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对语言的观照非常多,戒律也复杂多样。例如,妄语戒,身为出家人,自己妄语;教唆别人妄语;用各种方法传播妄语;期望与心;有妄语的对象,造成妄语的后果;乃至没见到说见到,见到说没见到,但凡口舌与身心不符的,都算是触犯了妄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如,自赞毁他,赞叹自己诋毁他人;同时教唆指使别人赞叹自己损毁他人;起损毁他人心;为名利起攀缘念头;使用各种损毁他人的方法,致使对方遭受损失,都是自赞毁他。

之所以对语言做多方面约束,实在是因为语言太厉害了。昔日佛陀遇猕猴,到处猕猴转世前因后果,说出了不慎言的厉害。

一群猕猴在溪边戏水,轻盈地在林间跳跃。一群修水行的婆罗门教徒路过树林时,看见戏水的猕猴们,便暗自心想,这些猕猴究竟是造了什么业而生为畜生?

恰巧佛陀从山路上走下来,他们便手指这群猕猴问佛陀:“这些猕猴因造何业而来?”

佛陀回答:“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位得到无漏智慧与神通的修行者,他在深山里一处娟秀的溪边修行,行动轻盈,而且仪态威仪,身心自在。“

当时,正好有一群外道者见到这位修行者,可是,他们不仅不赞叹他的智慧与神通,反而任意取笑他,说他轻盈的行动和敏捷的身姿就像猴子爬树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那群外道者因为这句话,五百年堕入猕猴身。”猕猴们在树上跳跃时,听到佛陀对婆罗门教徒说的这番话,便纷纷停了下来,在树上边听边流泪。

外道者因一句取笑修行者的戏言而堕入猕猴身,可见言语谨慎的重要。语言有毁他毁己的,许多人都是抵不住一句诋毁,造成身心受损,一蹶不振。

然而,语言也有助他助己。因此出家人多观照语言的说法,强调一言之善,多说些好话,多给人留余地,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方的感激目光,而是成就一个人。

行善的方法很多,语言的善力也不可忽视。从几个大家不容易注意的方面讲:

语言的余地

几千年来,从古至今都说,“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尽。”说话的时候不要把语言说尽了,哪怕夸奖别人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激发对方的傲慢心,也成了你的罪过。

批评别人更是如此,可以讲出他的错处,指出正确的方法,但万勿诋毁对方的人格、智商及身体,不能伤及别人的自尊。以上及更多不恰当的表达方式都为语言的暴力,反之即是一言之善。

语言的表达

说话不宜饶舌拗口,词不达意。有些人很爱给人摆事实讲道理,需得控制自己想要一表章法的心态,道理要明确深刻、简单易懂,如果非常复杂冗长,易耽误他人的时间、精力,又致使对方更加混沌。

再如,探病的时候,病人刚刚做完手术,正是最痛苦的时候,你拉着对方没完没了的说话,让对方疲惫不堪,反而让其遭受更多的痛苦,这就是你的失误了。此时此刻要见机行事,送上一句安慰嘱咐,再关怀病人的家人,嘱托其好好照顾病人,才是适当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语言的时机

你如看到他人的恶行却不加制止,甚至连话也不愿多说句,实为私心太重。佛家有好言好语,却也有金刚怒目,在面对需要喝止、批评的情况,一定要适时提点。另外,在别人获得成功时,看到对方心中有了骄傲的念头,行为有了失当的地方,你应当适当地规劝。

以上都是一言之善,大家不应误会的是,说尽好话,道尽关怀就是语言的布施,一言之善分很多种,原谅的语言、批评的语言、适当的语言,都能起到联络情感、加深友谊、平息怨恨、和睦邻里、团结众人的作用。

一句出于善意的话语,无论显露出来的形式如何,只要使别人获得引导,点燃他人的自信,给他人以力量,都该不吝惜地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