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晏子春秋》中有一句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比喻事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呈现出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事实上淮南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在汉朝代还有一个淮南国,在历代淮南国君王之中,当属汉景帝与汉武帝时期的淮南王刘安最为著名。刘安不仅是豆腐的创始人,还是一个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文人,他门下有数千门客,作下了《淮南子》流传于世。而且淮南国共历四君,其中有三个都曾参与变乱,淮南国也一直处于动荡之中,这在西汉初年是绝无仅有的。淮南国的局势为何如此复杂?它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君三变乱的诸侯国

淮南国在汉高帝四年就已经建立,历四君共82年。淮南国辖豫章、九江、庐江、衡山四郡,面积十分广阔。到了文帝十六年,淮南国被一分为三,此时的淮南国只剩下九江一郡了。淮南虽是西汉众多诸侯国之中,比较普通的一个,论军事还是政治都不算顶尖,但有三位淮南国君,黥布、刘长、刘安都因谋反而失国,只有一个短暂徙封的刘喜比较老实。第一任淮南国君黥布,最早是项梁麾下的猛士,在巨鹿之战中,是第一个渡河的大将,后来又被项羽封为九江王,义帝也是由黥布杀害,他是项羽的绝对心腹。可是好景不长,黥布渐渐对项羽生出二心,最终降了刘邦,黥布留在九江的家人也被楚军杀害。接着黥布被刘邦立为淮南王,亲自带领大军破骇下,逼死了项羽。

黥布感受危机发动变乱

项羽死后天下初定,拥有四郡的黥布,本可以安心割土为王,但是在高帝十一年,韩信与彭越先后被杀,黥布感到了切实的危机感,于是他私下里积蓄力量以备不测。在这时黥布怀疑中大夫贲赫给自己带了“绿帽子”,欲杀掉贲赫,后者害怕直接跑到了长安告发黥布意图谋反,这下黥布不反也得反了。刘邦得知后,火速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发兵征讨,两军对垒于蕲西之地,史载刘邦问黥布为何要反,黥布回答:“欲为帝耳”,刘邦对这个直白的回答很是愤怒,下令全军进击。黥布率领的仅是一国的兵力,难以抵挡刘邦带领的天下精锐之师,被打得节节败退,最后黥布只带着一百多人逃到了江南。后来黥布又逃往了与其有婚约的长沙国,走到番阳被杀,黥布叛乱至此被平定。黥布共当了八年的淮南王,为了避免步入韩信、彭越的后尘,私结兵马自保,在败露之后仓皇起兵,而并不争夺天下,证明了他短浅的目光,欲为帝耳只是一句“口嗨”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骄纵的刘长在淮南密谋反叛

黥布死后,刘邦的小儿子刘长被封为淮南王,不过刘长是个苦命的人,他的母亲因受贯高谋反被牵连下狱,在生下刘长之后就自杀而死。刘邦遂将刘长,托付给吕后抚养。刘长长大后得知母亲的惨事,对当初未为其母说情的辟阳侯心生怨恨,只是碍于惠帝与吕后的压力,并不敢有所发作。孝文帝继位后,刘长仗着与孝文帝关系亲近多行不法之事,而孝文帝对他又常常宽宥。被宠坏的刘长,甚至亲自到辟阳侯家中将其杀死,事后裸身到孝文帝面前请罪,这一次孝文帝竟然又原谅了他。刘长越来越无法无天,在淮南国不用汉法,私自作法令出入警跸称制,连太后与太子都对刘长十分忌惮。“作精”能手刘长,在文帝六年,竟然与棘蒲侯柴武在谷口密谋发动变乱,事泄后被召往帝都。随后大臣们罗列了刘长大量的罪行,文帝却不忍心将刘长杀死,也不愿意背上杀害弟弟的恶名,将其流放到了蜀郡,最终刘长绝食死在了途中。

第四代文人淮南王刘安

刘长死后淮南国一度被收为汉廷管辖,到了文帝八年,刘长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侯,徙城阳王淮南故地。接着淮南国被一分为三,给了刘长的三子,即为淮南国、庐江国与衡山国,豫章则收归汉廷。这时候的淮南国,已经不能与往日同日而语,在政治上被分割,土地与人口也都受到大幅度削减,影响力随之骤降,对于汉廷的威胁也随之减小。第四代淮南王为刘安,史载刘安“好读书鼓琴”,而对打猎嬉游不感兴趣,广收门客作《内书》二十一篇,与其它纷杂著作,对国内百姓也是十分爱护,因此而流誉天下。汉武帝对这位长辈十分尊重,史载:“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上爱秘之”,可见汉武帝非常喜欢刘安的作品,这一位文质彬彬的诸侯王,既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文学家,我们重点来谈谈刘安。

