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家族,是美国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犹如传奇般的存在。

从上个世纪到本世纪,人们对这个政治家族的关注热度依然不减。这或许和整个肯尼迪家族成员很多都是非正常死亡相关。

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当属1963年时任第三十五任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有关。而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遇刺身亡只是作为补充案例来证明肯尼迪家族诅咒的存在。

在前半生,罗伯特•肯尼迪生活在优秀哥哥们的巨大阴影下,而后半生,他则背负着为家族荣誉而战的巨大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肯尼迪家族的总统梦来自他的父亲老约瑟夫。

作为肯尼迪家族的第三代,老约瑟夫出生在波士顿。家族在银行、煤炭、饮酒行业均有涉猎,因而积累了大量财富。老约瑟夫的父亲做过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他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只能止步于此了。所以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大儿子约瑟夫身上。

在他的运作下,老约瑟夫进入哈佛大学。虽然成绩很糟糕,但好在老约瑟夫头脑灵活,他在这里打开了视野,广结人脉。老约瑟夫展现了超强的赚钱能力,在毕业前他和朋友靠观光巴士生意,就大赚5000美元。

毕业后,老约瑟夫在金融行业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也做出了和父亲同样的选择,参与政治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在商业领域里摸爬滚打,确实会赚很多钱,但这会有一个天花板,而且有时限性。只有把商业和政治结合起来,才能赚永无止境的钱,依托政治的庇护,让子子孙孙永享荣耀和财富。

通过他的私人关系,1934年,老约瑟夫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美国证交会第一任主席。

四年后,他又被任命为美国驻英国大使。他的政治成就远远超过其父了。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老约瑟夫的政治欲望迅速膨胀,他甚至公开扬言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总统。

处理外交关系上,他显得非常不专业,不成熟。他对张伯伦颇有好感,不喜欢好战倔强的丘吉尔。

忍无可忍下,罗斯福以言论不当为由,解雇了老约瑟夫。

这代表着老约瑟夫的政治生涯到头了。

肯尼迪家族的政治野心转移到了下一代身上。老约瑟夫夫妻生了9个孩子,在罗伯特•肯尼迪前面,他有两个哥哥小约瑟夫,约翰,以及四个姐姐。罗伯特排倒数第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论贫富,每个家庭中总会有被忽视的孩子。作为不受重视的老七,罗伯特从降生起就有了参照物,总是被拿到被比较,被批判。这养成了他孤独倔强的性格。

小时候,为了表现得像哥哥一样勇敢,他孤身跳入河中,即便他根本不会游泳,幸好被大哥救起。

高中没毕业,罗伯特就急着入伍,想要在战场上表现自己。可是直到他退役,他都没上过一次战场。

老约瑟夫把家族的希望都寄托在长子小约瑟夫身上。1944年,小约瑟夫在执行飞行任务时意外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翰接过了大哥身上的重担,他要继续在这条政治道路上走下去,直到路的尽头,总统宝座那里。

在这个过程中,罗伯特只做了两件事:结婚生子、帮助哥哥约翰竞选

1950年,罗伯特和埃塞尔举办婚礼,妻子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这可能是罗伯特引以为傲的一点,他为肯尼迪家族添了11个成员,远远超过哥哥约翰。

从弗吉尼亚法学院毕业后,罗伯特加入到哥哥约翰的竞选团队,他的务实风格得到了检验。罗伯特雇佣了大量志愿者,帮助哥哥发出了九十万的宣传报。

最后,极具个人魅力的哥哥约翰赢得了胜利。很多人都看好他的政治前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竞选功臣罗伯特继续被忽视,在父亲的关系下,他认识了麦卡锡,接受了他的邀请,成为麦卡锡调查小组委员会一员。

1957年,参议院要调查工会,罗伯特旋即被任命为特别调查小组成员。虽然三年取得的成绩一般,但罗伯特的务实工作作风得到了老爹和其他人的肯定。他带领着团队采访1525名证人,收集了超过400万的证词。

也因此九年后,罗伯特再次加入到哥哥约翰竞选总统的团队里,没有人怀疑他的能力。

罗伯特为哥哥制定了详细的竞选策略:要多方面展现约翰帅气自信的个人魅力;重点关注对结果举足轻重的重要州;拉拢黑人选民。

根据这个策略,在前期党内初选,约翰就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在西弗吉尼亚之上。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他走遍了西弗吉尼亚州上下,不仅穿着笔挺的西装和煤炭工人亲切握手,还在选民的车库前亲自和选民问候打招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在这个罗马天主教徒不足5%的州,选民把票投给了约翰,要知道这是党内另外一位大佬的地盘。

当时新闻摄影和电视正全面介入美国人的生活,约翰•肯尼迪的特长就是幽默和机智。在面对镜头时,他侃侃而谈,有着完美的节奏感,没有任何拖延或沉溺。帅气的面孔让美国女性选民为他疯狂,而杰奎琳则俘获了男性选民的心。

1960年,约翰•肯尼迪微弱优势打败了尼克松,成为美国第35任总统。

这是肯尼迪家族最光荣的时刻。

里面固然有着约翰•肯尼迪在台前的努力,也有罗伯特在幕后的功劳。此时,罗伯特的命运已经被安排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约瑟夫说过,等约翰入主白宫时,罗伯特将担任司法部长。即便约翰有过犹豫,但他还是遵从了父命,安排罗伯特担任司法部长一职。

在这个职位上,罗伯特兢兢业业,铁腕治理黑帮、司法腐败,树敌不少,但他赢得了民众的好感,人们认为他是真正关心穷人、有色人种,而不是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公子哥。

当1963年,约翰•肯尼迪为谋求连任积极活动遇害时,罗伯特不敢相信这一事实。他被推到了前台,这次他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肯尼迪家族的政治之路不能就被子弹带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战训练,罗伯特对如何竞选再熟悉不过,而美国人也没有从失去他们的总统约翰•肯尼迪的悲痛中走出来,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兑换成对罗伯特的支持,所以1964年罗伯特高票当选纽约州参议员。

罗伯特务实稳健的风格再次凸显,他开始积极为1968年的大选年做准备。

他支持民权运动。为了取得政治筹码,约翰·肯尼迪竞选总统时通过运作,释放了被捕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还积极推动民权法案,而罗伯特继承哥哥的政治遗产,和马丁路德金私交甚好,努力为黑人争取权利。

当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罗伯特正在印第安纳州波利斯举办户外集会,他抓住这次机会,向黑人们发表演说,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美国深陷越战的泥潭,罗伯特的反战立场也契合美国选民的反战情绪。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当前美国最主要的矛盾,不是来自黑人和白人,而是来自穷人和富人。穷人的孩子在越战里悄无声息死去,而富人的孩子却享受着美酒与美人。他的话说出了美国大众的心声,所以在民众里声望越来越高。

1968年6月,罗伯特·肯尼迪的选举之路一帆风顺,总统宝座俨然在望。在一次竞选活动后,他不顾保镖的劝阻,执意要从酒店里走出去。外面挤满了人,一名巴勒斯坦裔男子混在其中,等罗伯特靠近后,朝他开了数枪。

虽然暗杀者很快就被逮捕,在审判中承认自己是因为对肯尼迪支持以色列感到愤怒,所以才谋划了这次刺杀行动,但这并没有说服所有人,美国一家电视台连续三小时只播放“耻辱”二字。

这起案子和他的哥哥肯尼迪总统被枪杀一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未解之谜。美国民众对白宫那群人失去了信任。他们认为正是那群人要了肯尼迪兄弟的命。

或许这就是肯尼迪家族的宿命。从政意味着要付出风险,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