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闻一多

庄子是先秦时期继老子之后,道家的又一代表性人物。作为思想家、哲学家,庄子不仅思想深邃,对生命有着深入的探讨、追索;而且他的文采斐然,一本《庄子》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更是堪称先秦诸子中文章的典范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即便是今天,每每读《庄子》我们也总能从中感受到他对人生、对生死的体悟,不禁让人心旷神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生死”的奥秘又是什么呢?这一点上,庄子在临终之前曾对众弟子说了一句话,很是“无情”,但却可以说借此道破了生死的奥妙。

庄子的“生死观”,从提出到妻子之死再到自己弥留

庄子,本是楚国的公族,但是后来却因为战乱而避祸宋国。虽然学问渊博,但他却并无意仕宦,最终选择了隐居著书。而也正是在此期间,庄子对道、对人的生死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看法。

他认为“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也就说他认为道是万物之本源,而无论是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应道的规则、秩序。

而这一点也是我国道家宇宙观的代表性观点。他也将这种观点用在对的生死体悟之上。

他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也就是说他认为人虽然生于天地之中,但不过也只是历史长河之中的一瞬间而已,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而在现实生活之中,庄子也可以说是这种思想上的践行者。关于这一点最为知名的故事,当属鼓盆而歌。

在《庄子·至乐》中记载,庄子与他的妻子感情深笃。而在中年时,妻子却溘然辞世,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好友惠子前往吊唁,但是待到惠子前往庄子住处之后,看到的确是庄子无丝毫的哀伤之容,甚至还在那里击打着瓦缶、唱着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见这样的情景,惠子自然不悦,便语出:"你的妻子陪伴你、为你生儿育女,然而却换来的是你在那里鼓盆而歌,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对于惠子的批评, 在我们常人而言自然是极其合理的。但对于庄子而言,他则表示:其实一开始,他也感到伤心,但是细想之后却释然了。至于原因,则是庄子认为人的生命的由气而聚,死亡则是气散去而已,生死也不过只是自然的现象而已,与春夏秋冬的更替无异。

当然,我们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庄子的这种说法似乎也有着一定的道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可是正如我们所说的“知易行难”一般,要让自己做到这般淡然又何其艰难。

恐怕,也只有在对待他人生死时,才会有庄子这般的“淡然心态”吧。但显然,我们是低估了庄子的,对于生死他对自己可谓是犹有过之。

在庄子弥留之际,作为一代名士,可想而知他的诸多弟子也是尽心竭力,誓要诊治好老师的病患。然而,这生死寿元,自是难求。庄子面对自己的身死,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

意思十分简单,我死之后不必厚葬,就天地为棺椁,日月为璧玉,星辰为珍珠,以天地间的万物为陪葬品就可以了。这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看来,这不就是曝尸荒野吗?

弟子们对于老师的说法,自然是不能同意的。如果那样恐怕您的尸身就成为了乌鸦、老鹰的食物了!

其实,身为弟子对于老师感情深笃,不愿他曝尸荒野,亦是人之常情。但即便是弥留之际,庄子却依旧是活得通透,也好似真的“无情”。

最终,他说下了一句:“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之后安详辞世。

“不进行掩埋,被乌鸦、老鹰一类鸟食之;那么在埋葬后呢?也不过是被蚂蚁之类吃掉而已,这样从乌鸦、老鹰那里抢食物给蚂蚁吃,又为什么要这么偏心呢?”

小结

人说“盖棺定论”,只有死后这一个人的是非功过才能得出结论。如果说庄子提出关于生死的观点,然后对妻子的死淡然待之,这些观点、事例还不足以说明庄子的淡然、豁达“真我”的话,那么庄子临死之前的这句话,总能说服我们了。

我们常人都“畏死”,我们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细细想来,谁人又不是空手而来,空手而去呢?那些有着丰富陪葬的帝王,就避免了死亡吗?没有,而我们也只有正视生死、淡然待之,活在当下,这不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死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