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小羽

十点邀约作者

很认同这句话:“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你许我一生,我便期待你给我美好未来;我待你好,便期待你同样待我……

如期待被兑现,便心满意足;

如期待不理想,便愤怒、责备,试图改造对方。

可现实很残酷,没有人有义务实现你的期待。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喜好,总期待他人按自己要求做事,注定相处痛苦。

俗话说:“山若不来,我便过去。”

与其被期待对方改变所困,不如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活出自己的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亲密关系》一书中讲道:“期待是愤怒的前身。”

当你对他人的期待未实现时,便有了失望的情绪,进而再转变成愤怒、指责……

期待越高,失望越大,自然烦恼越多。

在《认识你真好》一书中,作者meiya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从恋爱开始,meiya就把生活的很多期待,都放在丈夫身上。

她觉得丈夫应该赚更多钱,换更好的工作,期待给她更好的生活,但丈夫没有如她所愿。

为督促丈夫保持进取心,她觉得丈夫应该和自己一样,多学心理学,但丈夫不感兴趣。

不知不觉,她总要求丈夫这样做那样做,但均以失望告终。

慢慢地,失望变愤怒,两人的争执越来越多。

莎士比亚曾说:“所有期待是一切精神痛苦的根源。”

当期待他人给予幸福时,便等于将人生主动权交给别人。

一旦期待没有及时满足,便时常会被痛苦、愤怒伴随。

在电视剧《欢乐颂》中,王柏川曾许诺樊胜美,一起在上海买房。

为了美好未来,樊胜美督促他创业,帮他找办公地点,给他介绍客户……

可没想到的是,在买房当天,王柏川考虑樊胜美原生家庭的问题,暂时不同意写她的名字。

这让她歇斯底里地崩溃,不管不顾地在售楼处跟王柏川嘶吼。

最终,两人分道扬镳。

畅销书作家克里斯多福.孟,曾说过一句扎心的话:“维持一段感情背后的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当你感觉一段感情,拥有美好地期待时,是因为意识到心中需求即将被实现。

但现实很残酷。

如张德芬老师所说:“世界上不可能有人能满足你所有需求,填补你从小的匮乏。”

既然如此,还一如既往地期待,便是给自己徒增烦恼。

而维系一段关系,最好的方式是:降低期待。

不高估关系,少期待结果,烦恼自然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乎上有人问:“在寻找伴侣的问题上,大家有什么经验或者忠告可以分享?”

一条高赞回复:“不要指望结婚以后,一个人会发生改变,你若接受他,就接受他现在的一切。”

但很多人,却带着幻想步入婚姻的殿堂,准备与幻想中的人幸福生活。

电影《囧妈》中,张璐的一番话引人反省。

徐伊万和张璐的婚姻出现危机,为挽留妻子,徐伊万把他认为妻子喜欢的台灯修好了,让她一起带走,想以此修复两人的感情。

可张璐却说:“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台灯。”

这让徐伊万很惊讶:“你不喜欢它吗?”

张璐却很无奈地说:“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

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听着当头一棒,徐伊万怔怔地站在那。

大多数人心中都在跟幻想中的伴侣生活:

我给你买的礼物,你应该爱不释手;

我忙碌一天回家后,你应该早做好可口的饭菜;

我心累时,你应该默默陪在我身边,懂我所想……

在“你应该”的背后,是痛诉我不满意现在的你,你要改变,变成我喜欢的样子。

可婚姻找的是伴,不是梦。

但人往往会忽略掉,对方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

后来,经过6天的旅行,让徐伊万恍然大悟,他对张璐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就如同这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没有人刚好吻合你的要求。

所以,永远不要试图改变对方。

而尊重和接纳对方,才是长久相处的秘籍。

看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最听你话,最容易听你指挥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你控制不了他人的行为,只能管理自己的思维。

与其浪费时间改变他人,不如花时间提升自己。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27岁的恒子带着对幸福的向往,与中村三雄结婚了。

可婚后,恒子发现丈夫的很多行为让人接受不了。

他嗜酒如命,还经常请朋友一起喝酒,甚至,每月的收入都花在喝酒上,因此,家里的大小事务指望不上他。

这让恒子很失望,便想改造他,曾以离婚来要挟他,可事与愿违,丈夫总是满口答应,事后又照做不误。

她渐渐发现改变一个人,简直是白费力气。

与其改造丈夫,不如靠自己赚钱养家,花精力让自己成长。

生活一如既往,仅仅转变自己的思维,却重新发现丈夫的很多优点:虽然嗜酒如命,但人品不错,为人善良,对朋友仗义……

慢慢地,两人感情渐渐好转。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人多年形成的性格,除非自己想变,我们很难改变。

主持人马东曾讲过,想改变母亲顺手关灯的习惯,但母亲每次都说:“好”,事后又随手把灯关上了。

马东后来不再劝告,因为他渐渐明白:“节约用电已成为母亲的思维定势,就算你告诉她不用随时关灯的道理,她也改变不了自己过去积累下来的行为。”

他人的行为习惯是常年累月形成的,如贸然要求对方改变,对他来说,极有可能很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他人习惯,不如选择尊重对方,收获良好的关系;

改变他人想法,不如改变自己思维,收获更精进的自己。

认同这句话:“你看别人不顺眼的地方,都是自己的问题,没有例外。”

与其改变他人,不如修炼自己。

马云曾说过:“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也很难,但是改变自己才有希望!”

其实,“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但我们常认为不理想的结果,是他人所导致的。

便会拼命的去抱怨,去控制、改造他人,以此希望结果改变。

然而,很多事情并非在在我们控制范围内。

与其较真我们无法改变的环境、他人,不如学习如何接纳。

无法改变风的方向,那我们想办法调整帆的方向;无法移动山的位置,那我们绕路过去。

人生最聪明的活法是,改变可以改变的,改变不了的去改善,不能改善的去承担,不能承担的便接纳。

愿余生,你我都能坦然面对一切。

不操心别人的事

作者| 江小羽,让文字伴随你我持续成长。

主播| 杨枪枪,主持人,公众号:小杨说事儿

图片|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