爱做学问也爱作反的刘安

刘安除了热衷学术,对作乱也是有着很强的兴趣,受这位学问家的兴趣影响,淮南国又陷入了乱局之中。刘安第一次作乱是在景帝三年,当时西汉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史记》记载:“王欲发兵应之”,刘安觉得可趁乱起兵响应。当时多亏淮南相领兵固守,等到了援兵赶到,否则没准就真让刘安从内部成了事,这也让刘安的反叛之心没有被外人察觉到。武帝建元二年刘安入朝,太尉武侯田蚡对他说:“方今上无太子,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非王尚谁当立者!”当时西汉无储君,田蚡给刘安灌了一碗“迷魂汤”,更刺激了刘安的作反之心。刘安听后大喜,赠送给了田蚡很多财物,回到淮南国后,刘安果然准备作反,他一边准备攻城利器,一边贿赂稳住其它诸侯国,并派自己的女儿刘陵,前往长安结交权贵刺探情报。当时刘安有一门客叫雷被,因得罪了太子刘迁,被刘安赶出淮南国,投了军中与匈奴作战,后怀恨在心,跑到帝都状告刘安与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安放弃妙计准备直接作反

武帝赦免了刘安阻碍雷被从军、不从诏令的罪行,也使得刘安三次决定起兵又都放弃。虽然刘安犹豫不定,他的不臣之心也未被朝廷察觉,但刘安依然密切注视着朝廷动向,并未放弃对皇位的争夺权。当时刘安麾下的臣子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左吴、赵贤为首的作反派。一派是伍被等人,他们屡次劝谏刘安不要乱“作”。伍被是一个非常有长远战略目光的人,他从时局、历史教训与自身实力方面,分析认为刘安直接作反是死路一条。并建议刘安徐徐图之,上书请求众诸侯国的富豪都徙边朔方,再伪造朝廷文件,逮捕众诸侯的太子与大臣,从而制造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待到局势动荡刘安再趁乱而起,这样的成功率比较大。而刘安对这个计策不感兴趣,认为还是“简单暴力”点,直接发动变乱来得实在。

大计被“猪队友”搞砸

随后刘安造了皇帝印玺,与宰相、御史大夫、大将军等官印,准备在起兵当日诛杀大将军卫青,与淮南相众官员,以“南越兵入”的名由发动变乱。就在刘安一部谋划之时,刘安庶子刘不害的儿子,“猪队友”刘健,因为不满刘不害未被封侯欲害太子,被抓后宰相公孙弘察觉到,刘安与刘迁背后有大动作。在武帝抓捕刘迁之后,刘安决定起兵,可关键时刻淮南相未到场,刘安又开始犹豫起来,后来刘迁自杀未遂保全了刘安,虽然刘安数次作乱未被发现,但他的心腹队伍被自首,都将刘安的罪行供了出来。汉武帝与大臣商议后,决定削去刘安的爵位士伍,永世不得为官,刘安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太子与王后等共谋者也皆被诛杀,淮南国也被朝廷收为九江郡。

小结

西汉立国82年后,淮南国正式从版图上消失。西汉前期无论是刘姓还是异姓王,诸侯国的反叛行为频发,而一国四君有三个都曾参与作乱,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其中的复杂原因上文已经讲过。司马迁认为除了淮南王们的自身过错之外,荆楚之地剽悍的民风,也是淮南国局势不稳的重要原因。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时的社会原因,秦朝废除分封制之后,西汉奉行郡国并行制度,诸侯国之中有八个异姓国,这八个异姓王各个手握重兵,占地为王割据一方,有很多都有实力与刘邦争夺天下。其实这对社会进步,与刘邦的皇位都有阻碍威胁的作用,但碍于大敌项羽在前,刘邦只得与诸侯共天下。项羽被灭后国家走向正轨,刘邦便有了处理诸侯问题的机会。可以说即使黥布不反,淮南国也终会归于朝廷之手,这是历史的必然性,黥布必将失国。

尾声

而刘长与刘安,虽然没有正式起兵反汉,但他们的谋反行为却比黥布还要多。刘姓王积极参与谋反,其实这也能理解,因为刘长的母亲,与刘安的父亲都死于囹圄,他们对朝廷定有怨恨之心。而且刘长并非刘邦的亲生儿子(已经是学术界主流观点),这也注定了刘长父子管辖下的淮南国,局势不会太安稳。总之无论是异姓王还是刘姓王,这些诸侯王在汉初都拥有重权,有尾大甩不掉之势,所以会催生出许多变乱行为,威胁到了朝廷的集权。汉武帝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来限制诸侯国的实力,所以后来像淮南国这样的动荡局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西汉淮南国政治兴废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