亿让利如何具体落实?当时的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曾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说:向实体经济1.5万亿的让利主要分三大块:一大块是利率的下行实现金融市场或者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让利,大概是9300亿元;第二大块是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加上还本付息政策,共计2300亿元;三是通过银行减少收费3200亿元。

如今,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的目标已经实现,那么,这些目标是如何实现的?与当初设想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差异?是通过什么政策工具实现的?这些政策工具未来应该如何继续调整?这都是需要进行解释和说明的。

之所以要了解这1.5万亿的让利目标如何实现?是因为需要总结经验和评估效果,以更好地支持实现经济的发展,提升实体经济的活力。

第二大因素,实现了金融向实体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对银行的利润和持续盈利能力到底有多大的因素?对未来银行业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面对已经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的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很多小微企业生存压力骤然增大。中国人民银行全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增加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创新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多措并举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坚定不移推动金融机构合理让利,千方百计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可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当然是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最重要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对银行业利润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对未来银行业到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都需要进行评估和反思。

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一贯的政策要求,大幅度让利是今年特定形势之下的特殊政策安排。银行通过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减少贷款利率和减少银行收费,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并向实体经济让利以提升实体经济的活力。因此,今年以来特别是面对疫情后恢复经济活力更重要。

6月17日中央会议明确提出,要通过进一步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当时,人们普遍担心,向实体经济让利1.5亿,对于2019年整个中国金融业税后利润约为2.9万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约为2.63万亿元,是不是意味着绝大多数利润的失去?实际上,虽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对银行业的影响仍然是实实在在的。

银行的各种贷款利率的更大幅度下降是让利的重要手段,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40.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速17.7%。从贷款利率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6 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4.64%,较上年 12 月下降 0.48 个百分点。

更重要的是,银行业的利润出现整体下降的态势,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下降8.3%,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05%。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0%,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而九家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招商银行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14.3亿元,同比增长6.6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6.03亿元,同比下降0.82%。兴业银行在2020年前三个季度实现营收1517.83亿元,同比增长11.1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75亿元,同比减少5.53%。浦发银行在2020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87.31亿元,同比增加23.45亿元,增长1.6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7.42亿元,同比下降7.46%。中信银行在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91.74亿元,同比增长4.77%;实现归属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18亿元,同比下降9.41%。民生银行在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3.21亿元,同比增加101.93亿元,增幅7.6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29亿元,同比降幅18.01%。

银行利润的下降固然有各种原因,有疫情的影响、有经济恢复过程的原因,也有不良资产压力加大的原因,但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贷款利率是导致银行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因素。我国银行业毕竟仍然是一个以存款贷款利差为主要盈利来源,虽然近几年的中间业务收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整个利润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但是存贷利差仍然对银行的利润具有最大的贡献。

因此,实现的金融向实体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对银行的利润和持续盈利能力到底有多大的因素?对未来银行业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第三大因素,金融向实体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已经实现,未来通过什么方式提升实体经济活力至关重要,继续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不能简单地让利方式,而应该采取更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

相信通过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和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的增长幅度表明我国经济的修复能力和疫情以后的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并预示着我国经济复苏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根据我国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显示,我国GDP呈现出三个季度持续上升的势头,三季度GDP增长4.9%,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实现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

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可喜增长势头,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较大活力。1至8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货物出口累计增速等均由负转正。随着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动力”动能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愈发明显和稳定。中国经济正在恢复强劲并体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生命力,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3%,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8.3%。最新数据显示,1-11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9.0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8%。

出现如此好的经济形势,我国金融让利的政策效应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我们更应该对实现让利的政策目标进行评估,哪些政策工具的应用效果更好?哪些政策目标是有偏差的?金融让利真正在哪些方面直到了积极的作用?哪些是应该检讨和修正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未来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让利政策是阶段性的政策安排还是长期性的政策规划?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独立存在,同样,金融的发展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在未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实体经济更多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融资目标和提升资本运用能力,如何通过股市和债市两大直接融资市场与银行间接融资市场的有机互动,在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实现资金和资产高效便捷、高效对接,才能真正全方位地将让利实体经济和提升实体经济的活力结合起来,这才是我国经济走向双循环的未来。(麒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