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城记智库雨林

当下西安不少城市区域,有两种建筑是众矢之的:“墙建筑”和“韭菜楼”。

顾名思义,“墙建筑”就是建筑如同一堵墙;“韭菜楼”,就是高度一致的“一刀切”。近日,《西安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指导意见》发布,明确对城市住宅建筑提出新规范。

「城记」观察认为,这是一次纠偏和调整。大发展时代的西安,希望遗憾越来越少。

城市:那些著名的“墙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有形载体和传承。“秦中自古帝王都”,离不开城墙、钟鼓楼和古街坊。

在如今的现代特大城市,由于首位度和人口规模足够庞大。所以,“安居”需求更明显。所以,规模最大、面积最多的建筑,就是住宅。从这个角度,住宅就是城市的身体。

对于齐刷刷的“韭菜楼”,互联网讨论已足够多。在《》中,我们也有详细分析。

今天,我们从西安著名的“墙建筑”说起。

①西安北大街钟楼北

②西安曲江新区雁展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③西安雁塔区雁塔西路

④西安碑林区南二环东段

⑤西安莲湖区土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看到,这些著名“墙建筑”出现在不同区域、诞生于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类型。

从统计上来看,除“人人喊打”的宏府嘉会广场之外,有的最宽竟达180米;部分住宅,连续面宽也达120米以上。由于城市发展和开发时间,这些基本都位于城市的主要区域。

「城记」资深网友IN地产,早在2014年左右就在微博上推出《西安最丑陋的建筑系列》,其中就收录了大量的和“韭菜楼”和“墙建筑”。

密不透风“墙建筑”,造成城市空间的失衡,对城市景观造成不小的伤害。最重要的,它们70%以上以城改为主,皆位于城市最核心的地段,无论是在停车位配比、建筑品质等,建成即落后。

对于这种现象,《西安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指导意见》中,在第五条中提出明确要求:

“建筑高度≦27米,最大连续面宽投影不应大于80米;建筑高度>27米,最大连续面宽投影不应大于65米;对于重要区域第一排建筑,单元拼接不宜超过两个;高度大于54米的,不应拼接组合。”

如果对比最新的规范,大家可想而知西安这些典型“墙建筑”惊人的尺度。

镜鉴:其它城市的改变

“墙建筑”,是否西安独有?并非如此。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审美。

早在十七年前的上海,就已出现这样的问题。

2004年2月,上海《文汇报》刊登了一篇这样的报道:“《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新鲜出炉。”

根据报道称,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技术规定在今年全面施行,将使上海城市规划管理进一步落到实处,把更多的公共空间还给市民。”

原因是什么?那就是城市规划出现了新的问题。

被官方定义为“长门板”建筑◎NEWS

这篇2004报道称:目前,在苏州河沿岸大型住宅区中已出现面宽达150多米的“长门板”建筑,严重阻断了城市公共空间,影响城市景观。今后,这样的建筑将不允许建造。

根据这篇新闻线索,加上「城记」连线上海了解,我们查询出这个被列入“负面”的建筑群,应该是中远两湾城。

数据显示,「中远两湾城」占地面积约600多亩,分东区、西区,建面超过160万平米。一共96栋居住楼,以大板式为主。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它位于苏州河畔,是上海内环的超级大盘。但是,无论是从二手房销售还是业主口碑来说,远不如上海一些外环板块。很多业界人提到它,口碑不佳。

规划的标准和要求必须超前◎NEWS

如此好的地段,面临着“基因式难题和当时规范”两大难题。中远两湾城前身,是上海市区最大、最集中的危棚建屋集中区。

正是这种所谓的“特殊性”,它在容积率、建筑设计和规范上都埋下了种子。据说,当年开发时的容积率和密度可称得上海之最。

正因如此,2004年上海颁布《技术规定》,建筑物正面宽度被严格规定。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米,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大于80米;高度大于24米,小于、等于60米,面宽不大于70米;高度大于60米,面宽不大于60米。

从复杂历史年代走来,经历一系列变化的中远两湾城,成为上海城市规范的一个时代注脚,也成为上海城市规划设计“以史为镜”的例子。

期望:西安再大胆些

客观来说,《西安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指导意见》是个好的开始。但是,凡事最怕对比。

2004年,上海以“中远两湾城”等项目为镜鉴,发布了《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九章三表三附录”上万字,对容积率等核心要素做出明确规范,以此为基不断进行优化调整。

当时,上海规定“住宅用地容积率不能超过2.5”。随后,北京、杭州、南京、苏州、宁波等东部城市也大致跟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的现代城市天际线◎摄影/西大街游民

实际上,各种感官和数据,已显示西安这方面要做的事刻不容缓。比如,贝壳研究院发布《2020年新一线城市居住报告》称:

19座城市中,深圳、西安和长沙住宅小区平均容积率最高,分别达到3.4、3.3、3.1;天津、苏州、上海的容积率最低,分别达1.6、1.7和1.8。

尤其是2006-2016这十年,城改狂飙猛进,规范屡次突破,很多“城改”容积率动辄在5.0、6.0以上,甚至超过8。同时,很多新地块容积率也都“涨”到3.0、3.5左右。

对于西安来说,西安城市主动“降容”,也只是近些年的事情。

1、2015年《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城市改造区容积率按人口比重分为“6/5/4”,城市新区为“5/4/3.5”。开始“降容”,但依旧高企。

《西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容积率◎NEWS

2、2017年12月,西安确立“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优”方针。2018年3月,《西安市进一步加强重点历史文化区域管控疏解人口降低密度的规划管理意见》发布。管控范围内居住用地指标中,明确住宅容积率不超过2.0

3、2018年6月,西安规划局发布《西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第二版)。自此,西安正式步入住宅“容积率小于3”时代。

2018年西安对容积率的新规定◎NEWS

某种程度上,“天际线”就是城市建筑之美。从“高容高密”到“主动降容”的背后,是城市营造思维的转变。

这次《指导意见》中,也提出重点区域“外立面要共建化设计”;建筑高度上,避免出现高度悬殊的“高低配”和“一刀平齐”的要求……我们认为,也是最值得期待的亮点。

作为特大城市,西安的城市发展逻辑正在变化。我们希望,西安要更大胆、更超前一些!

西安规划相关专题

文=城记智库雨林

©版权声明:部分信息和图片来自公开网络,

发现脚下这座城

最近,我们谈了很多“西咸合体”的事情

谈了央企进陕的影响

也重点分析关于交通的提升

我们已成立了城记的「城城」交流群

这里有了数千位「城」的朋友

一起聊聊西安,说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