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也许是天气寒冷的原因吧,最近几天,大家伙向我咨询腰腿疼的,特别多。

看到这样的提问,我心里不好受。我的水平有限,同时又和读者朋友天各一方,说真的,很多时候,我确实有心无力。

我觉得,我应该把我所学的,所看到的,任何一则可能对大家起到帮助作用的经验,都写出来,仔仔细细地解读出来,向大家昭示治疗的思路、主旨和方法。

纵然不能直接帮助某一个人,但至少,可以给人以温暖和信心。

在我的笔记本里,静静躺着这么一张配伍。它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蒋位庄老师的一张验方。蒋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专家,于风湿痹症的治疗,在国内享有盛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这配伍是这样的——

独活20克,乳香、没药各10克,三七粉3克,防风12克,川芎9克,牛膝15克,秦艽10克,杜仲12克,当归9克,茯苓10克,桑寄生12克,党参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围绕这个配伍,还有一张蒋师的医案,我把这个医案给你写一遍,有助于帮助您理解方义。

话说有一个男子,年56岁。大概在一年前,他就感觉自己的腰腿部位疼痛。不过当时,症状尚轻,可以维持。后来,在最近这一周,患者忽然不慎淋雨。这一下,坏了。患者感觉到腰部伴随左下肢疼痛剧烈,而且下肢肢端,也就是双足发凉,又疼又麻,甚至有时传来刺痛感。腰部和腿部伴随沉重感。所有这些,得温则减。离开了热水袋和电热毯,就难受得要命。

怎么办?他求治于蒋师。

刻诊,见脉沉,舌苔白腻而胖,大便黏腻,腰腿重着沉痛,麻木发凉,行走十分困难。

了解到这些后,蒋师果断给开了一张方子。就是我上头为您详细展示的那一张。

结构如何?患者一共喝了七剂,诸多不适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续服用2周。最终,患者诸证悉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我想跟你仔细说说。

首先,我想跟你传递一个观念。这就是,我们的腿,乃是湿气之宅。

没错,腿,就是湿气之宅。它是湿气喜欢呆着的地方。因为啥?因为湿气属阴啊,水湿湿,它就有水趋下的特性。水,往下流,湿气,往下走。走着走着,聚集到双腿。你看,人的一些常见病,脚癣啊,痛风啊,浮肿啊,是不是都喜欢体现在下肢?那些都是湿邪所致的病啊。

湿,可以有寒湿,也可以有湿热。其中,寒湿尤其喜欢找人腿的麻烦。因为人的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寒为阴邪啊。它容易找我们的下半身。

你看上文这个患者,其实就是寒湿困阻于腰腿了。

怎么知道?你看他的舌头,舌胖,苔白腻啊。另外,他大便黏腻。这是不是有事?而且,他下肢冷痛,怕凉,这不是有寒吗?所以说,他的体内有寒湿之邪,而且尚未化热。正是因为有湿,所以他的痛,为典型的重着之痛、带着麻木感。腰腿发沉,阴雨天加重。这些都是寒湿困阻的典型表现。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蒋师的配伍,是科学的。你再看一眼——

独活20克,乳香、没药各10克,三七粉3克,防风12克,川芎9克,牛膝15克,秦艽10克,杜仲12克,当归9克,茯苓10克,桑寄生12克,党参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

这个配伍,其实是独活寄生汤的加减。

你不是有寒湿吗?这里头防风、川芎、秦艽、细辛、独活,都是妥妥的祛风散寒除湿之品。尤其是独活,专入下肢,力道很猛的。这里头重用20克,作为君药。

在这个基础上,你还得养血啊。血行,风自灭。血行,才能化瘀止痛。于是,在这个基础上,用三七、当归、白芍来养血活血。乳香没药,那更是化瘀止痛的常用药。

接下来看,桑寄生、杜仲、牛膝,这是补肝肾的。党参,茯苓,这是补脾益气的。也就是说,这一队药,是来扶正固本的。为啥要扶正啊?因为风寒湿邪郁久,容易伤正。扶正,正气足了,才能有力量驱赶邪气啊。对不对?

说起来,这个验方的结构,还是很有层次感的,也方便理解。

我把这个东西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借鉴参考吧。

请记住,这个配伍,临床运用的时候,有些人会觉得胃不舒服。这个是偶发的现象。为了改善,可以在饭后服用。如果胃不好,实在受不来,那就干脆不要用了。同时,肝肾功能不全,对药物有过敏史的人,慎用。经期、孕妇等特殊人群,不能用。另外,这里头有大量的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药物。所以,阴虚、血虚之人,慎用。总之,像这样的专业配伍,普通的读者看懂以后,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

至于说专业读者,我希望您能认真体会,学为己用,日后提高临床水平。应该说,它对于改善风寒湿困的腰腿疼,还是很有借鉴意义和临床意义的。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跟你聊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