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妈妈手册(ID:jqfans)

作者 | 晨妈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以为只是搞笑视频,可以一笑了之。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那天跟小区里的几位宝妈聊天,其中还真有人利用“坏叔叔”的视频,去“教育”孩子。而且那位宝妈还得意地说:“这坏叔叔的视频真管用,我家孩子现在刷牙洗脸利索的很,再也不用我喊叫了!”

从“坏叔叔”视频的点赞数也不难看出,在中国,这样的父母还有千千万万。

不知道这些父母,是不是正在为不用亲自教育就能得到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洋洋得意。实际上,这种恐吓、威胁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父母在“教育”上偷懒,走捷径!

虽然看上去“控制”住了孩子,但也给孩子的心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恐吓,让孩子敏感自卑,缺少安全感

“你再这样,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我数3,2,1!你再不起来,就在这里睡吧!” “快点!等会来不及了我不会等你的!”

这三句话,相信不少人小时候都听自己的爸妈说过,甚至现在还在对自己的孩子说。其实,这就是一种常见的“恐吓”教育。

杨烁在一档亲子综艺节目中的育儿方法一直被大家诟病,原因之一就是,他在节目中对儿子说话总是带着威胁的意思。

杨雨辰走路慢了一点,他不仅一直催促,还威胁他如果比自己走得慢,就让他重新走。

这种看似“严父”的教育,让杨雨辰在父亲面前总是唯唯诺诺。而杨雨辰在之后的节目中,看到爸爸杨烁走来,也是下意识地躲开,很明显他害怕爸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本该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是这种威胁,不仅没给孩子带来丝毫的温暖,还带来了无尽的恐惧与不情愿的“屈服”。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父母那里都不能得到足够的安全感,那他的安全感又从何而来呢?

恐吓,让父母成为孩子最不愿相信的人

恐吓式教育,也许能吓得住孩子一时,却吓不住孩子一世。

由于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对于长辈们的“威胁”,他们深信不疑。比如“再不听话,狼外婆就把你抓走了”这类的话。

可是,孩子很快就会长大,当他们有了思考能力后,就会发现,长辈说的话都是骗人的。

那时,当你再想用这种话吓孩子时,他们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本来在孩子心目中,最信任,并且无所不知的我们,就这样逐渐失去了他们的信任。

除此之外,孩子长大后,有可能会因为小时候被打压、威胁,而变得越发叛逆,难以管教。

父母用一时的简单粗暴去对待孩子,换来的是孩子长久的不信任与叛逆,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恐吓,让孩子对“医生”“警察”等职业产生错误认知

小的时候,有的父母经常吓唬孩子说:“再不乖,警察就把你抓走了!”并且,这套方法屡试不爽。

甚至,在一些孩子眼里,“警察”就是“会抓走我的坏人”。

记得上次还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

虽然这个新闻看上去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但是却值得我们反思。

为什么“警察”这么正义的形象,在孩子眼里却本末倒置,变成了一个“坏人”呢?或许,这与男孩父母的“恐吓教育”分不开。

也许成年人嘴边一句不经意的话,在孩子心里,就会形成错误的认知。

而错误的认知一旦形成,往小了说,会让孩子在需要帮助时,不相信真正的好人;往大了说,则会是非不分,不能明辨事理。

避免这类情况,我们需要这样做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父母加以引导

在《妈妈是超人》里,有这样一个片段:霍思燕让嗯哼来吃午饭,跟他说今天有他最爱的番茄炒蛋。但是嗯哼来到桌前,看到只有番茄鸡蛋汤,突然闹起了小脾气,不吃了。

霍思燕这时并没有强迫嗯哼吃饭,而是说:“你不吃就不吃了。”并且引导嗯哼:“你看,把番茄鸡蛋汤泡进饭里,就是番茄炒蛋了,还可以吃汤泡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嗯哼还是嘟着个小嘴,但是看到妈妈的亲身示范,自己也对“番茄汤泡饭”产生了好奇,学着妈妈的样子,吃起了饭。

有时,作为父母,需要放慢心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情绪,之后再慢慢引导。毕竟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偶尔还会有情绪崩溃的时候,更何况孩子呢?

正面承诺取代负面威胁

这一招,晨妈可是亲身试验过的~记得蛋蛋刚上幼儿园,每天在进园前,他都要跟我上演一出“生死离别”,后来,我想了一招,跟他说:

“今天乖乖上学,妈妈保证你一放学,就能看到妈妈。回家妈妈还陪你多玩一个小时游戏,好吗?”

蛋蛋听了我的话,依依不舍的抓着我的衣领,半信半疑地走进了教室。

从那以后,我都会信守我的承诺,而蛋蛋也逐渐适应了在幼儿园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与其强迫孩子、威胁孩子,不如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比如“奖励”,去让孩子带着期待做某件事。

当然,也不鼓励每件事都奖励孩子,这样也许会让孩子变得功利心过重。奖励的前提,是在不触及原则性问题的情况下哦~

③给孩子多点选择

当孩子只有一条选择,又不愿意做时,自然会反抗、哭闹。如果我们转换思路,多给孩子几个选择,他就会在比较中选出自己愿意做的。

比如,在孩子回家不想写作业时,你可以问他:

“你是想要先写作业再玩,还是先玩再写作业?”

吃饭前,孩子很想吃某样零食,你可以这么说:

“马上快要吃饭了,你如果现在要吃的话,只能吃一口,但是你如果放在下午茶的时候再吃,你可以吃一整个。”

诸如此类的情况,家长们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试试看哦~

很多父母自己在幼儿时期,都经历过“恐吓式教育”,大家也深知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

因此,现在身为人父人母的我们,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应该以一种更平和、更耐心的方式去对待我们的孩子。切忌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因为自己一时的“偷懒”,而造成孩子心理上更大的缺失。

真心希望类似“坏叔叔”的视频,大家看过之后可以一笑了之,不再当真。

本文为妈妈手册(ID:jqfans)原创,600万宝妈关注的母婴公众号。作者:晨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