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文字数/3705 阅读时长/8分钟)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读了很多书却总是记不住。

读书学到新知识时异常兴奋、激动,想着以后终于可以在朋友、同事面前露一手了,可是真正在生活中要用到的这些知识的时候,脑袋里却空荡荡的,什么也记不起来。

这种感觉就像南方人看到了下雪,刚开始异常兴奋激动,心想明天终于可以堆个雪人了,结果第二天起床一看,地面空空如也什么也没剩下,心情十分的失落。

那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今天小明就和大家来聊聊如何让看过的书都能记住,学过的知识都能装进脑袋。

01 记忆规律

在讲方法之前,我们首先来搞明白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记忆的,以及我们为什么会看了就忘,什么也记不住。

英国的莱斯特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是如何记住事情的。实验人员让受试者观看一些名人的照片,比如易烊千玺、周杰伦、郭德纲、陈道明,然后在这个时候观察他们大脑中哪些神经细胞受到了刺激。

接着把这些名人在不同地方的照片拿给受试者看。研究人员发现,当受试者看到同一个人出现在另一张照片里的时候,相同的神经细胞会受到刺激。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在看到新的照片时,没有为它单独开辟空间,而是调用了以前的回忆,形成了新的记忆。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记住新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已有知识进行联系。

当然了其实这个规律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人脑的运作原理。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上千亿个神经元,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脑细胞。 而我们的每个神经元又有上万个神经树突,与其它细胞相连。

至于脑细胞之间究竟是如何沟通、如何协调完成复杂的思维活动的,这个是极为复杂的生物过程,科学家至今也还没有给出透彻的分析。

虽然这些细胞的数量极其庞大,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与神经元的绝对数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起决定作用的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密集程度。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的神经网络连接的越密集,这个人就越聪明。关于这一点,生活中就有很好的例子。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越是聪明的人他懂的越多,知识面越广。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懂得多他的知识连接就越密集,所以他就越聪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新的神经连接只能建立在既有网络基础上,凭空长出一个孤立的神经树突是不可能的。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举个例子。

人脑中的神经连接就好比蜘蛛网上的丝,没收到一条新信息,就相当于蜘蛛又织出了一条新的丝。而且,与神经树突的生长规律一样,新的丝必须连接在既有的网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没有固定在既有的网上,刚织好的丝就会随风飘走。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过后就忘了,因为你没有刻意的去做知识的连接。

好,弄明白了底层逻辑以后,我们来看具体的方法。

02熔断不读书法

什么是“熔断不读书法”呢?看到“不读书“几个字可能有些人有疑问了,你不是教我们如何读书的吗,怎么这里让我们不读书。

你可千万不要误解,这里的不读书是指停下来,而不是让你直接不读书。“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读书不可能把书本里的知识装进你的大脑的。

好,我来解释一下这个概念。所谓“熔断不读书”指的是你在读书的过程中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

停下来干什么呢?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进行提问。这里主要问三个核心问题。

  • 为什么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三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什么类似的知识?

这就是高手学习的方法,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举个例子,你比如说我在看《认知觉醒》这本书的时候,作者提到了学习曲线,也就是平台期这个问题。

这个规律表明,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线性关系,也就是学多少能力就会增长多少,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很有感触。于是我就用“熔断不读书法”进行了思考。

首先问自己为什么对这个知识点有感受?我的回答是它解释了我学习过程中为什么有的时候无论怎么学都停滞不前的问题,解答了我心中长期存在的疑惑,提高了我对于学习规律的认知 。

接着,我问了自己第二个问题,这个知识点可以用在三个不同的事情上吗?我想到了三点。

第一,可以运用到职场上。

刚步入职场的时候,大家学东西的时候都很快,等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感觉自己没什么长进了。这就是典型的进入了职场平台期。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保持耐心,消化以往所学,运用存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待第二波上升期。

第二,可以运用到掌握一项技能上面。

你比如说写作这件事。很多人听说写作对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于是就热情满满的开始写作。

等写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什么突破,就放弃了。这就是因为不懂得平台期这个规律。

