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名臣范仲淹,从小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有云:“能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莫过于做宰相;倘若做不了宰相,能以自己的所学惠及百姓的,莫过于做医生。倘能做个好医生,上可以疗治君王和父母的疾病,下可以救治天下苍生,中可以教人保健养生,益寿延年。身处底层而能救人利物、为老百姓解除疾苦的,还有比当医生更好的职业吗?”

这就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官,就应施行仁政;行医,就应实行仁术。范仲淹的榜样,不仅极大提高了医生的社会地位,而且鼓励了一批立志经世济民的读书人。

人世间的灾难,莫过于疾病。中华民族能够繁衍至今,儒家传统影响至深,而医生的功德也不可估量。“但得世间少病,何妨架上药上尘”。一批批良医以推已及人、舍己救人的理念和胸怀,把儒家的仁爱思想捡到了极致。直到近代中国,不少志士仁人志在救民于水火,也是从学医开始,诸如孙中山、鲁迅、郭沫若等等,更多人则是选定这一职业,终生未再脱离,而儒与医的完美结合,最终造就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宝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