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周末本来想睡个懒觉,但是门外又传了邻居打骂孩子的哭声、喊声:“穿个衣服都这么慢,看看几点了,马上要迟到了。你总是找借口拖延,你以为是给我学习吗,我花着钱,我赔着时间,还不是为了你吗,你看看你那点成绩,对得起我花这么多钱报的班吗,每周一到上课就磨磨蹭蹭…….。”

多么熟悉似曾相识的话语,不止是我,许多宝妈也一样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许,这就是中国妈妈普遍的现象。她们任劳任怨,省吃俭用,只是想给孩子报最好的班,希望取得更好的成绩。

但是,孩子成绩依然平平,妈妈们跟着累,孩子更累,孩子的身体健康容易被忽视。周末报班,学习了一周的孩子得不到休息,更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户外体育运动,身体素质越来越差,长期以往,带来的就是心理的健康问题,叛逆、抑郁、甚至自杀行为的产生。虽然结果如此,但是宝妈们还是在这条路上前仆后继。

实际上,有一种方法,真的能使孩子的学习成绩得到全面提高,那就是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全面提高‍

高尔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对于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这是中国父母的一道永无正确答案的难题,因为同样的方法,用到不同孩子身上,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现在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培训班涌现,有专门提高成绩的,有锻炼思维的,还有培养习惯的。

实际上,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那就是阅读。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读书吧!那是通往世界最好的路。这句话,对孩子同样适用。

初中时,儿子的一位同班同学,也是儿子最好的朋友,每次考试基本是班级第一名、校级第一名,有一次,儿子在他家玩,我下班后去接,第一次去他家,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客厅很大,两个孩子坐在地毯上,周围堆满书,两孩子坐在中间认真的看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同学妈妈从厨房走出来和我打招呼,我说,真是不好意思,看孩子们把家弄得这么乱,她楞了一下,笑笑说:“你是指这些书吗,没关系得,我儿子就是这样,他准备最近看得都会放到身边,看完后再到书房重新换”。我大体看了一下,有历史方面的、有小说名著的、还有网络科幻类的、甚至还有科研类、图画设计类的。

后来,我又参观了她家的书房,三面墙围绕,都是书柜,里面满满的书。我问:“这些都是孩子喜欢看的书吗?”她说:“大部分是他买来看的,也有一部分是我给自己买的,总不能在他看书的时候我玩手机吧,所以我也买了书,就陪他一起看。”

此时,我明白了,为什么她家孩子成绩会这么优秀,根源在于孩子从小喜欢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明白读书好的道理。那么读书具体有哪些好处呢:

1、读书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富兰克林: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课外阅读可以让孩子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有博览群书才能知识渊博。各种各样的书籍,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够学习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就能了解到古今中外发生的事情,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和知识,增加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学习知识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那就是阅读shu

苏轼: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同时,读书还能陶冶孩子的情操,读书也可以培养和提升孩子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他们读书多了,了解的道理多了,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和境界得到洗涤和净化。通过读书,可以知道古代岳飞、杨家将是怎样精忠报国的;知道近代的林则徐、孙中山等是怎样保家卫国的;知道雷锋是怎样助人为乐的,丰富他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读书可以提升孩子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狄德罗: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滞。

阅读是一种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成为“听话高手”,集中力和注意力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有利于对现有知识的接受力和理解力。

同时,读的书越多,知识就越丰富,同一个问题,就会有多角度去理解,会运用不同知识去解答,所以,面对一些较难的学习领域,他就会培养出比别人更强的接受能力,并能更好地理解与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这是任何辅导班也做不到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读书可以开拓孩子的智力发展,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

多读书,有利于开拓孩子的智力,读书多的人,接触各种文章内容,对于书中人物的言语、行为,孩子会思考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其实就是书籍的信息激发了大脑思考的积极性与表达能力,他的思考能力、解读能力得到培养,表达能力就自然得以培养和提升了。这样一来,当他思考问题时,丰富的知识能力和丰富的语言能力会帮助他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是他智力发展的表现。

同时,经常阅读的人思考问题,理解能力也会更好,思维好的人更容易找到一件事物的逻辑线,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条理清晰的、先因后果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人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韩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既然阅读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妈妈们迫切需要知道的。

1、阅读要从小培养,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阅读能力

孩子的发育有其特定的阶段,每个阶段孩子的发育能力都有不同,对于阅读的培养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

第一阶段是婴儿阶段,年龄在0岁至3岁左右:

以“玩”、“看”、“听”为主。可以玩玩具读物,看一些色泽艳丽的婴儿类画报读物,听一些婴儿广播等,以此培养婴儿的动手能力、视觉、听觉、色感。

第二阶段是幼儿阶段,年龄在3岁至7岁左右:

进入幼儿阅读阶段,也是亲子阅读的最好时期,父母应该陪伴孩子、引导孩子,开始认知数字和文字元素。阅读可以转入图文并茂的图画书阅读、动漫图书阅读。听一些少儿广播、少儿电视类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阶段是小学生段,年龄在7岁至12岁左右:

这一阶段阅读开始丰富起来,引入文字阅读,一些少儿感兴趣的书籍、画报等读物。电子阅读也许内容形式更丰富,但是要适当限制时间,保护眼睛。

第四阶段是中学生阶段,年龄在12岁至18岁左右:

这一阶段的阅读,是经典阅读、名著阅读、兴趣阅读和全媒体阅读阶段,阅读的自主性、自由度充分显露,也是开始通过阅读影响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阅读以孩子的兴趣为主,父母不要强迫阅读

乔布斯: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 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都充满好奇,都有探索的欲望和行为表现,而教会孩子阅读,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是孩子了解世界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广泛的阅读是打开孩子的心灵,启迪孩子的智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在此过程中,孩子总会找到自己的阅读领域,表现出对某类书籍的极大兴趣,此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涉孩子阅读,强迫孩子读这样的书,不要读那样的书,过早地干涉孩子阅读,有可能抹杀了孩子的阅读兴趣,那就得不偿失了,任何时候,父母只是引导和建议,而不是强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一起阅读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而阅读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但却影响孩子整个人生,所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至关重要。与孩子一起阅读,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同时,给孩子树立榜样的作用。

同时,父母在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时,也要关注孩子阅读的书籍或领域,这样有利于与孩子一起探讨书籍内容,了解孩子的喜好,寻找到与孩子交流的共同话题,更加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共处。

总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全面的提高,但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们一定不能操之过急,不仅要科学培养,更重要的是耐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