第三,可以运用到谈恋爱上。

一对恋人刚开始认识的时候,随着相识时间的增长,两个人的关系会急速升温。这就是平台期中的第一个上升阶段。

这个阶段,两个人的感情会非常好,往往会感觉这辈子两个人都离不开彼此了。随着相处时间的拉长,两个人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各自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在对方面前。

这个时候两个人感情增长速度就放缓了,甚至说逐渐停滞,在感情上我们通常把这个阶段叫做感情磨合期。而如果用平台期规律来解释的话就是感情进入了平台期。

如果一段恋人不懂得磨合,或者说不懂得平台期,遇到问题各种抱怨、各种不满,就特别容易放弃这段感情。

相反,如果这对恋人在遇到问题时懂得磨合,懂得耐心处理分歧,在平台期结束后,他们的感情将进入下一个上升阶段,也就是说感情会越来越好。

好了,这就是我找到的三件可以用平台期规律来解释的例子。

接着,我们来看“熔断不读书法”的第三个问题:这个启发点有没有类似的知识?

首先我分析了平台期规律的本质,它向我们揭示的是一件事情的进展与持续时间长短之间的规律。

于是我想到了复利效应。复利效应向我们解释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看是不是跟平台期有类似之处呢。它们都解释了做一件事情如果方向上没有问题,那么长期坚持做下去一定会有收获。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于“熔断不读书法”的实际运用。

03熔断不读书法的好处

通过运用“熔断不读书法”我发现我的成长速度非常快,那它到底有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我们一起来看。首先来看它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点对我有启发。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让我们认知闭合的过程。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认知闭合,我来解释一下。

所谓认知闭合就是给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答案的愿望,无论是什么答案,都比混乱和不确定要好些。

你比如说,在古代的时候大家不知道天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为了完成认知闭合就创造性的提出了雷公、电母的说法。

当然今天来看,我们知道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天之所以会下雨是因为空气对流造成的。

但在古代的时候这一说法,让人们理解了一个现象,帮助他们完成了认知闭合。

认知闭合让我们对问题进行界定和思考,这一过程可以加深大脑对于一件事情的印象。换句话说,认知闭合是有利于我们记忆的。

第二个问题: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三个不同的事情上吗?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对知识加以运用,指导现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你比如说我知道了平台期的规律。在职场上遇到瓶颈的时候,我就会坚持下去,不断找问题来寻求突破,而不是直接放弃;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会保持耐心,做好量的积累,等待质的飞越,而不会轻易放弃;

在感情中,遇到磨合期,我会积极解决矛盾,而不是一拍两散,错过对的人。这些都可以提高我的生活质量,这就是知识对于现实生活的力量。

第三个问题:这个启发点有什么类似的知识?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对知识进行组块化,结构化的思考问题,帮助记忆。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假如你妈妈让你去超市买点东西,她想了想说“小明呀,你奶奶明天要来我们家,你去超市帮我买点东西。

家里的食盐没了,你帮我买点盐。西红柿也买点,再买点苹果。醋也没了,买一瓶醋吧。

对了,你奶奶牙口不好,你买点香蕉和茄子吧。我前些路过菜市场看到草莓了,你再买点草莓吧。

你弟弟也要跟着过来,他喜欢吃草莓。对了,顺便再买点土豆吧。你刚准备出门的时候她又说,等一下,生抽好像也没了,你帮我买一瓶生抽。 你看我这记性差点忘了。”

听完这些嘱咐,你记住了没,我想你已经蒙圈了吧。

好,如果我们用结构化思考的方法,把这些东西进行分类,我们再来看一下效果。

你妈妈说了那么多东西其实如果进行分类的话只有三类,那就是,

  • 蔬菜:西土豆、茄子、西红柿;

  • 水果:苹果、香蕉、草莓;

  • 调味品:食盐、醋、生抽。

这下是不是好记很多了呢。这就是结构化思考的好处,它将没有关系的散乱事物进行分类,形成组块,让相似或相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加强,能够便于我们记忆。而“熔断不读书法”中的第三个问题就运用了这种方法。

所以这就是我特别推崇“熔断不读书法”的原因所在。它既符合大脑的记忆规律,也符合大脑的思考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对知识进行有效梳理,形成系统,便于我们记忆。

好,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