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得平安天下安,愿见生民尽欢颜”---刘玄德真英雄也!

《三国演义》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其中刘备刘玄德的代名词就是''仁义'',这也是他的金字招牌和立身之本,而且纵观刘备的一生,他也把这块招牌发挥到了极致,代表作就是“携民渡江”!我本人也反复观看了老版三国的这一集,简直是闻者落泪,见者伤心,只要是人,无不被刘皇叔的仁义所折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这是假仁假义收买人心,我就问一句:在这种环境下,你愿意携民渡江吗?你愿意安排军队帮助老百姓吗?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刘备是假仁义,但是他做了一辈子,假的也成了真的了!普通人能做得到吗?可见这是真心真意的,发自肺腑的仁义,做不得假。因为刘备自己也是普通百姓家庭出身的,他的皇室身份是不是真的我们暂且不去考究,他出身贫寒,知道老百姓疾苦这些都是真的,所以,他才能心怀百姓,才能感同身受,才能始终坚持“君轻而民贵”的思想,才能吸纳天下俊杰投奔,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重新站立起来,这就是''仁义''这两个字的分量!

其实我年轻时挺看不起刘备的,长大出来工作后经过了社会几年的毒打,再读《三国志.先主传》 时,竟不知不觉落泪。刘备是三国三巨头中唯一一个真正白手起家的人,开局一张草席,屡败屡战几十年最后竟拼到天下三分之一的一国之君,感受不到的各位可以换位想一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破产七八次的小老板,直到六十多岁了(古代平均年龄30+,48相当于现在六七十)还在寄人篱下一无所有,但却仍然怀有拳打万达脚踹阿里成为top公司的梦想,完全不减斗志,这该是多么恐怖的一个人啊,换成我,我肯定做不到,佩服之至!

具体到携民渡江事件本身,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做到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的。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荆州牧刘表病逝,整个荆州处于风雨飘摇的混乱中,本地大族蔡氏伙同其他人欲将荆州献与曹操,曹操大兵压降,刘备不忍襄阳樊城百姓受苦,因为曹操屠城的恶名在外,所以老百姓也愿意跟随刘备渡江逃难,这就是刘备的魅力所在,连自身身家性命都不顾了,都要保证老百姓的安全,我如果生在三国,我也会选择跟随这样一个仁义的主公,人,才是第一是生产力,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说刘备假仁义,他们更倾向于杀伐果断,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这就是真的糊涂了。我只想问一句:你们所处的位置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我们绝大多数本身就是普通老百姓,有些人拿着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纵观整个生物链,也找不到这种愚蠢的人了……作为普通老百姓立场,当然选择刘备了,在乱世中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跟随这样一个仁义的君子,根本不用担心被抛弃和出卖,活得踏踏实实!

携民渡江事件发生的时候,是刘备创业过程中最最低谷的时期!他自中平元年起兵历经20余年四处奔波一无所成,年纪已老而功业未建这种滋味应该是非常难受的,这里有两句词特别能表达刘备心中的所想,

臣子不能建基业,老去无颜对祖先。民相随,志愈坚,不整乾坤心不甘!

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历经磨难仍然奋发向上的意思,非常贴切的表现了刘备那种虽百折而不挠的志向,而民众的不离不弃,也是刘备继续坚持心中梦想的最好的支持,正如诸葛孔明在草庐中所说:欲成大业,北可让曹操占天时,南可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因为在任何时候看来,人和都要比前面两个加在一起还要重要,所有的事是需要通过人去完成的,做事先做人,掌握了人心,就等于掌握了成功的钥匙,作为资深创业者的刘备怎么可能不懂呢?

所以,只要有了这块金字招牌,刘备只要核心团队还在,就能随时卷土重来,而且树立起了这个大旗,除了民众的支持外,各种优秀人才也会趋之若鹜,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心中的君主,而''仁义信誉,礼贤下士,温润如玉,谦谦君子''这几个字的评语,就能吸引到无数优秀的人才的自动投效,比如徐庶和赵云。

汉武秋风辞意健,英雄何须叹华年!

无论身处何种困境,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生短暂如同白驹过隙,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勉!