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用一段堪称影帝般的演技,让他的十七弟朱权稀里糊涂地就被抢走了军队,拿去了兵权,被挟迫着走上了造反的道路。没了资本的朱权,最终也没能吃上四哥给画的大饼,反而被困在自己不想去的地方,寄情道术,终了余生。结局算不上太坏,但绝对不能说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为难的宁王朱权

其实,“靖难之役”开打前,远在南京当皇帝的大侄子朱允炆,也盯着自己的宁王叔叔很久了。那时的少年天子,还没预料到四年后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正按照齐泰、黄子澄之议,誓把如火如荼的削藩运动进行到底。

时安王以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帝纳齐泰、黄子澄谋,欲因事以次削除之。——《明史·卷五·本纪第五·成祖一》

朱元璋一辈子在治理国家上殚精竭虑,在开枝散叶生儿育女的事情上,也是勤勤恳恳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除太子朱标外,其他各王爷都被朱元璋早早封了地,有了自己的藩属。

宋太宗赵光义有句名言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二十多个据守一方的王爷,在刚刚上任的小皇帝朱允炆眼里,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何况他们中竟然还有人“拥重兵,多不法。”

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动作上看起来是各家都有份,但实际上真正的目标只有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原因很简单,朱棣最能打仗,能力和实力最强,而且性格气质等方面和太祖朱元璋最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他第一步就削掉了朱棣一奶同胞的周王朱橚,贬为庶人,发配云南边境。史料记载竟然是让周王的小儿子先诬告老爸谋反,这操作真是没人性。

乃废橚为庶人,窜蒙化。诸子皆别徙。

不到半年,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惊恐万状,又不知道该怎么自证清白,一时想不开就带着家人一把火烧了王宫自焚而死。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 。很快,削岷王,都相继被废为庶人,发配漳州。一系列的人伦惨剧,一时间让剩下的王爷都惶惶不可终日。

建文元年七月初五(1399年8月6日),燕王朱棣听从了大和尚姚广孝的建议,以“为国靖难”之名造了大侄子朱允炆的反。建文帝荒唐的削藩被迫改为仓促地平叛。

朱允炆想起了远在蒙古的十七叔宁王朱权,最有智谋的叔叔,手握八万精兵,还有驰名天下的劲旅“朵颜三卫”!朱棣也不约而同地在想蒙古的十七弟,主要想的也是他手下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

古语说得好啊,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况且大名鼎鼎的宁王朱权并不是匹夫,朱元璋最有智谋的儿子,战功赫赫,谁争取到他谁就拿到了胜利的筹码。

建文先下手为强,一道圣旨,召宁王朱权速速回京复命。刚发生不久的削藩惨剧还历历在目,亲人手足相残的哀号音犹在耳,宁王朱权投鼠忌器,不知道大侄子到底安得什么个心,便犹豫了一下。

他这一犹豫,便激怒了原本就毫无耐心的建文帝朱允炆,又一道圣旨砸过来,直接削了宁王最为倚重的“朵颜三卫”。正当宁王又惊又怕又生气时,四哥燕王朱棣说路过大宁,要来叙旧。

身不由己的宁王朱权

远在蒙古却不能偏安一隅明哲保身的宁王朱权,夹在大侄子朱允炆和四哥朱棣之间,惴惴不安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却一不留神掉进了四哥朱棣布置的大陷阱。

蒙古大漠,四哥一见面,就抱着他的十七弟,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那叫一个惨,好像老爹朱元璋才刚刚去世一样。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的“被迫无奈”:咱大侄子还是太年轻啊,完完全全被几个奸佞小人蛊惑了,他亲亲的叔叔伯伯,咱亲亲的哥哥弟弟啊,一个个不是惨死就是流放,马上就到咱家了啊,活不下去了啊,你帮我给咱大侄子写封认错信吧……

