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中的一些描写

我们先从国人最熟悉的金庸小说来看看对汉服的描写。首先看下《射雕英雄传》对女主角黄蓉的描写。

忽然身后有人轻轻一笑,郭靖转过头去,水声响动,一叶扁舟从树丛中飘了出来。只见船尾一个女子持桨荡舟,长发披肩,全身白衣,头发上束了条金带,白雪一映,更是灿然生光。郭靖见这少女一身装束犹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荡近,只见那女子方当韶龄,不过十五六岁年纪,肌肤胜雪,娇美无比,容色绝丽,不可逼视。

再看看男二的老婆穆念慈。

郭靖看那少女时,见她十七八岁年纪,玉立亭亭,虽然脸有风尘之色,但明眸皓齿,容颜娟好。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是不是感觉很简略?女子如此,那男子呢?我们看看金庸老先生对男二杨康的描写。


容貌俊美,一身锦袍,服饰华贵,内里穿着湖绿缎子的中衣,腰里束着一根葱绿汗巾,更衬得脸如冠玉,唇 若涂丹。

没办法毕竟受众人群以男性为主时,描写的主要部分肯定是脸。古龙在这方面比之金庸更极端。我们以从《绝代双骄》中的小鱼儿和苏樱这对情侣,看看以“浪漫主义”闻名的古龙,是如何描写人物穿着的。先看小鱼儿。

这少年赤着上身,身上横七坚八也不知有多少伤疤,他脸上有条刀疤几乎由眼角直到嘴角。他满头黑发也未梳,只是随随便便地打了个结,他伸直了四肢,斜卧在竹他伸直了四肢,斜卧在竹椅上,像是天塌下来都不会动一动。
但不知怎地,这又懒、又顽皮、又是满身刀疤的少年,身上却似有着奇异的魅力,强烈的魅力。尤其他那张脸,脸上虽有道刀疤,这刀疤却非但未使他难看,反使他这张脸看来更有种说不出的吸引力。这又懒、又顽皮、又满是刀疤的少年,给人的第一个印象,竟是个美少年,绝顶的美少年。

再看看苏樱。

白衣少女也回过头来,瞧了他一眼。
她不回头也罢,此番回过头来,满谷香花,却似乎顿然失去了颜色。只见她眉目如画,娇靥如玉,玲珑的嘴唇,虽嫌太大了,广阔的额角,虽嫌太高了些,但那双如秋月,如明星的眼波,却足以补救这一切。
她也许不如铁心兰的明艳,也许不如慕容九的清丽,也许不如小仙女的妩媚……她也许并不能算很美。但她那绝代的风华,却令人自惭形秽,不敢平视。
此刻,她眼中带着淡淡一丝惊讶,一丝埋怨,似乎正在问这鲁莽的来客,为何要笑得如此古怪。

作为主角的一对情侣,在登场时,却没有服饰的描写,却着重于第三者对他们外貌的描写。只能说男性视角下,服饰真的很次要。当然也有此时距离汉服消亡已经有段时间,许多作家只能根据画像描述有关。所以,真正的汉服描写,还需要从古典小说中寻找。

古代小说中的汉服

中国人最熟悉的小说莫过于四大名著,其中对人物面容、服饰描写最清楚的莫过于《红楼梦》。可是,《红楼梦》成书的时候,汉服已经十分罕见,清朝官员甚至询问朝鲜使者穿的明朝服饰是否为戏服。而相比执着于战争的《三国》与《神魔西游》,《水浒传》对男男女女的描写无疑更加写实,对人性刻画也更真实。所以,我们选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来看下“小说中的汉服”。

【《水浒传》中的阮小七】

在水浒传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阶级”这个东西。人们能一眼从服饰分辨出身高的人,有与出身低的人。在小说第15回中,作者描写打鱼为生的阮小七,就是着重描写他的穿着。

那阮小七头戴一顶遮日黑箬笠,身上穿个棋子布背心,腰系着一条生布裙,把那只船荡着。

反过来看那些身份高贵之人,不但气质绝佳,穿着更是贵气逼人。比如第9回中的柴进。

那簇人马飞奔庄上来,中间捧着一位官人,骑一匹雪白卷毛马。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纪。头戴一顶皂纱转角簇花巾, 身穿一领紫绣团胸绣花袍,腰系一条玲珑嵌宝玉环绦,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靴。 带一张弓,插一壶箭,引领众人,都到庄上来。

从某种程度上,柴进的打扮与气势才是现代汉服党印象中的那个汉服。所以,今天汉服若想复原,多搜罗古典小说中的贵人形象,也不失为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