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上这位女孩叫罗景杨,今年27岁,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她给大家展示的一定是自己心爱的“宝贝”。不过,要给大家说出来她的“宝贝”是啥东西,相信很多人会“大跌眼镜”,因为她手里捧的东西是一团活生生的蚯蚓。

一个女孩子家,怎么能爱上蚯蚓这个让许多人心里发麻的冷血生物呢?

来源网络图片

原来,罗景杨的家乡是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农村,大学毕业后在成都找了一份美容院的工作,虽然不是什么企事业单位,但一个月能拿到上万元的工资,按说对一个女孩子来说,也是蛮不错的一项工作,可是农村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她打乱了自己的人生计划,对未来做了一个重新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网络图片

她说,老爸特别爱种地,2014年花了一笔巨款承包了300亩山地种植琵琶果树,按照投资计划4年后就会进入盛果期,可是事不遂愿,到了2018年琵琶树不仅产量极低,并且口感很差,眼看着当初怀着满满的丰收希望化成泡影,老爸心里承受巨大压力,看上去一下老了许多。

后来当地农业专家实地研究后,认为之所以琵琶树挂果少,品质差,根本原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加之连年使用化肥,使土壤严重板结,活性不够,培肥土壤十分关键。

为了帮助老爸解开心中的疙瘩,罗景杨就上网查阅很多改良土壤的有关资料,当她看到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讲的“世界上除了蚯蚓的粪粒别无沃土”“蚯蚓是生态系统工程师”的论断时,深受启发,也忽然开朗,于是她就把养蚯蚓的点子说给老爸听,让家里养蚯蚓改良土壤,可老爸是个传统农民,难以接受这样的新鲜事物,感到一下子弄许多蚯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最终还是唉声叹气。

于是她2018年的时候,决定辞去那份高薪工作,先后到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西昌学院查找和咨询有关养殖蚯蚓的技术资料,在学习中越来越感到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具有广阔前景,就怀着创业的梦想返回家乡开办生物肥工厂。

任何创业都不是一份风顺,理论变成实践谈何容易。

第一次引种花了20万元,由于蚯蚓床的基料发酵不够,温度太高,让买来的蚯蚓种死去大半。失败后,她损失惨重,年纪轻轻的女孩子,哪里能经受住这样的打击。可是已经上了船,就难以下船,只能硬着头皮,砥砺前行。

好在她选择的这个生物制肥项目属于变废为宝,环保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国家提倡项目,不仅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很快就找到合伙人,这让她的创业梦变为可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她租下了104亩场地建起了生物制肥工厂,繁殖蚯蚓上亿条,每天让蚯蚓在秸秆、垃圾、杂草、粪便的混合物里昼夜24小时“工作”。

当第一批蚯蚓粪生产出来后,罗景杨首先在自家的枇杷果园里做起了试验。每个批把树根部施肥5公斤,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枇杷树的叶面蜡黄的现象得到扭转,长势稳健,成果效果好,口感香甜。她爸的示范作用,让周围群众有了新的认识,进而把蚯蚓粪用在石榴、蓝莓、葡萄、辣椒等农作物上,众口一致的反映——口感好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群众的口碑,就是创业的丰碑。

她说,蚯蚓就是这样无私地充当着生态系统的工程师,眼下还成为自己的不要工钱的“打工仔”。蚯蚓粪不仅畅销西昌县多个乡村的种植户,而且还吸引了州外的农户和企业前来购买。今年自己的蚯蚓生物工厂能消化各种粪便、垃圾3万吨、农业废弃物(秸秆、杂草、枝叶)2万吨,可生产蚯蚓粪土2万吨,产值预计能达到700万元。

她能不能挣多少钱,对大家来说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她看到了生物技术在未来农业生产领域有一个广阔的市场,是不是很有启发价值?

【讲述身边故事,关注黄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