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很多小人物日复一日地生活,寿终正寝后在世界上留不下任何痕迹。

不过意外总会有的,在关键时间、关键地点扇动蝴蝶的翅膀,普通人甚至可能改变整个历史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蝴蝶效应

公元1015年天下太平,王朝欣欣向荣,志得意满的宋真宗万万想不到他即将见证开封府的烈火浩劫!

而“小人物”某韩姓宫女在纵火前也绝料不到自己的行为将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一、荣王宫火

这场影响重大的火灾发源地是荣王宫,因此史料中将其称之为“荣王宫火”

看过《三侠五义》或《包青天》系列作品的人大概会对“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八贤王印象深刻。

真实历史上八贤王人物原型就是宋真宗时期的“荣王”赵元俨。

作为宋太宗的第八个儿子,赵元俨不但在出身地位上尊贵的无可挑剔。

更难得的是他在朝野内外颇有贤名,且与宋真宗甚至是后来的宋仁宗关系都极好。

可就是这么一位长袖善舞的王爷,对自己的家中仆人的管束显然没有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八贤王”

根据《玉堂逢辰录》记载当时王府中有个端茶送水的“掌茶酒宫人”韩小姐。

此类地位低下的宫女没有奇遇大概这辈子都是没机会被王爷看上的。

于是寂寞无趣下她慢慢和朝夕相处的亲事官孟贵好上了。

宫女有私情本来就是大忌,何况两人还合谋偷盗了王府中大量的金银珠宝。

罪行足以被处死。虽然《玉堂逢辰录》没有记载他们是怎么被发现的,但事情暴露后韩小姐显然很恐惧。

为了逃避处罚她计划纵火制造混乱乘机和心上人逃跑,所谓:

“(火灾)起于茶酒宫人韩小姐谋放火私奔。”

结果事情还被另一个弹琵琶的宫女提前得知,被迫给了不少封口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小姐胆大包天,1015年4月23日的夜晚她趁四下无人点燃了王府的佛堂。

事情刚开始很顺利,火只在局部燃烧,如无意外大概很快就会被人扑灭。

然而片刻后城市上空突然刮起大风,火借风势在极短时间内就窜了开来!

当时开封王府大多建造在皇宫东北方,俗称“东宫六位”

荣王府大火很快就殃及了周围的皇亲国戚,《玉堂逢辰录》记载:

“东宫六位一时荡尽,有出不及者死百余人。”

烧光了王府局面已经相当严重了,更糟糕的是荣王府与御膳房相连,大火就这么冲进了皇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皇宫复原图

到了第二天早上承天门、仪鸾司、朝元殿、长春殿差不多都变成了废墟。

宋真宗时期:

  • 承天门是宫殿内的重要门面。
  • 仪鸾司相当于皇帝的内勤部。
  • 朝元殿为大典、大朝会场地。
  • 长春殿是大臣日常上朝地点。

明白了建筑职能,大家应该清楚事情的严重性了,朝廷此时差不多都瘫痪了。

为了阻止灾害扩大无论是宫女侍卫还是禁军士兵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大家拼命挑水灭火,甚至还拆掉了宫殿之间相连的走廊试图建立防火隔离带。

可是火势实在太大了,24日宋真宗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左藏库、内藏库和香药库被烧成灰烬。

这才是真正影响历史的大事件!

二、损失

左藏库是宋朝的正式国库,内藏库原名封桩库,是由赵匡胤设立属于朝廷应急战略储备。《宋史》记载其职能:

“军旅、饥馑,当预为之备,不可临事厚敛于人。”

如果其他朝代国库被烧了尚还能补救,房子没了金银铜币搜集起来还能用。

可由于经济发展宋朝市场上所需的货币总量大大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土的宋代丝绸

铜、白银产量无法满足需求时,朝廷往往会用布帛等高价商品作为储藏货币。

例如宋真宗时期《宋史》就记载:

“出内府繒帛市谷实边。”

相关记录还有很多,官府拿着昂贵的丝绸不但运输方便,到哪里都能轻松换成各类物资。

当时的左藏库和内藏库到底积攒了多少家底已不得而知,不过数量肯定惊人!

例如内藏库设立时赵匡胤曾扬言以此赎回幽云十六州,否则散其财招募勇士北伐也绰绰有余。

宋太宗继位后也几乎没有动用储备。《宋史》记载皇帝得意洋洋:

“此金帛如山,用何能尽?”

