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易,显而易见,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一句话,“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原来负债的人竟然这么多,原来许多人光鲜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酸楚,原来对有些人来说一个资金链环节的断裂就可能造成生活进行不下去以及全面逾期的到来,随着国家对网贷行业政策的加速清退以及各大银行对信用卡不合规行为的规范及惩罚,一批人的生活被逼到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地步,已经无力保护自己的征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人里面,有人贷款是生意周转资金维持企业运行,有人贷款是生活或疾病所逼,不得不借钱,也有人艰难的以贷养贷边努力工作想撑到自己收入提高的那一天,如果说这类人的境遇还令我们同情且感觉生活不易,无法评说,那么另一类被网贷拖垮的人,其实真的不值得同情,甚至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这类人,借的时候压根没想着还,而且是习惯性动作,他们坑了无数朋友,最终也遭遇到了网贷的各种催收手段,或许是,因果循环。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向某2017年11月,他在网上通过手机软件借款1000元,借款期限为2017年11月至12月。按照协议,他需要在约定期限偿还借款本息共计1010.5元。
然而,到了还款期,向某却未按照约定偿还任何借款本金和利息。于是,本案申请人在当年12月向浙江省衢州仲裁委申请仲裁,经仲裁裁决,被执行人向某应当支付借款本金1000元,利息10.5元,并支付逾期还款利息及仲裁费。

我看到有一些网友质疑,因为1000元就被定义为老赖,是不是有一些太过严重了?

我想说一句话,向某活该被成老赖。

我们先算一下,这个贷款平台的贷款利率,借1000元本金,期限为2017年11月至12月,30天时间本息偿还1010.5元,也就是说利息是10.5元,按照年化利率来算的话大概是12.7%,如果按网贷贷款标准和审核的话,利息其实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考虑到其他因素的话甚至比这个还要低。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借款时间短,但能帮助解决应急,这就不光是资金上的便利了;其二如果跟朋友借1000块钱,有可能借不到,就算借到了虽然可能没有利息,但起码是一个人情,如果见面的话或许还要请吃一顿饭,这就不是10块钱能解决的了吧。

言归正传,既然1000块钱帮向某解决了不时之需,但到期却拒绝偿还本息,这就是很明显的失信行为,不能因为对方是网贷平台就有失偏颇,如果是借朋友的钱,不还的话朋友是不是很委屈无辜,1000块钱很少会有人走法律途径吧,但借款平台不嫌麻烦,所以迅速申请了仲裁。

如果这家网贷平台上征信记录的话,只能说向某为这1000块钱付出了超过金钱本身的代价,这笔污点未来造成的影响恐怕就不是10.5元的利息这么简单了,不知道那时候他会不会后悔自己的行为,但这是失信应该要付出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独有偶,我的身边也曾出现过向某这样的人。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一个舍友,大学四年,他声名远扬,只不过这个名不太好,因为几乎班里每个人都被他借过钱,等到还钱的时候,亘古不变的一句话是“等我一有钱就马上还。”而当他有钱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他新换了笔记本电脑,新买了价格不菲的篮球鞋,和女朋友去看了陈奕迅的演唱会,生活中处处弥漫着有钱的气息,唯独被要求还钱的时候变成了没钱的可怜样子。

遇到这种人,你怎么办?脸皮厚的,比如我,前后一共借过我2000块钱,后来看清其人品后,我也毫不留情的磨了近一年全都要回来了;脸皮薄的,比如我的另一位舍友,大学四年借给他的3000块钱直到毕业依旧悄无声息。

毕业后,天各一方,其他给他借过钱的同学也都只能吃个哑巴亏了。走法律途径追回借款?别逗了,因为千百块钱,在都面临就业的时候,谁愿意耗费精力和时间。

或许是他尝到了借钱不还的甜头,我们毕业那两年正是各种P2P平台和贷款广告风靡之时,他把手伸向了网贷,而那时候网贷行业乱象迭出,野蛮生长,或许这就叫恶人自有恶人磨吧,被他挥霍一空的本金,节节攀高的利息,造成了暴力催收、被爆通讯录的后果,我们几乎每一个同学都接到了他的催款电话,因果报应,这便是咎由自取吧。

所以,这类人真的不值得同情,薅光了周围朋友的羊毛,败光了人品,却被更加懂得借贷规则的网贷平台教育,你说,他值得被同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暴力催收这些行为我们是坚决抵制的,就算一个人有错,也不应该被暴力相待,如果遇到非法平台也要坚决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着我国征信体系的健全,尤其是今年二代征信的上线,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的信息都无所遁形,珍惜信用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开头中我提到的前者,我报以祝愿,希望努力生活的人不被债务打垮,咬牙重新站起来;而对于后者,唯有好自为之四字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