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当年造成整个世界都陷入无限痛苦的战争是由法西斯同盟造成的,而这个同盟便是德意日。德意日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差点将整个世界都拉入了灭亡之中。

作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国家,我国对于法西斯中的日本尤其痛恨,不过,对于联盟中的另一员——德国,我国却一直都保持着中肯态度。这当然与战争时期日本侵略我国,而德国在欧洲肆虐有关,但同时,德国在战争前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与我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算是对当时我国少有的几个不错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只是态度方面,在那段时间里,即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一直都有受到德国的大力援助。那么,德国为何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没有选择剥削,而是援助我国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从我国和德国之间的渊源说起。两国之间第一次碰撞是在当年八国联军时期,当时德国就是八国一员,其中德国将军更是八国联军的最高统帅。因此,德国并不是没有侵略过我国,但是,也仅有这一次。此后德国就再也没有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

当然,德国一改常态,不再侵略我国,绝不是因为德国人同情当时正处于落后挨打状态的我国,即使同情,德国也不可能光明正大就直接援助我国,因为当时情况下,此举无异于和诸多国家宣战。

八国联军之后,德国直接脱去侵略者的外衣,改换为军火商,专门为清政府提供武器装备,一举成为当时为清政府提供武器装备最多的国家。当时也正好赶上清政府大力提倡更换西式武器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政府想要跟上时代,以当时的国力和科技水平,根本不可能自行研发出来,只能选择花大价钱从国外买进,而大部分都是德国武器。由于德国武器质量上乘,德国更成为了民国年间最受中国军队欢迎的供货商,整个中国的军火市场被德国占据了一半多。

到了四十年代,德国与中国政府的合作更加紧密,也是这一时期的供货量到达了顶峰,德国当时还有过一系列更高的计划,想要建造更现代化的中国军队。

可以说,德国对中国的战争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而德国之所以这么积极地帮助中国,其实是有两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当然也是根本原因,那就是利益。国家之间的合作,本身就是以利益为主。当年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制约,德国的经济几乎毁于一旦,甚至条约还直接将德国整个国家的未来掐断,等于是要将整个德国彻底毁灭,毫无翻身机会可言。

另一方面,中国虽然是一战的胜利国,但是却并没有被其他国家重视,尤其是当时自身各方面实力都低迷,根本没有实力与别国叫板。中国想要改变这种落后挨打的局面,首先就要发展军事,至少能够防范侵略。

这下,两方正好满足彼此的需求,德国看上我国的市场,我国需要德国的装备。很快两个国家就达成了中方出钱,德方提供技术的合作关系,并就此展开了长期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点原因其实从根本上说,也是与利益有关的,同样还是由于《凡尔赛条约》。因为条约的规定,德国无法发展军队,已经拥有的专业人才包括技术都只能搁置。而如果换一种方式,以援助中国的名义,德国就可以将这些闲置人员派遣到中国,还能提高他们的价值。

因此,德国才会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和中国来往密切,二者之间的感情愈发亲密。当然,随着二战的爆发,这一切联系也就此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