然而如此巨大的财富,北宋三代人近50年积累,就在短短几小时内化为乌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记载库房内的财物实在太多了片刻间烧不完,宫女侍卫拼了命抢出七八成堆放在城楼上。

结果风向突然转变,大家好不容易抢出来的东西就此彻底烧光。

宋真宗大哭,《宋史》记载他对宰相王旦捶胸顿足道:

“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

国库烧光了接下来遭受灭顶之灾的是香料库。

大家通常觉得香料属于奢侈品,达官贵人所用,价格虽高损失了也不可惜。

这种说法不能算错,当时确实只有富人才会有此需求。

那么北宋王朝储存这么多香料干什么?很简单,用于国际贸易结算。

道理和丝绸、布帛是一样的,香料价格高、体积小、易保存。

你甚至可以从很多史料中找到宋朝拿香料和辽国、吐蕃兑换商品的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分常见香料

当时库房中到底有多少香料现在同样已经无法精确考证。总之当时的情况:

“时焚诸库,香闻十余里。”

以上大概就是“荣王宫火”造成的财产损失,让人很心疼。

但真正无法弥补的损失发生在24日中午。“秘阁史馆”也就是皇家图书馆被焚烧一空!

北宋在天下安稳后花了大力气收集民间孤本、善本、珍本准备修书。

多年努力下秘阁史馆藏书几乎囊括了唐朝五代以来各方面珍贵的文献档案!

火灾的亲历者,也是《玉堂逢辰录》的作者钱惟寅描述了自己见到的场景:

“风中有飘书籍至卞水南者。”

沾着火星的纸张残页飞出十几里远,文化浩劫的惨烈景象与历代焚书不遑多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末五代的无数资料从此断绝,大量历史文化疑点再也无法解答。

到了25日早上大火终于被扑灭,人员伤亡也多到无法统计。

史料记载仅是救火的士卒就牺牲1500余人,来不及逃跑的民众甚至达官贵人“相压死于煨烬中”

更讽刺的是由于火烧的太大,宫女韩小姐没跑掉被当场拿下。

三、蝴蝶效应

如果天下平安无事,这场损失惊人的大火所造成的影响,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逐渐抚平。

可与此同时党项人正在西北快速崛起。

1038年西夏正式向宋朝开战,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宋仁宗决定妥协求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重要的原因是宋朝的财政已经无力支撑战争了,不如花钱买太平比较划算。《宋史》记载:

“军兴,陕西移用不足。”

战争期间宋朝烧掉的军费以千万贯计,相比之下那点岁币简直是毛毛雨。

投入海量资源连小小的西夏都搞不定,宋朝“重文轻武”策略的恶果正在显现。

史料同样记载西夏地小民穷也快扛不住了才同意北宋的求和。

如果没有“荣王宫火”事件呢?内藏库完全可以用来支付军费,持久战很可能迫使西夏最终让步。

如果西夏让步北宋就不需要常年在西北边境维持如此庞大的军备。

之后的历史完全无法推演,王安石可能生不逢时,因为宋朝被“三冗”问题压垮的时间点会推后。

变法很有可能会由其他人来主导,具体内容也可能大不相同。

宋朝的根本问题在于赵匡胤开国时顶层设计上的巨大缺陷。

有没有韩小姐的这把火朝廷都会朝着“冗官、冗兵、冗费”的方向狂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荣王宫火”大大加快历史进程,间接撞偏了宋朝这艘巨轮的航向。

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影响,宫女放把火造出如此惨烈的后果,巧合有之,城市防火上的疏漏也不小。

鉴于此,宋朝后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专业消防队。《东京梦华录》记载:

“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房一所,铺兵五人。”

职业的当然要比兼职的更专业,中国古代消防事业进入新篇章。

最后讲一下“荣王宫火”的处理结果,怒火攻心的宋真宗本来打算将王府有牵连者百余人全部处斩。

宰相王旦劝谏,除韩小姐外众人皆与事无涉不宜牵连过多。

最终皇帝亲自下旨处理了韩小姐,《续资治通鉴》记载:

“诏韩氏断手足,令觽三日,凌迟处死。”

基本上是人彘、游街示众、凌迟挨个体验了一遍。

那位收受贿赂的弹琵琶宫女最后也被处死。

顺带一提,《宋刑统》最严重的处决方式分为绞、斩和重杖三种。

宋真宗自己就发布过诏书明言本朝停止使用各类残忍的酷刑。

虽然后来宋朝各地多有法外加刑,恢复残酷刑罚的记录,但像韩小姐这样的恐怕也是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