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大姑姐嫁在了东北,因为孩子有了婆媳矛盾,后来拽着老公回到了几千公里外的娘家,3年没回过婆家。

大家都在高兴的迎接2021年时,而她们家却在闹离婚,大姑姐的父母都快愁破了头。

大姑姐都也上班,所以生完孩子后就把婆婆从老家村里叫过来带孩子。婆婆从孩子满月一直看到一岁,直到一件事的发生,婆婆心里开始埋下了愤怒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婆婆看孩子的时候,不小心把孩子掉到了地上,孩子哭了一会儿就不哭了,婆婆觉得没事,可儿媳埋怨她没有把孩子看好,执意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婆婆不情愿,但还是生着气跟着去了医院。做完各项检查用了大半天,结果啥事没有,因为这件事婆婆的心里就憋着气。

帮儿子看了一年孩子,两人不仅没说过什么感谢的话,却总能挑出毛病。所幸孩子没有什么问题,这件事儿慢慢的也就过去了。

可有一天又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激怒了婆婆。媳妇在家休息带娃,只听咚的一声,孩子又掉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次比上次摔的厉害,头上起了包而且哭闹声一直不停。不像上次那样哭一会儿就不再哭,奶奶看了很着急。

这次轮到婆婆催儿媳带孩子去医院,可儿媳不去,婆婆就有些生气。质问她:“为什么我不小心把孩子掉地上就必须去医院,你把她掉下去就不用去呢,这么双标?”

儿媳出口就说“用你管!我的孩子我说了算,我说不用去就不用去!”这次彻底激怒了婆婆。婆婆二话不说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直接回了老家。

这一走给他们来了一个猝不及防,媳妇既不给婆婆认错,也不给婆婆打电话,就这样婆婆再也没去过他们家。无奈之下,儿媳开始自己带孩子,对婆婆的愤恨也日渐增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的大姑姐后来把自己老公说服了,举家搬在了娘家所在的城市,把公婆留在了几千公里外的老家。这一别就是3年。

又到一年的年底了,小两口开始吵闹不停,原因就是关于回家的问题。这三年来每次回家都是她老公一个人,直到今年再也忍无可忍,他逼着让妻子和他一起回老家看望父母。

可妻子依然执意不回去,她对于婆婆当初丢下孩子不管生气至极,无法释怀。就是因为这个问题,两人这几天正在闹离婚,可任凭谁劝说也无用。

对于这个家庭矛盾我也有一些自己的观点与建议。若想挽救这个家庭,婆婆,媳妇和儿子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找到矛盾与问题的根源

婆婆把老伴儿丢在老家,舍家弃业的去帮儿子看孩子,她不仅希望得到儿媳的理解与赞可,更希望得到她的信任与重视。

可儿媳的不善表达,导致婆婆想要的这几点心理需求都没能满足,最终还是因为儿媳的不信任与不好的态度寒了心。

虽然媳妇有错,但婆婆也有些任性,即使很生气,也不能说走就走。毕竟儿媳还有工作在身,即使不想再帮他们看孩子,也得等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再离开也不晚。

所以婆婆的冲动离开就是矛盾爆发的最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其中一方主动迈出一步说点好话,不要继续钻牛角尖

婆婆自从一气之下回到老家后,也从来没有主动和儿媳通过电话,为了儿子和孙子的幸福,婆婆应该先迈出一步给儿媳打个电话,把事情往开说一说。

在婆婆给儿媳打电话之前,儿子应该提前做好双方的工作。哄一哄媳妇,让她给自己和母亲一个台阶下,也劝劝母亲,让她给儿媳说点好话。

都是一家人,为了家庭和睦,其实没有什么高低之分,主动打个电话,矛盾就会缓解许多。

但如果两个人都钻在牛角尖里出不来,到最后受伤最大的就是孩子,既然大家都爱这个孩子,那主动一些又又何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矛盾双方各自退让一步,呵护来之不易的婚姻与家庭

如果婆婆主动给儿媳打了电话,那么儿媳也应该放下心里的愤怒,家庭里每个成员的和谐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婚姻的幸福指数,原谅了婆婆,其实也是在原谅自己。

为了家庭和睦,一起回婆家过个新年吧,这样才是一个家该有的样子。对于家人,包容和原谅是很重要的。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与欣赏,如果婆婆辛苦带孩子的那一年,儿媳多夸奖鼓励婆婆,让老人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是被看见的,而且是被认可的,那么婆婆肯定不会埋下愤怒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说过一句话:“人类本性中最深层次的需求是渴望被重视”,威廉·詹姆斯也曾说过:“人类本性中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

它们如同衣食住行,是人类最迫切的渴望,却难以得到满足。所以当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面对的是渴望赞美的情感动物,赞美是每颗心都向往的温存。

无论是夫妻还是婆媳,如果彼此都能做到重视和欣赏,那么,矛盾发生的几率定会越来越小。

那么,为了我们的幸福,大家都开始学会重视与欣赏他人吧!试着在人生的旅途中用感恩的火花铺就一条友善之路。

下次再转回到这条路上时,你会惊讶的发现那些火花已经变为友谊的火焰,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