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粟裕率华野攻克河南省府开封后,乘胜追击,把下一个目标放在了郑州。

奉命就任突击集团总指挥的叶飞,从1纵司令员升为指挥4个纵队的兵团级主将,担负主攻重任,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多年后,叶飞还能清晰记起当时受命的情景。

1979年2月20日,他对河南派来收集豫东战役资料的睢县文化馆长孙连科等人回忆说:“睢杞战役时,我任华野第一纵队司令员,战役打响前四天,也就是1948年6月23日的华野军事会议上,华野代司令、代政委粟裕同志,宣布我为睢杞战役前线指挥。”

他还谈到自己的指挥位置:“我的指挥部开始设在睢县东关回族清真寺,在那里3天,后又靠前转到睢县县城城西南约15华里的码头。”对担负阻援任务的部队,粟裕也做了周密的安排。

3纵和8纵先由开封向通许方向行动,等邱清泉兵团长驱直入进入开封,与区寿年拉开距离后,立即掉头东进,会同由上蔡地区北上的10纵队和位于杞县的两广纵队,组成阻援集团,由陈士榘和唐亮指挥。他们的任务是:在杞县以西构筑阻援阵地,阻止邱清泉东援。

陈士榘和唐亮这两员粟裕麾下的虎将,也随即转换了角色,由开封前线主攻的总指挥变为了阻援的总指挥。

粟裕还命令:配属华野的中野9纵进至郑州东南地区,阻击郑州东援的蒋军,并从侧后牵制邱清泉兵团;冀鲁豫军区和豫皖苏军区一部兵力则破袭陇海路徐州至民权段,直接配合野战军作战。

6月24日,他将这一精心运筹的作战部署上报主席,同时下达给各个纵队预做准备。此前,主席与17年未曾见面的粟裕当面交谈,采纳了暂不过江的战略构想,对粟裕有着异乎寻常的信任,可谓言听计从。他刚刚告诫过中野司令部,要求每次歼敌以不超过一个整编师为限度。但对华野粟裕准备一次作战就打掉有两个整编师外加一个整编旅的区寿年兵团,却十分赞赏,欣然回电说:“部署甚好。”不仅如此,他还给予粟裕格外的支持。

粟裕围歼区寿年兵团,仍然需要中原野战军担负牵制南面的胡琏兵团北援。但中野司令部获悉后,考虑到“南面阻击亦将很吃力,须付出很大的代价”,认为粟裕和华野“似嫌歼击企图太多太大”“似以别样分散歼敌办法为好”。主席马上致电刘伯承、陈毅和邓小平,支持粟裕的作战计划,耐心地解释说:“在此情形下粟(裕)、陈(士榘)、张(震)部署在睢杞通许之线(或此线以南)歼敌一路是很适当的。”他还说,如果能够歼灭区寿年兵团所属的两个整编师当然更好,否则能歼灭其中之一整编75师也是很好的。

主席一言九鼎,异议顿时烟消云散。粟裕后来回忆说:“豫东战役,二野(即中野)开始时是不主张打得这样大的,后来还是总部下的决心,并要二野钳制敌十八军(即胡琏兵团)。”

能够回报主席格外信任的,唯有打胜仗!6月26日,粟裕下令主动撤出开封,向通许方向转移,诱使邱清泉西进“收复”城池,准备开战。

蒋氏不相信粟裕还敢迎着强大的援军过来对阵,判断华野“似无积极企图”“必向津浦路前进”,急令邱清泉和区寿年全力追堵。两个兵团对付粟裕和华野,他心里还是没底。为求十拿九稳之效,他又广调人马,下令原本增援衮州的黄百韬兵团掉头南下豫东,西面的孙元良兵团火速东进,南面的胡琏兵团兼程北上。粟裕的指挥棒一动,中原战场一时又将大军云集。

邱清泉倚仗自己兵团有响当当的第5军撑腰,开封又已是空城,决心夺得“收复”开封和“追歼”粟裕的头功,率领所部急进;非黄埔系的区寿年却举棋不定,还在睢杞地区观望徘徊。

原本靠拢的两个兵团,一夜之间拉开了40公里距离。这是千金不易的宝贵40公里,千载难逢而又稍纵即逝,粟裕主动放弃开封,要的就是这个机会。他不等查明区寿年兵团的具体部署,果断下达了围歼命令。叶飞奉命而动,率早已隐伏于睢杞地区的突击集团,如离弦之箭,迅速出击,嵌入邱清泉和区寿年两个兵团之间,隔断了他们的联系,同时从四面八方向区寿年发起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