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生活哪里游,博物馆里好去处。

随着暑假的开始,

博物馆成为学生和家长的新宠。

不少学生家长选择带领孩子走进博物馆

参观游玩、学习体验,

了解家乡文化,感受历史文明,

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虑到大家的需求,

小编今天化身讲解员,

带大家逛一逛周边的展馆,

首先走进的是花县农民运动陈列馆。

花都区原为花县,1993年撤县设市,定名“花都市”(县级市);2000年撤市建区,即广州市花都区。花县是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

王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和花县农民自卫军总部旧址,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是省内罕见的七级台阶祠堂,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花县农民运动陈列馆是依托花东镇九湖村的王氏大宗祠建设的,共分4个部分、8个展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于2020年7月建成并对外开放,主要陈列展示花县农民运动的萌芽、发展与高潮,以及花县农军参加大革命、武装起义,最后转战海陆丰、踏上新征途的历史进程。

今天带大家看看第一部分【奋起抗争】

第一展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苦难花县】

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旧中国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弱,饱受欺凌。那个时候的花县农民日益穷困,大多数农民一贫如洗,债务丛集,终年劳碌却难得温饱。这个展厅介绍了花县人民面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开始抗争、开始抵抗。

第二展厅

【农团降生】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花县人民更加积极地寻求变革现实、改造社会的道路。这个展厅介绍了以王福三、徐茂均为代表的花县籍进步青年投身农民运动,“九湖自卫农团”和“花县共产农团”等进步组织相继成立。

【关于王福三(滑动查看)】1886年出生在泰国董里埠一位华侨家里。他原名露福,因排行第三,故被称为福三。9岁返回祖国。同母亲、弟妹一道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少年的王福三,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做过伙夫、药店工人、小贩,收入总是不够一家人的温饱。在“钩鼻佬”(指帝国主义分子)、地主和资本家欺凌下成长的王福三,从维新派的《时务报》上学到一些革新的道理,迫切希望改变现状。辛亥革命给年轻的王福三很大鼓舞,他用买米的钱买了一串鞭炮来庆祝,还跟随一些人到广州听孙中山的演说。不久,袁世凯复辟帝制,福三目睹社会黑暗依旧,失望地对乡亲们说:“统统依旧,绅士和沙面的‘钩鼻佬’都像以前一样神气。”此后,为了生活,他到南海县平地乡的药店当店员10年,每年回家几次。他家乡的豪绅地主操纵公产公田,鱼肉百姓,农民敢怒不敢言。王福三建议乡亲们同地主作斗争,要求公布公尝账目,人人监督。他还帮助物色办事公道的人管理公尝,深受农民的欢迎。1919年,王福三帮助乡亲们用巧妙的办法,从平山乡大地主刘寿朋手中夺回了王氏宗族的山地,更加受到农民的信任和钦佩。

1920年,王福三和本县教师陈道周(仙阁乡人,早期共产党员,1927年牺牲)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团委领导人阮啸仙,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懂得了革命的道理。福三激动地说:“我以前是‘光眼盲’,到现在才算是开了眼看世界!”此后,他们与阮啸仙、周其鉴、刘尔崧等志同道合的同志经常在一起议论国事,王福三的思想觉悟迅速提高。同年冬天,王福三从南海县返回家乡,投身农民运动。他从健全以前组织的“九湖乡自治会”入手,进一步创办了“九湖乡自卫农团”。自治会提出了以前提过的“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外乡大地主!”这三大口号,选举王福三、王彭(华侨、兴中会会员,后被国民党杀害)、王炳坤(1928年任中共花县县委委员,后被叛徒出卖牺牲)等10人组成评议委员会,逢农历初一、十五开会评议公私大小事务纠纷,这实际上是把乡政府权力从土豪劣绅手里夺了回来。自治会的减租办法减轻了农民负担,从经济上削弱了封建势力。那时的九湖乡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男女老少,欢天喜地。”王福三因勇于挑担,富有胆略,在农民中享有崇高威望,被选为自治会会长。1923年,王福三由阮啸仙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实现国共合作后,农民运动在合法条件下蓬勃发展。王福三和陈道周等在九湖、元田、宝珠岗等地组织农民协会,收缴乡村枪支,取消苛捐杂税,开展与地主豪绅的斗争。农协会会员迅速扩展到10多个村庄的2千余家。在此期间,中共广东区农委的彭湃、阮啸仙、周其鉴等多次到花县作深入调查研究,并给王福三等以具体指导。彭湃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期结业的党员黄学增、高恬波被派到花县帮助工作,花县农民运动进入高潮。花县第二、三区农民协会相继建立之后,10月,在九湖召开的花县农民代表大会上,县农民协会同时宣告成立。中共广东区农委书记阮啸仙到会庆祝并讲了话。大会发表了《告花县农民书》,作出了实现二五减租,取消送租苛例、组织农民自卫军等决议。会上,王福三被选为花县县农协副执行委员长兼第二区农协执行委员长。此时,王福三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但他把全部身心投入为农民谋福利的工作。他对妻子说:“家国难两全,请你原谅我没照顾好家庭。”妻子受到革命的教育,主动承担家庭重担,积极支持福三的工作。

