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暗西湖春欲暮。无数青丝,不系行人住。”西湖的春是属于王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的夏是属于苏轼的;“云母扇摇当殿色,珊瑚树碎满盘枝。”西湖的冬是属于李郢的。而西湖的秋是属于我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咏诗赞美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湖自古即是谈情说爱的胜场,与缠绵韵事相关联的桥可举出多处。 譬如断桥,中国四大古典传奇之一的《白蛇传》中,清明佳节,烟雨蒙蒙,观音大士说“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在杭州西湖的断桥上,白娘子终于找到了前世的救命恩人许仙,蒙蒙细雨中许仙撑着伞与白蛇娘娘相识在此,同舟回城;后白娘子以身相许,结为夫妻。在经历水漫金山之后,又是在断桥邂逅重逢,再续前缘。他们的爱情故事被演绎成《断桥相会》这出著名的折子戏,被许多剧种作为保留剧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如西泠桥,古称《苏小结同心处》。相传南齐歌妓苏小小,富才华,颇自重,一次乘车出游,在白堤上遇到青年才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口占一绝云:“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即西泠)松柏下。”迫于时势身世,苏小小终难与阮郁谐秦晋之好,积忧成疾,病殁后葬于西泠桥畔,墓亭就叫“慕才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的西湖演绎了无数浪漫爱情故事,到如今也只剩下传说。但是西湖的山水名胜却因传说故事而增添历史文化内涵,更加引人入胜;并随着旅游的发展扩大传播面,传说故事因山水名胜而获得真实感和知名度。关于西湖的传说曾被采录和编辑出版,在全国民间文学界产生较大影响,对带动地方民间文学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季节,不是西子湖赏景的最佳季节,但徜徉在西子湖畔的游人并不少,多少人痴醉于她的高贵,又有多少人陶醉于她的优雅。“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曾记否,那些文人墨客追随你的脚步,在这里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天地,“且陶陶、乐尽天真”。有着历史感的青砖白瓦在夜中默默地陪伴西湖,一起见证着朝代更替、战火硝烟、盛世繁华,也在默默地守护着属于她的西湖。

这里是繁华都市的中心,也是繁华都市的世外桃源。路的那边灯红酒绿,路的这边是万籁俱静。这里是人文与自然的碰撞;是古典与现代迸发出的激情;是今朝对往昔的追忆;是青春和岁月的约会;是我对夜最深情的告白。一片叶子飘零,落在湖面上,带着唯有她们懂得秘密和记忆走向诗一般的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风拂过脸颊,缓缓走在沿湖的石子路上,伴着桂花糕沁人心脾的芳香,拿着一杯带着温度的奶茶,绚烂的夜景灯光仿佛破晓一般,诉说着西湖夜的丰富与多彩。南山南,楼外楼,山外山,一步一景。“闲坐步上断桥头,到眼无穷胜景收。”这是断桥的慧。“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白堤的雅。“无端更被千株柳,展取苏堤分外长。”这是苏堤的文。夜色下的西湖又承载着多少人对于黎明的憧憬与希冀,或许这就是西湖的夜最慷慨的馈赠吧。

然而,世事并不全是这样的如人所愿,在真实的爱情中,有情人往往都困于现实中的重重阻隔,最后不得不劳燕分飞。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比比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如果说是梁山伯祝英台的双双化蝶是心酸的浪漫,那么双投桥下的湖水“新开两朵玉芙蓉”,则是情之所至的极端举措。今天走过长桥和双投桥的人们,除了屏湖扼腕之外,或许可以明白,爱是需要勇气,可以跨越前世种种,让爱在此生继续。

此时静夜,坐于西湖河畔,“一卷书、一盏茶,一溪云,”这是昼的温情,“一张琴、一壶酒、一幽亭,”这是夜的情怀。昼与夜的更替,日月与星辰的交织,爱与情的纠缠,将时间的指针一圈一圈撩拨,“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夜无尘,月色刚好。断桥之上的美丽邂逅与雷峰塔下的凄美爱情,千与千寻,你伴随着夜的西湖见证了多少旷世爱情?又伴着多少遐想走向远方?西湖,你的每一滴水,每一砖瓦、每一条街巷、每一栋楼宇的背后都藏匿着一份远离喧嚣的寂静,无需言语,心灵自通。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我悠悠的来,悠悠的离开,只有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能代表我,对西子湖最好的赞美。

今夜。

梦中有你。

西湖。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