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可以明显看出作品的主基调是尊刘抑曹。曹操被描绘成了一个多疑,自私的形象,给人一种阴险狡诈的感觉。而作者的笔下的刘备似乎是一个人畜无害的角色,一开始便是一个落魄贵族,还要靠自己结义兄弟的帮助,而且动不动就哭,把刘备刻画成了一个卑微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正是因为刘备的“卑微”,让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诸葛亮为了刘备可以放下自己归隐的心愿,关羽张飞两个结义兄弟为他舍身卖命,还有诸如赵云,马超等将领为他浴血奋战,刘备的卑微也算有了成果。在众人的支持之下,刘备创立了蜀汉,拥有了与东吴,曹魏分庭抗礼的力量。但这并不是刘备的终极目标,随着蜀汉的创立,刘备的野心也开始膨胀起来,他想吞并对手,一统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从刘备日后的行动就可以看出,虽然刘备后期去世,但诸葛亮的北伐却是刘备意志的延续。除此之外,从刘备儿子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来刘备的野心。刘备有四个儿子,三个亲生儿子和一个养子。第一个大儿子刘封是养子,在刘禅未出生时,刘备一直把他看作接自己位的人,刘封可以用优秀这个词来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自己亲生的儿子刘禅出生后,刘备这个想法便消失了。在刘禅之后,刘备还有刘永和刘理两个儿子。但这两个儿子都无心王位,所以刘禅便顺理成章地成了下一任国君。不难看出,刘备的儿子们的名字根据年龄大小来排有着某种含义,从老大刘封到老四刘理,依次为“封禅永理”,这表明了一旦他一统天下,这天下一定是他自己和他后人的。只可惜刘禅不成器,蜀汉气数已尽,这终究是实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