同年10月,以广东买办资产阶级陈廉伯和陈恭受为代表的反动商团,在英帝国主义策动支持下,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商团公然开枪射击为辛亥革命13周年而举行示威游行的群众,酿成了“双十流血惨案”。花县的土豪劣绅江耀中、刘寿朋等也参加了反革命活动。他们以“花县田主维持会”的名义,在平山均和书院秘密召集花县、番禺两县商团骨干开会,议决即日在粤汉铁路新街站附近掘断铁路,阻止已抵达韶关的北伐军回师广州平息商团叛乱。王福三探悉这个阴谋后,立即向当时在花县检查农运工作的彭湃汇报,彭湃马上写信报告了中共两广区委及省政府。同时,王福三派出农卫军保卫新街站附近的铁路;在花县各地张贴布告,揭露地主豪绅勾结商团反对革命政府的罪行;通知花县县长下令解散“田主维持会”和通缉江耀中、刘寿朋。王福三的机智果敢行动粉碎了敌人的罪恶阴谋,为平息商团叛乱、挽救全省危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当时在中共两广区委工作的周恩来的表扬。

敌人阴谋被粉碎,农协工作迅速开展,使得地主豪绅对王福三恨之入骨。他们唆使“田主维持会”加紧活动,与农协对抗。策划反动武装民团侵占农协会员耕地,暗害农会干部,甚至扬言要杀害王福三。王福三毫不畏惧。他针锋相对地提出“打倒平山大地主,唔(不)忧无米煮;打倒洛场地主楼,唔忧无地求(住宿)”的口号,鼓舞农民的斗志。

1925年1月18日,王福三与农运特派员黄学增、何友逖率领农卫军几十人到九湖乡捉拿叛徒王锦焦,遭到地主江耀中、刘寿朋的100多名武装匪徒的围攻,同时平山等乡地主武装包围了花县农会,使县农卫军无法前来救援。危急中,王福三命令农卫军保护黄学增、何友逖向元田撤退,由他带10多人在后面掩护。他且战且退,当退至九湖横枝枥的灰砂山边时,不幸中弹,身受重伤。战友们要背他撤退,他坚决拒绝说:“我们退避元田乡,该农会又会被摧残,唯有决一死战!”当即命令所有战士撤走,自己单枪匹马吸引敌人。匪徒们很快接近王福三,而他的枪弹已尽,便用手枪与围上来的敌人搏斗。英勇的王福三连中数弹仍未倒下,被残暴的匪徒用大石头猛砸头部,用刺刀割去左耳,斩断右手,壮烈牺牲。

噩耗传来,成千上万的农友无比悲痛。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和彭湃、阮啸仙等亲自处理王福三被害事件,发行《花县惨案专号》,揭发国民党右派阴谋,彭湃还到花县召开县农协代表大会,决议在花县公葬王福三烈士。同年9月26日,在花县九湖乡召开公葬王福三烈士大会,由阮啸仙主祭,参加大会的有花县全体农会会员、广东省农协代表、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宣传队、广州农讲所学生及各界代表共2千多人。会后,农友们抬着烈士的灵柩游行。1万多人的送葬队伍长达6华里,将烈士的遗体送到花县城东文笔岭上的墓地。沿途散发革命传单和烈士遗像,张贴标语,高呼口号:“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贪官污吏!”“农工团结万岁!”花县农协在为烈士树立的纪念碑上写道:“为农民阶级谋利益的最奋勇之烈士王福三同志死矣,但其奋斗之精神不死,久在我辈脑海中,必得最后之胜利。”国民党反动派在1927年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时,曾经掘毁文笔岭上的王福三烈士之墓。

新中国诞生后,党和人民又在文笔岭上修建起烈士墓,那块记载烈士丰功伟绩的碑石重见天日,耸立在文笔岭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馨贴士:

1.花县农民运动陈列馆实行免费开放,开放时间9:00-17:00;

2.衣冠不整者,酗酒及精神性疾病患者谢绝参观,高龄老人或行动不便者须有成年人陪护入馆参观;

3.严禁将违禁物品及宠物带入馆内,馆区内禁止吸烟,燃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4.保持馆区环境卫生,不要在宗祠内吃零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5.单位集体参观请提前预约,本馆联系电话:020-36977251 020-86903761;

6. 展馆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九湖村王氏大宗祠。

今天先介绍这两个展厅

如果想了解其他展厅的历史故事

可以亲自去打卡喔

也可以留意我们的后续报道喔

来源:花都文旅、花县农运陈列馆、《花县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