戎马半生的宁王朱权哪见过这阵势?自己最勇武刚毅的四哥,突然之间在自己怀里哭得像个娘炮,一时间他也触景生情,流下了悲伤无奈了泪水。兄弟情深,朱权对哥哥极尽安抚,好生款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权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他亲亲的四哥,一边哭得伤心,一边深挖陷阱:朱棣早早在城外埋伏了精锐军队,又派另一拔人混进城中,收买和瓦解十七弟的卫队。

燕王遂自刘家口间道趋大宁,诡言穷蹙来求救。权邀燕王单骑入城,执手大恸,具言不得已起兵故,求代草表谢罪。居数日,疑洽不为备。北平锐卒伏城外,吏士稍稍入城,阴结三卫部长及诸戍卒。——《明史》

感觉时日差不多了,燕王朱棣与十七弟宁王朱权依依惜别,宁王带着家人一路把四哥送到城郊。朱棣埋伏的好精兵突然杀出,猝不及防的宁王就这样被簇拥着往前走,而被收买的宁王兵马也一呼百应地加入了朱棣的队伍。大宁城守将朱鉴不明真相,救主心切,拼死抵挡不住,不幸阵亡。

从泪流满面的兄弟情深瞬间变成血流成河的手足相残,没有人能真的体会到宁王朱权那一刻的绝望与悲伤。

但燕王朱棣很快又影帝附身,真诚地给十七弟画起了大饼:放心我的好老弟,跟着四哥干,事成之后,你我兄弟平分天下!

燕王辞去,权祖之郊,伏兵起,拥权行。三卫彍骑及诸戍卒,一呼毕集。守将朱鉴不能御,战殁。王府妃妾世子皆随入松亭关,归北平,大宁城为空。权入燕军,时时为燕王草檄。燕王谓权,事成,当中分天下。——《明史》

最终,事情真的成了。但宁王朱权吃到四哥画的大饼了吗?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己巳,建文帝朱允炆放火烧了南京皇宫后不知所踪,朱棣重新打扫皇宫后在奉天殿即皇帝位, 改次年为永乐元年(1403年)。从此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

“以善谋称”的宁王朱权,肯定比谁都懂“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况且前有大侄子朱允炆赶尽杀绝的狠辣,后有四哥朱棣“口里称哥哥手里摸家伙”的阴险。

艺术人生的宁王朱权

朱权最熟悉的是北方,但他更明白四哥最忌惮的也是他重回封地收拢旧部。所以当他试探性地提出想去南方,呆在苏州或者钱塘时,当年信誓旦旦说“中分天下”的四哥,却以“一个是京畿重地”“一个是朱允炆弟弟呆过的地方”给拒绝了。

宁王朱权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朱棣对他的不放心和不信任。于是他就放弃所有想法,听从永乐帝的安排,去了大家都比较放心的南昌。

虽然如此,朱棣还是在宁王到南昌后偷偷命人秘密跟踪观察了很久,确信没有找到宁王异动的证据,才停止了追查。

从此以后,朱权终日韬光养晦,并建造书斋一间,弹琴读书于其间,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同时朱权还是名道教学者,修养极高,写出道教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权真正赢了四哥朱棣的地方是,比朱棣活得久,熬死了朱棣,也看着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走到最后,一口气活到了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时期。

在仁宗时期,朱权还尝试过要了一次自己原本的封地,为此曾引起过“龙颜不悦”。这之后宁王朱权就将心思完全放在了艺术上。

他多才多艺,在音乐和戏曲历史方面的才华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编写《汉唐秘史》等书数十种,堪称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
朱权善古琴,他制作的“中和”琴,号“飞瀑连珠”,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旷世宝琴,被称为明代第一琴,至今仍音色清丽。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他潜心写的北曲谱及评论专著《太和正音谱》,是中国现存最早杂剧曲谱,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朱权还悉心茶道,将饮茶经验和体会写成《茶谱》,对中国茶文化颇具贡献。

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肖申克的救赎》

在争权夺利方面,宁王朱权是失败的,因为他不够凶狠果决,以至于被困顿半生;但在生命与理想的追求上,他始终没有停止和放弃,即使在最不被信任最不自由的时刻,也没有自暴自弃。在艺术上的追求和造诣,既是消遣和退让,也是抗争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